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帮扶见实效 奔康致富干劲足
穷,不生根;富,无天生。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雅安市上下积极宣传引导,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变“输血”为“造血”,真正帮助贫困户斩断“穷根”,让贫困户翻过“穷身”致富奔康。
如今的雅州大地,一个个激励人心的脱贫故事在不断上演。这些故事,检验着雅安市脱贫攻坚的成效,也激励着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
名山区前进乡尖峰村方洪祥:
昔日贫困户 今日带头人
再过两个月,猕猴桃产业又将为名山区前进乡尖峰村村民方洪祥,带来增收的希望。近日,方洪祥在猕猴桃园进行管理,并分析认为,“去年,猕猴桃成熟前一段时间,就有很多商家订购。大家商议好价格,预交定金,约定摘果时间,到时候商家直接上门收购。今年,销路也不用愁。”
方洪祥家的猕猴桃树结出“致富果”。
方洪祥是尖峰村的贫困户,父亲年迈体弱、母亲多病,均丧失劳动能力。今年40岁的方洪祥尚未娶妻,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
早些年,他一直在外务工。2013年,为照顾双亲,方洪祥回到老家,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种植猕猴桃。去年,他种植的猕猴桃第一年投产。
去年的猕猴桃收获季,在乡亲的帮助下,仅半天时间,方洪祥家的猕猴桃就全部采摘完毕,共1000公斤。按约定,商家不计大小全部收购,方洪祥收入1万多元。
如今,方洪祥已脱贫,并成为村里猕猴桃种植的致富带头人。
“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走上致富路,这离不开靠党和政府,以及乡亲的帮助。”方洪祥说。
在种植过程中,该村第一书记毛宏凯常常组织村干部、有经验的果农和附近村民前去帮忙。
2015年11月,帮扶干部送来猕猴桃生长所需的肥料;去年5月,猕猴桃初长成,需要给果实套袋,帮扶干部又带来专家给予技术指导;去年8月,一个个棕黄带绿的猕猴桃,密密麻麻挂在藤架上,方洪祥种植的猕猴桃迎来第一个丰收季。
在线下销售的同时,方洪祥还将猕猴桃放上自己的微店,价格比市场价还便宜,销量也节节攀升。
目前,方洪祥已经种植3亩多猕猴桃,微店生意也越来也好,并于去年成功脱贫。
雅安日报记者 蒋阳阳
天全县老场乡六城村李庆辉:
战病魔搞产业 重拾发展信心
“一场大病,击垮了他的身心和家庭;通过帮扶,他又树立起生活的信心。”这是天全县老场乡六城村第一书记高晓明对该村2组脱贫户李庆辉的评价。
李庆辉(右)和高晓明在重楼地里交流。
7月19日,来到李庆辉家中,院坝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客套,高晓明直接问起李庆辉种植的重楼长势。没说几句,李庆辉邀请高晓明到屋后的重楼地参观。能种上重楼,高晓明和村“两委”帮了不少忙。
2015年,李庆辉被检查出患上重病,为治病花光多年积蓄,还欠下近20万元债务。由此,李庆辉被纳入贫困户的范畴。
“贫困还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他的精神状态。”在最初的接触中,李庆辉充满消极的情绪,“毕竟20万元对一个普通农家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负担。”
脱贫攻坚中,高晓明和村干部经常到李庆辉家中与他交流,为他加油鼓劲,为他寻找增收办法。一次次交心,吹散了笼罩在李庆辉心中的乌云;一个个帮扶措施,让李庆辉看到脱贫的希望。
“我种了2亩重楼,合作社免费教我技术,免费提供遮阳网。”李庆辉为了脱贫,在2016年还喂养了1头能繁母猪、2头生猪和30只鸡。
有了产业支撑,李庆辉的生活渐渐回归正常。他最大的愿望是将债务结清,为此他主动思考增收致富的办法。
高晓明说,李庆辉的变化很大,希望他继续坚持下去,通过努力走上致富奔康的康庄大道。
雅安日报记者 肖科
汉源片马乡万坪村徐登明:
发展养殖业 走上致富路
汉源县片马乡万坪村村民徐登明一家,是该村的贫困户。没有产业,让这个家庭的脱贫道路显得尤为艰难。
无数次黑夜惊醒,徐登明再无睡意,他不停地思考,脱贫之路到底在哪里?
徐登明和他的养牛场。
“后来,联系帮扶部门来到村里,第一书记进驻村中。我知道,不久后我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徐登明说,当帮扶干部第一次到家中座谈,问他准备如何发展时,他坚定地回答“养牛”。
“小时候是放牛娃,后来家庭贫困,把家中所有的牛都卖光了。”徐登明说,年轻时,也曾外出打工,但如今年纪大,体力不行了;除了种庄稼和放牛,现在的他也不会其他技术;“儿子二十多岁,在外面打工,光靠儿子的收入很难维持一家人的开销。”
充分尊重徐登明的发展意愿,帮扶部门帮他贷款买了两头牛。
经过发展,现在徐登明家中有5头牛的存栏。一头牛能卖一万多元,此前,他已经卖出了几头。
“我要扩大养牛产业,让这个家过得更好。”徐登明说。
雅安日报记者 胡月
石棉县新民乡双坪村王友国:
身残志气坚 酿出新生活
一场意外让石棉县新民乡双坪村的王友国失去右手的三根手指头,家里也仅剩他一个人。
那一年,他40岁。
正在酿酒的王友国。
2016年,王友国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妻子的妹夫精通酿酒。在妻子的协调下,王友国与妹夫打算开一家酿酒厂,但开厂要投入十几万元。
十几万元对贫困的他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时,双坪村第一书记李威知道了王友国的处境,将王友国面临的困难及时向新民乡政府反映。经过多方协调,银行贷给王友国4万元,他与妻子又四处借了几万元,终于和妹夫一起将酿酒厂开办起来。
2016年4月,王友国的酿酒厂开始出酒。而随着品质的提升,王友国的酒价从20元至40元一公斤涨到20元至60元一公斤。
“2016年出酒后,每个月平均要卖500多公斤酒,到现在毛收入已经有12万元。除去成本,这个收益是我以前不敢想的。”王友国说。
因为酿酒,王友国也在去年底顺利脱贫。“帮助我家进行房屋改造时,党和政府特意设计了酒元素的风貌外观;家中三四亩枇杷,今年也卖出2万多元。我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雅安日报记者 胡月
雨城区草坝镇清溪村裴成举:
有了好工作过上好生活
“一年多的时间,我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近日,雨城区草坝镇清溪村村民裴成举打扫着自家的庭院,看着焕然一新的房屋,他的言辞满是感激。
住进新家,裴成举经常打扫卫生。
“4·20”芦山强烈地震时,裴成举家已经破旧不堪的老宅成为危房;他的妻子魏学凤又常年卧病在床,养家的重担落在裴成举一个人的身上。
2015年,随着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雨城区“五个一”帮扶小组进驻清溪村,引导村民成立合作社,发展奶山羊养殖等特色产业。
裴成举是奶山羊养殖的一把好手,村里便为他提供了在合作社饲养奶山羊的工作,并为他发放固定工资。走上工作岗位,裴成举干劲十足。
更让裴成举高兴的是,在重建政策帮助下,他家完成危房维修加固,一家人住进安全的房屋;随后,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惠及裴成举,帮扶单位为他家铺好入户水泥路,改建厨房、卫生间,平整院坝。
裴成举将房屋、院坝拾掇得干干净净,“党和政府帮了我太多,我要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回报这份恩情。”
雅安日报记者 杨瑞
芦山县太平镇兴林村高治英:
产业选项多 灵活发展快
七月酷暑,在高海拔的芦山县太平镇兴林村,天气多变。
19日,一大早出门挖中药材的高治英,与这样的天气不期而遇。中午时分,高治英返回家中时,浑身上下已经湿透。
放下背篓,她倒出此行的收获——肉子菌、野生天麻、野生重楼等。
高治英照料种植的重楼苗。
“都是中药材,前两种可晒干后卖钱,后一种可以种在自家地里。”高治英来到屋前的一小块地中,刨出一个小坑,将重楼苗种进其中,再覆盖上泥土。
靠着上山挖野生种苗,高治英将重楼种植面积发展到0.5亩;今年1月,通过出售野生天麻,她收入1万元。
“这仅是家庭产业的一项。”今年春节时,高治英家出栏120只鸡,收入1.3万余元。
多项产业同时发展,让去年底脱贫的高治英,成为兴林村的女能人和产业脱贫典范。
高治英并未就此满足,而是不断优化家庭产业结构。
川牛膝、高山有机茶种植,作为长期发展项目;保留生猪喂养,视市场情况调整商品猪和小猪销售模式;重楼栽种成本较高,面积暂时不扩大,作为次要产业;蜜蜂喂养,由于兴林村雨水较多,将适时淘汰;土鸡市场存量较大,已选择淘汰。
按照这一思路,高治英已在今年5月建起新的猪圈,并购回两头优质母猪。
高治英说,待到明年,肯定又是一个新模样。
雅安日报记者 孙振宇
新闻推荐
□王一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既是组织工作的工作原则,也是工作目标,更是政治责任。天全县组织工作应紧紧围绕天全县委的发展战略,以提高服务能力为突破口,以创新服务方式为切入点,始终贯彻落实...
天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