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量体裁衣”定方向 产业扶贫惠群众

雅安日报 2017-09-24 08:11 大字

秋风送爽,硕果累累。放眼雅安大地,处处涌动着脱贫攻坚、奋力争先的热潮。各驻村帮扶人员走村入户为贫困户解难题、出实招,各个种植、养殖现场满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图片1_副本.png

观化村贫困户徐仕贤领到猪仔

雨城区观化乡观化村:

发展优势生态产业

助农脱贫致富

9月18日,记者驱车来到雨城区观化乡观化村。百亩茶园里,一片生机勃勃,现代化的农场,气派非凡。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观化村以“脱贫摘帽”为目标,积极探寻发展新路,根据自身情况狠补产业发展短板,带动贫困户发展增收成效明显的茶产业、养殖农场,助其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种茶又养鸡

脱贫信心足

9月10日,领到政府“物化补贴”发放的10只鸡苗、一袋鸡食的村民陈洪梅开心地说:“我申报了10只蛋鸡,自己只出资100元,其余由政府买单。把这批鸡苗喂养大,不出半年就能卖近两千元钱呢!”

陈洪梅一家6口人,丈夫在外务工,公婆年迈多病,两个孩子正在读书,家里以种地为生,后又发展了几亩茶叶。她正愁着不知道发展什么副业时,村里的农场就送来了鸡苗,她盘算着,等这一批长大卖了,再买一批来喂。

看着这些生态鸡,陈洪梅心里很是感激,,她准备在国庆节那天在家门口插上一面五星红旗:“我们这个地方是中高山地区,穷得很,现在党和政府帮扶我们,帮种茶又养起了鸡,日子好过了,要感谢党和政府啊!”

早在2015年,陈洪梅就在驻村干部的动员下种起了茶叶。

“明年的目标是将几片茶园连成一整片。”陈洪梅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处小山包。

2014年,陈洪梅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户。村干部与驻村干部商讨这一家子的脱贫出路,几经讨论,确定了方向:种茶,虽然陈洪梅是外行,没有经验,但因为这些年茶叶市场销路好,种茶有奔头,还是可以试一试。

在挂钩帮扶单位和村“两委”的帮助下,陈洪梅获得了5000株茶苗。她整理了自家门前的荒地,从试种一分地的茶苗,到种植三分地,再到扩大后的约6亩,陈洪梅开始了自己的种茶脱贫之路。

整体规划布局

茶产业成脱贫“主力军”

观化村坐落在中高山地带,有335户944人。

多年来,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和自然条件的约束,村民只有靠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的基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反复轮作,全村经济发展十分落后。

“改善基础设施,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再种植绿茶、油茶,解决产业问题,为村民增加收入。同时,依托观化村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打造旅游观光景点,让村民长期致富。”时间转到2015年,驻村干部的一席话,说到了村民们的心坎里。

有了方向,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请来了专家,对全村茶叶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并引进和优化茶树品种。村民们也主动着手改造自家的茶园,提高茶园产量和茶叶品质。

产业扶贫效果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

“茶叶的效益好,我们的日子也就跟着好了。”贫困户刘其萍说,自家有2亩茶叶,去年已收入了1500元,今年会达到3000元以上,以后收益还会逐年增加。

刘其萍憧憬说:“再过几年,这些茶园就是我们的致富园。”

观念一变天地阔,茶叶染绿致富路。观化村第一书记程果说,通过大力开展***,特别是发展茶叶产业扶贫,观化村村民的生活明显提高。“以往老茶园一亩的收入在2000元左右,更新换代后,一亩的收益能达上万元。”程果说,依托茶叶产业,全村近两年就有30人脱贫致富。

转变观念

走农旅结合路

“鼓励贫困户发展养殖业作为产业扶贫的一个重要组成方式,在全市都在开展。但是,仅由贫困户单打独斗自行发展还是存在一定不利因素:缺乏专业养殖技术,缺乏圈舍,畜禽可以出栏了却无法变现,反倒积压了资金成本。”观化村党支部书记李明辉表示,2016年观化村党支部携手某企业投资建设了九龙山农场,这是一家集生态种养、绿色循环、技术培训、休闲旅游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农场,把“让老百姓增收、让贫困户脱贫”和“摘掉贫困村‘帽子\’”作为目标。

目前农场种养基地建设占地55亩,涵盖了标准化种植大棚、育雏鸡舍、鱼蔬共生池、接待中心和培训展示厅等功能设施,不仅能用作种植、养殖,更能凭借独特的风光吸引游客朋友们来到这里度假休闲,品尝纯天然美食,体验淳朴农村生活。

“农场的建成促进了观化乡农旅结合的发展,带动了村民脱贫增收。”程果说,以前全村都是自产自销,养鸡、种蔬菜,不仅产量小,销路更让人发愁。现在农户通过农场与企业签订产销协议,企业会为农户提供统一的蔬菜种苗和鸡苗,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并且会保底回收,这样销路问题得以解决。

不仅如此,企业还将把贫困户的小额信贷金、产业周转金股权量化入股农场,通过农场经营收入分红,增加贫困户收益。“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打造九龙山农场,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农旅结合带领大家脱贫增收的最终目的。”农场负责人赵全说。

天全县仁义乡大田村:

脱贫路上盛开幸福花

带来增收致富新希望

qq图片20170923133616_副本.jpg

大田村村民张敏计划今年年底脱贫

近年来,天全县仁义乡大田村实施***战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运作模式,区域连片发展金银花种植,让金银花“开”出脱贫路。目前,该村已栽种金银花150余亩,预计年底有7名群众脱贫。

小小金银花

开启脱贫路

8月中旬,正是金银花采摘时节,许多农户忙着采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金银花正逐渐成为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花”。

在贫困户张敏的金银花地里,只见不少金银花已将枝条压弯了腰。张敏高兴地说,尽管今年是金银花投产的第二年,但鲜花产量就超过了700公斤,按照公司每公斤16元的收购价,销售收入将在12000元以上。等金银花进入盛产期后,产量至少是今年的4至5倍,每年可获得金银花销售收入2万元以上,效益是种玉米的10倍左右。“照现在这样的势头发展,年底我家光靠金银花就能脱贫,这是我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张敏说。

48岁的张敏身患疾病,干不了重活,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孩子要读书,张敏和丈夫一年到头在地里辛苦劳动,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无法摆脱贫困。不惑之年的张敏立志要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2016年,大田村规划了金银花种植示范区,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并对种植户给予一定的补贴。除此以外,村上还有技术人员指导种植,公司负责收购,一系列政策解除了张敏的后顾之忧,她当年就种植了5亩金银花。

2016年,她家的金银花次第开花,当年一亩收入1000元,预计明年一亩的产值能达到3000元。

荒山变金山

村民增收乐开花

看着漫山遍野的金银花爬满山坡,村民们第一次觉得昔日的荒山如此可爱,大家从荒山里找到了“金山银山”,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扶贫开发可行之路。

该村第一书记李滨介绍,经过一年发展,村里的金银花种植面积已成规模,产业链条也相对完整,目前产业已辐射全村100余户群众,去年贫困户种植金银花,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对于涉及产业脱贫的贫困户,公司给每户1亩金银花,不收取任何费用,金银花的收益全归贫困户。”

“每年收获季节,村集体经济示范片都会招聘工人,大部分都是贫困户,一个人一月能赚800元左右,这样贫困户又多了一份收入”。李滨说道。

不出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该村30%的贫困人口由此脱贫,闲置的山地成了“香饽饽”。

李滨说,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下,公司为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种植过程使用有机肥,确保产品绿色、无公害,并实行保底收购,价格上涨时还能随行就市。

特别是公司在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指导和回收金银花,解决了金银花销路问题,打消了种植户的顾虑。

产业扶贫

实现生态与发展共赢

一花独放不是春。金银花种植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还有效绿化了山川,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和固土作用。“今后要加大扶持力度,在适宜栽植的村组大力推广,努力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力争建成全县最大的‘统一种植、统一服务、统一采摘、统一收购、统一烘干\’的产业链,把大田村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金银花生产基地,引导更多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李滨说。

李滨介绍,大田村在扶贫产业的发展上采取的模式是:扶贫龙头企业无偿提供金银花苗,促进贫困农户金银花种植项目发展;贫困农户项目发展后,县上给该贫困村落实扶贫道路项目;落实道路项目后,贫困村加大金银花产业发展力度,建成金银花产业示范基地,为扶贫龙头企业提供金银花,进行深加工。最终,企业保证了加工原材料的来源,贫困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贫困农户出售新鲜的金银花,增加经济收入。

目前,大田村正是以“基础强村、产业富民、农民增收”为核心,突出扩大金银花种植面积和探索走生态农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下一步计划打造集金银花观赏、金银花采摘、金银花家庭制作、农家乐为主体的发展模式。

走进大田村有人会问,以前当地农民的生活怎么样?村民总会这样回答:“守着满山的荒坡,心里苦着呢。”今天的大田村,荒坡披上了绿装,村民们借着栽种金银花踏上了脱贫致富大道。

“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金银花一定会成为大田村的‘幸福花\’,脱贫致富后的村民,幸福的笑脸就像那一朵朵绽开的金银花儿一样!”李滨笑着说,小小的金银花,成就了老百姓致富的大产业,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绿化了荒山。相信将来像这样的农业项目还会越来越多,大田村的绿色崛起之路也会越走越远。

雅安日报记者 石雨川


新闻推荐

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移交雅安市信访件办结率达40.5%

边督边改,质量与速度并重,雅安市环保问题整改治理进度再次刷新!8月25日,记者又为您了解到雅安市环保问题整改治理的最新动态。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赶紧来看看!环境问题整改扎实有力各...

天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全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