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拐杖守护山里娃的读书梦

雅安日报 2021-02-24 09:04 大字

“既然担起这份责任,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这是50岁的胡进明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海拔1700米的高山上,他以学校为家,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孩子们的爹妈。身患小儿麻痹症的他,用双拐撑起了山里娃的读书梦。

一人之力

为学校带来希望

石棉县新民乡足富村为少数民族聚居村,村里主要聚集着藏族、彝族同胞,他们日常交流用民族语言,学龄前的孩子大多数不会说汉语,需要在语言过渡班接受汉语学习才能顺利进入小学。

胡进明从小在彝区长大,熟练使用汉、藏、彝三种语言。“胡老师来教娃娃们认汉字说普通话再好不过了。”村民们集体商议。2007年胡进明接受聘用,成为足富村语言过渡班的老师,也是这个班唯一的老师。

胡进明双腿肌肉萎缩用不上力,站立四五分钟就会感觉到疼痛酸麻。一开始乡亲们劝说胡进明坐着讲课,他却说,作为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是他的职责,站着可以带给孩子们热情洋溢的感觉,传递给孩子们积极上进的正能量,所以他坚持站着讲课,认为站着才有规矩。

拐杖、粉笔、课本是胡进明上课必备的工具。踏上教师这个岗位,胡进明给自己定了规矩,一定要按照教师准则站着上课,给娃娃们树立好榜样,不能因为自己腿脚不方便就搞特殊。

讲台上,面朝同学们时,他一手拿着课本,另一手撑着讲台,让自己保持着挺拔的站姿;书写板书时,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因为双手一直在用力,即使在天寒地冻的冬季,一堂课下来,胡进明也是大汗淋漓。

十余年教学生涯,他磨坏了不少自制的木拐杖,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一人之光

照亮整座大山

2009年,足富村一、二组村民搬迁,胡进明和家人随之搬迁,村里的语言过渡班不得不取消了。学龄前的孩子们只有去新民乡中心校过渡语言。从足富村到中心校,只有一条陡峭的盘山公路,由于没有公交车,摩的是唯一能选择的出行工具,来回一次要花70元车费,孩子们的出行安全还得不到保障。

“离开足富村,苦了那群娃娃。”胡进明谈起自己的过往,对曾经暂别语言过渡学班感到懊恼。

“回去教书,让足富的娃娃就在村里上课。”离开过渡班讲台的日子,胡进明每天都感觉心里空荡荡的,担心村里的孩子们没有地方读书。最终他下定决心,自己回足富村,在该村三组重启语言过渡班,让村里的娃娃不出远门就能过渡语言。

夜深人静时,胡进明打开台灯,坐在灯下认真地阅读教案,双手时不时地搓一下酸麻的小腿。“我一个人在足富住,腿脚也不方便,空余时间恰好可以用来多看一些书,多储备一些知识,讲给娃娃们听。”胡进明说。

胡进明只有小学学历,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一直在提升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钻研藏、彝语对照汉语的教学。他犹如一只辛勤的蜜蜂在讲台耕耘,即使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十余个春秋风雨无阻,他甘当蜡烛,为孩子们照亮前行的路。

本报记者郑瑶

新闻推荐

四川石棉:一个老工业县的新“石”代

□何林龙四川经济日报记者张萍黄晓庆廖振杰庄祥贵亿欣新材料,地下输送廊道系统保证了粉尘及噪音优于环保标准(石棉县委宣传...

石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石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