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脱贫后不松劲 产业发展有后劲

雅安日报 2020-06-09 08:44 大字

山旮旯变成国家级旅游景区,村民吃上“旅游饭”的同时,黄果柑、枇杷等特产也广受游客欢迎,这便是如今石棉县迎政乡新民村的真实写照。

2014年,新民村被定为省级贫困村,全村75户258人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扭住产业发展这个“总开关”,一系列的帮扶措施落实到位,新民村于2016年顺利完成村摘“帽”、户脱贫的任务。

“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才能提高脱贫质量。”2017年5月,被选派为新民村第一书记的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陈涛上任后,制定了“灾后重建靓新村,基础设施惠民生,枇杷核桃富产业,乡村旅游助奔康”的路线,促进扶真贫真扶贫见成果。

陈涛(右一)在帮村民摘葡萄

强产业

为增收致富开路

“过去破屋旧房懒人窝,如今金窝银窝幸福窝……”传唱在新民村的《七说三索窝》,表达了人们对村庄改变的赞叹。

认识到要想富先修路,新民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起来;认识到只有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新民村在各帮扶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结合高山村地势等实际条件,大力发展1000余亩枇杷。

脱贫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陈涛认为,仅靠种植单一的经济作物风险大,且枇杷易受霜冻影响,无法实现持续增收。于是,2017年,他鼓励村民将产业做“活”。

“把枇杷这一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强,同时发展养猪、养鸡等副业,再积极寻求庭院经济这一新产业,走多元化产业发展道路。”陈涛说,如今家家户户都发展了养殖业,有些脱贫户一年销售额能达到10万元。

去年6月,为了延长枇杷产业链,新民村以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为带头人,协助成立的三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该公司建设的枇杷加工厂通过生产销售枇杷膏等产品,辐射带动新民村乃至迎政乡枇杷产业的深加工,拓宽广大果农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打响迎政乡枇杷产业知名度。

此外,陈涛还争取到“五个一”帮扶力量资金9万元,每年为脱贫户发放鸡苗、化肥。不仅如此,他通过联系市级帮扶部门,争取帮扶资金6万元,用于枇杷产业修枝整形、统防统治,加上协调市公安局帮扶资金2万元,用于发展庭院经济。同时,通过争取帮扶资金10万元,解决新民村四、五组后山生产便道不通问题;协调县级资金12万元,安装路灯50盏,完成景区亮化提升工程。

增后劲

为巩固脱贫质量蓄力

扶贫先扶智。怎样才能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陈涛想到了依托村级活动阵地,根据群众需求制定课程,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治理,开办全新的农民夜校,用于集中开展政策宣讲、群众教育、技能培训等活动。截至目前,共计开班65次,培训学员2540人,培养“土专家”70人、政策宣传员10人、民事纠纷调解员6人,表扬奖励“孝老敬亲、遵纪守法、科技致富、团结和谐”先进典型40人。

“农民夜校在村民中的反响不错,为了拓宽其影响力,我们还准备把农民夜校‘微课堂’办成‘移动’夜校,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带动脱贫户不断谋求向上和发展。”陈涛介绍,2019年3月,新民村农民夜校被评为“市级农民夜校示范校”。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驻村工作队,陈涛不断加强党建引领,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入手,实施党建扶贫双百示范项目1个,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名,发展预备党员1名,培养村级后备力量2名。

从创建省级安全社区、市级文明村、市级五美乡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市级垃圾分类示范点开始,新民村把创建工作当成提高党员干部工作标准的“磨刀石”和“试金石”。“只有真正服务于百姓,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陈涛说。

彭强王蜜

雅安日报记者吴丹

新闻推荐

3名驻雅全国人大代表昨日赴蓉报到

雅安日报讯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将于5月22日在北京召开。5月18日,3名驻雅全国人大代表邹瑾、庹庆明、...

石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石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