脱贫不等不靠 多元发展致富

雅安日报 2018-07-17 09:07 大字

张敏采摘金银花

7月16日一大早,尽管天空下着雨,但天全县仁义乡大田村二组村民张敏披着雨衣、挎着竹篮,前往金银花基地采摘金银花。“一天能采摘7-8斤,像这种开白花的就是6元一斤,绿色的金银花就是9元一斤。”张敏曾经是贫困户,身患疾病,她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于2017年顺利脱贫。

“这几年村里开展金银花种植,让我们脱贫,看到了致富希望。”张敏一边采摘金银花,一边说着种植金银花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脱贫路上需要帮扶,更需要自身的努力。张敏以不等不靠的精神,借助政府的帮助,加上自身的努力,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为全村贫困户树立了好榜样。

不等不靠

找准脱贫产业

一直以来,张敏都很勤劳,由于长期有病在身,吃了十几年药的她,医药费用开支较大,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颈椎病等多种病情导致她不能做重活,只能在家带孩子和做一些轻松的农活。

困扰张敏一家的,不仅是病情,这个四口之家,仅靠2亩旱地和1.2亩田地维持生计。两个孩子的上学费用,更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整个家庭仅靠张敏丈夫出去打工挣钱维持,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收入也只是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温饱。

“最困难的时候,2013年、2014年时,读初中的大女儿每周需要100元的生活费,都要向亲戚朋友借钱维持。”张敏说,尽管家庭困难,但两个女儿的学习成绩却从不让她操心。懂事的两个女儿,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这一点,让她非常欣慰。

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张敏虽然很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但她觉得自己拖了全村的后腿,给大家丢了脸。于是,她在心里萌生强烈的脱贫动力,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双手争取早日甩掉“贫困户”这个称号。

在这种愿望的驱动下,张敏主动积极发展生产,努力改变生产生活条件。2015年8月,大田村“两委”引进瑞毅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到村发展金银花产业,张敏看中了该产业前景好、不费劳动力的优点,主动调整生产结构,申请种植金银花5亩。

“谁不想脱贫呢?一直以来,我都在想办法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但一方面确实没有钱,另一方面,身体也不好。”张敏说,如今,村上有了金银花这个好产业,她当然要抓牢这个好机会,争取早日实现脱贫。

尽管身体不好,张敏却从不懈怠。在公司和村“两委”的帮助和带动下,她还积极学习相关科技知识,对金银花进行科学管护。2016年,金银花投产后给张敏带来2000余元收入,2017年收入达1.5万元。2018年4月,张敏又扩大规模,新种植金银花2亩,并带动全村30多户农户加入种植金银花的行列。

不甘现状

再找脱贫新路子

在金银花基地,一朵朵盛开的金银花,在雨天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张敏一大早就披着雨衣来到基地,娴熟地采摘起了金银花。

“今年天气不太好,雨水太多,而金银花却不太喜欢雨水。”张敏说,按往年来说,金银花能从五月份一直采摘到九月份,今年估计只能采摘到八月份。“趁着这最后的采摘期,我想争取多采摘一些。”

从今年5月份开始,张敏和丈夫几乎每天都在地里劳作,不管刮风下雨,天一亮,张敏和丈夫就到地里管护金银花、采摘金银花。看着地里的“致富花”,张敏和丈夫舍不得休息。“每天都需要来采摘,一旦错过时间,很多花就浪费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截至目前,张敏一家金银花的收入已达到1.5万元,而金银花还有一个多月采摘期,预计今年金银花销售收入将突破2.3万元。

仁义乡妇联主席彭荣会告诉记者,张敏是一个很勤劳的妇女,有了金银花产业以后,张敏更是一心扑在了产业增收上。

“光靠金银花产业增收还不够。”凭着一股韧劲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在种植金银花的同时,张敏还积极主动发展养殖业。2016年她利用扶贫小额信贷扶持资金,在仁义乡信用社贷款5万元,修建了150平方米的圈舍用于生猪养殖,喂养母猪3头,年出售仔猪19头,生猪10头,年增收5000元左右。

如今,张敏的大女儿高语嫣正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读大一,立志要考研究生。“家庭再困难,我也要供女儿深造。”谈起女儿的志愿,张敏很满意。

“能动就要动,脱贫致富主要还得靠自己。”这是张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经过张敏的不懈努力,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贫困”甩在了身后。

张敏在大田村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张敏一家在今年3月份还被天全县妇联评为“五好家庭”。

“我相信,只有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看着地里的金银花,张敏觉得心里很踏实。

雅安日报记者郑雨莎

新闻推荐

念好“绿”字诀 走上生态脱贫路

大庙村党支部书记杨荣查看蔬菜长势6月28日,从天全县老场乡大庙村众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收购的当季新鲜蔬菜,被运往都...

天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天全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