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乱收费”美其名曰“感恩费”!四川一中学通过“家委会”向家长收146万

桂林晚报 2017-11-26 11:08 大字

近日,网上流传一段视频披露,四川省雅安市的天全县第二初级中学家长会上,各年级家长被动员捐1000多元不等的“感恩费”。视频一经披露,引发社会关注,21日,天全县纪委和县教育局通报了调查结果:涉事学校校长被免职,要求学校退还家长捐款。

涉事学校校长被免职

通报称,天全二中曾授意家委会组织家长“捐资助学”活动,所收款项用于开展课后服务,共计145.95万元。

天全二中通过家委会违规收取捐资助学款,违反了教育部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等相关规定,侵害了群众利益,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影响。

据悉,学校曾于2017年2月春季学期收取68.82万元,2017年11月秋季学期收取77.13万元,其中119.64万元以自然人身份,单方面汇入雅安市教育基金会面向社会公开的捐款账户,其余26.31万元尚在家委会成员手中,所有的款项至今未使用。

目前,所涉资金已与雅安市教育基金会沟通商定,按规定予以退还。校长章帅东被免职并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此外,天全县人民政府已责成天全县教育局举一反三,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在这起事件中,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就是“家委会”。前面也提到了,这个所谓的“感恩费”是学校授意“家委会”组织家长捐的。

什么是“家委会”?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家委会。当中写道,家委会的职责是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工作计划和重要决策,特别是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育专家:让师德蒙羞

针对此事,教育专家熊丙奇表示:

家长捐赠,必须是以自愿为前提,带有强制色彩的捐赠实际上就是学校的违规乱收费。虽然是以家委会的名义,无法否定强制家长交钱的事实。

这对中小学家委会的建设提出警示,本来家委会的意义是维护学生的权益,推进学校的民主治理,提高学校的现代治理能力。家委会的主要目的是参与学校的办学管理监督。

但是现实中,有些学校虽有家委会,但家委会却成为了摆设或者工具。这几年来,家委会成为学校的工具或是违规办学的帮凶的事件不断爆发,比如有的学校通过家委会组织学生补课,有的通过家委会组织家长捐赠,还有的通过家委会向学生收费。违规补课是被明令禁止的,通过家委会就变得合法了;向学生收费,本来应该由家委会审议是不是合理,但现在也没有家委会审议的过程,就由家委会出面来收钱。这些都使得家委会发生了变异。因此通过这起事件还要反思,中小学家委会的建设,要真正建立起能发挥作用的家委会。

明明是“乱收费”,却美其名曰是“感恩费”,这样的“感恩费”里有校方的煞费苦心,有家长的无奈和抱怨,或许还有孩子间的攀比,但唯独不会有谁对谁发自肺腑的感恩。当感恩异化成所谓的“感恩费”,既让感恩变味,也让师德蒙羞。

据央视新闻

新闻推荐

家长被劝缴“捐资款” 涉事中学校长被停职

新华社成都11月16日电(记者董小红)记者16日从四川雅安市天全县教育局纪委获悉,针对该县第二初级中学近期多名家长被劝缴“捐资款”事件,目前天全县教育局党委对天全县第二初级中学校长章帅东作出...

天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全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