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花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雅安日报 2022-04-01 08:22 大字

村民陈永英正在种菜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在于农业现代化,根本实现路径也在于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雨城区“十四五”时期重点推进任务之一。

“尝到了农业现代化带来的甜头,就不会再去走曾经低产出的传统农业道路。”雨城区草坝镇塘坝村“90后”村民姜峰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很高,因此,在他看来,农业现代化将会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加速器。

数字农业来帮忙

当农民安逸!

近日,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雨城区12.78平方公里的藏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内,鲜有见到茶农的身影。

“往年这个时候,一遇到降温天气,就怕‘倒春寒’,茶农都会去茶园守着,怕抢救不及时,影响春茶产量。”姜峰说,现在,在雨城区藏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的公共服务中心数字茶园管理平台,新一代的茶农找到了对抗“倒春寒”的方式。

实时监测系统24小时运转,对藏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内所有茶园实行全覆盖,通过将实时测温、测湿、测虫害的数据传送到数字茶园管理平台,并通过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如果存在异常,系统将会自动预警。

不仅如此,雨城区还积极构建多层次社会化服务体系。说到这个,姜峰最有发言权。

“我刚接过20亩茶园的管理任务时,种茶、采摘、管护,完全忙不过来,导致茶园产值不那么理想。”姜峰说,2018年,雨城区搞社会化服务试点,他第一个报了名。

“一亩茶园一年的‘托管费’只有几百元,我只负责春季的名优茶采摘,之后的夏秋季采摘、茶园管护、销售,全部由社会化服务来完成。”姜峰说,托管后,每亩茶园收益平均增长了1500多元,“现在的农民,当着安逸!”

这样既省时又省力的托管服务已经在雨城区铺开。

现代农业兴农村

新农村好耍!

冒着小雨,记者来到雨城区草坝镇桂花村。宽阔的村道、水波荡漾的池塘、五颜六色的风车、挂满玉米的廊架,还有种成景观的油菜……让人体会到乡土气息的同时,又感受到现代农业的冲击。

在雨城区禾兴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气雾栽培、鸟巢温室、快繁技术将科技感拉满。

走进基地大棚,在此务工的村民陈永英正在种菜。只见她左手拿着一块乒乓球大小的圆柱形海绵,右手拿着一棵西洋菜种苗,她将种苗套进海绵中,然后塞进泡沫板上的小孔内,菜就种好了,前后不到5秒。泡沫板后,是几根带着阀门的水管,此外再无其他。

蔬菜不种在土壤里,种在了“空气”中,这样种菜也行吗?

“这项技术源于太空空间站,我们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实现了既节水又高产的气雾栽培技术。”雨城区禾兴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锦介绍,“就拿种植的田七苗来说,通过气雾栽培,1个面积2300平方米的大棚,就有10万个种植孔,通过现代农业技术,每年可以收获10季蔬菜,每次收获0.5万公斤,按照市场价来算,销售额近50万元。”

邓锦毕业后,回到家乡开始创业,她想用现代农业技术改变老一辈农人的生产观念。

专合社主攻种苗研发和栽种技术创新,目前,专合社拥有的105名成员,通过“公司+专合社+农户”的形式,免费为他们发放种苗、提供种植技术和管理,并负责回收和销售。

“虽然合作社成员无法全部实现气雾栽培,以田七种植来说,土培一亩地年产量也可达到0.5万公斤。”邓锦说。

如今,因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桂花村村民的工作、生活、环境得到巨大改变,雨城区现代农业也正在崛起!

本报记者胡月

新闻推荐

雅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开展市场监管领域执法检查

本网讯为构建“公平守正、安心消费”的市场环境,近日,雅安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典型...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