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残疾身躯托起山里娃的读书梦

雅安日报 2020-08-25 08:39 大字

他幼时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他没读过大学,但成绩优异的他在乡亲们的信赖下,被聘为一名乡村教师。13年来,这位残疾教师为无数山里娃插上了逐梦的翅膀。看着孩子们走出大山,他十分欣慰。

他是2019年荣登雅安市第五届“感动雅安”道德模范光荣榜的胡进明。

山里娃有了新老师

足富村村小地处石棉县新民乡。这是一个开门见山、出门爬山的地方,与外界的联系,靠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由于条件艰苦,基本上没有老师愿意来这里教书。

2007年,胡进明被聘为足富村语言过渡班教师,也是这个班唯一的教师。

为了让石棉县新民乡足富村藏族、彝族孩子能就近读上语言过渡班,胡进明远离家人,坚守在海拔1700米的高山上。他以学校为家,既是孩子们的老师,又当孩子们的爹妈。

一开始胡进明便遇到了困难。作为老师板书应该工整,可是他患过小儿麻痹症,腿脚活动不便,为了能顺利教课,他倚靠在黑板前板书,一笔一画给孩子们写下每堂课的内容。“腿脚不便,需要找个方便的姿势练习,所以我白天练、晚上练、课余时间练,回家也练。”胡进明说道。

以父母之情引导学生

爱生如子,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宽容学生过失,期待学生成功,以父母之情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是胡进明教育孩子的准则。

“只要语言过渡班不撤,就算只有一个学生,我也会继续教下去!”这是胡进明为山里孩子许下的诺言。

因为残疾,胡进明双腿肌肉萎缩用不上力,站立四五分钟,就会感觉疼痛酸麻。但他仍然坚持站着给孩子们讲课,用热情点燃孩子们读书的激情。

这一站便是13年。从满头黑发到鬓染秋霜,他先后教过200多个孩子,有的还考上大学走出大山。

在村民和孩子们的心中,他就像一支燃烧的红烛,照亮了他们心中的希望。

孩子们生病,胡进明及时了解病情,咨询医生后,给孩子们服药,像父母一样关心和照顾孩子们。

有的孩子离学校远,中午不能回家,他就帮孩子们煮饭,与孩子们共进午餐;如果放学时下起大雨,家长不能及时来接,他就送孩子们回家。

孩子们过生日时,胡进明总会让孩子们感到惊喜。他悄悄为孩子们筹备生日,买甜甜的蛋糕。

有的孩子家境贫寒,他总是义务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具,捐赠衣物。

为学生照亮前行的路

虽说学校现在只有5名学生,但胡进明依然一丝不苟,备课本上密密麻麻写满教案,教学内容全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所设。

2009年,足富村一、二组村民搬迁了,胡进明和家人也随之搬迁,村里语言过渡班不得不取消。离开过渡班讲台的日子,胡进明每天脑子里闪现的都是孩子们,连续几个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最终,他选择了“回乡”,在该村三组重启语言过渡班,让村里的小娃娃不出远门就能学习过渡语言。

守着万年不变的青山,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是什么让他甘于寂寞,苦守清贫?

胡进明的逻辑很简单:“既然选择当老师,就跟名利没啥关系了,山里的孩子不容易,如果没有知识,就只能一辈子待在山里。我虽然赚不了钱,但我的学生可以,要让他们飞出大山改变命运。”

胡进明把敬业奉献当作自己的信念。13年间,他辛勤耕耘在讲台,风雨无阻、甘做红烛,为孩子们照亮前行的路。

时光流转,胡进明教的学生也渐渐长大。每当孩子们回来看他时,胡进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的一生值了,我无怨无悔。”

本报记者石雨川

新闻推荐

创新“检察+河长”工作模式 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日前,记者从石棉县人民检察院获悉,为推进石棉县河湖水环境治理,石棉县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强化“检察+河长”工...

石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石棉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