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活“石头经济” 努力打造百亿级碳酸钙新材料产业集群

雅安日报 2019-07-12 09:08 大字

碳酸钙作为日常工业生产中重要的非金属矿物类基础原料,处于产业链的最前端,被誉为“工业粮食”,与国民经济和生活密切相关,是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的重要支撑材料。四川的碳酸钙资源主要为大理岩,碳酸钙产能约为400万吨,其中,雅安约为300万吨。雅安的碳酸钙资源丰富,储量在40亿吨以上,且品质独特,氧化钙含量在55%以上,碳酸钙含量在99%以上,白度在97%以上,有“天下第一白”的美誉,达到一级矿石标准,品质优于国家标准,具备开发精细化、专用化、功能化、改性复合产品的良好基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构建“5+1”绿色产业发展体系,重点发展以碳酸钙粉体材料、有色金属材料、玄武岩非金属材料等为代表的先进材料产业,在雅安经开区、石棉县和宝兴县规划建设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园区,依托当地的矿产和水电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碳酸钙新材料产业。

通过多年的努力下,目前,雅安市的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全市碳酸钙企业共60余家,产值近20亿元,已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户,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企业技术中心2个、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

与此同时,雅安市碳酸钙新材料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企业规模偏小、产品结构单一、竞争力不够强等问题。日前,中国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碳酸钙专委会换届大会在雅安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为雅安市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指路支招,助推雅安市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董发勤

董发勤(西南科技大学校长):

碳酸钙产业发展同样应以“绿”字当先

此次来雅,充分感受到了绿色发展中雅安的魅力,以碳酸钙为主的先进材料产业是雅安“5+1”绿色产业体系的一部分,碳酸钙产业发展同样应以“绿”字当先。

西南科技大学与石棉县、宝兴县有非常好的合作基础。在碳酸钙产业发展方面,西南科技大学与雅安应建立稳定的对接合作机制。西南科技大学目前正部署科研发展规划,石棉县和宝兴县境内的非金属矿资源、稀土资源和玉石资源比较集中,我们希望将石棉县和宝兴县作为西南科技大学非金属矿利用和矿产综合利用非常重要的科研片区。

如今,雅安的碳酸钙产业面临产品附加值不足和尾矿利用率不足等问题。借助特有优势,雅安碳酸钙产业应以高端玉石系列、化工系列和边角余料的循环利用形成相关产业链,以此发展壮大。在尾矿利用方面,雅安可以将发展重心放在碳酸钙边角余料加工成土壤优化处理材料。非金属矿业领域面临人才缺乏这一难题,我们希望通过与雅安碳酸钙企业的合作,在人才定向培养方面开展一些合作。

苏桂军

苏桂军(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产业定位决定碳酸钙产业发展

碳酸钙产业发展,产业定位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产业定位包括在本市产业中的定位、在行业中的定位等多方面。我非常同意和赞成雅安对碳酸钙产业“做中高端产品”的定位。如今,国内碳酸钙产业飞速发展,要想另辟蹊径,快速抢占市场,只能坚持差异化发展。坚持碳酸钙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重点开发功能性粉体、纳米粉体、表面改性复合粉体等附加值高的系列产品是非常好的一个事情,因为雅安所处区位不具备运输便利条件,发展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使产品走得更远。

其次,在碳酸钙产业发展的同时,应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走可循环发展之路,坚持绿色开发,才能使资源持续获得。

最后,应注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引进,所带来的商业模式的变化。随着物流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产业做大做强并不是唯一路径。雅安可以思考变换商业模式,搭建服务平台,通过平台整合资源、整合市场、整合技术,为碳酸钙产业发展搭建孵化箱。

盖国胜

盖国胜(清华大学教授):

将发展重心放到提质增效上

雅安碳酸钙产业今后的发展道路,不应该一味追求产量,应将发展重心放到提质增效上。提质增效可以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和技术创新来实现。

雅安可以考虑建设碳酸钙或非金属矿研究中心,引进一批专家和人才,不断进行科研创新来为碳酸钙产业发展不断提供核心竞争力。

雅安新增绿色载能产业按照0.35元每千瓦时的电价结算,这样的一个优越条件,在其他地方都不具备。借助该优势,雅安可以着重引进一批碳酸钙超细研磨等高载能的企业入驻。

雅安日报记者 杨宇龙

石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石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