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淑明:摩梭末代王妃(下)
泸沽湖畔安享晚年。泸沽湖畔安享晚年。最后的摩梭王妃。
肖淑明融入当地生活。
□杜阳林/文 李达珠/图
老年的肖淑明,常挂在嘴边的,有句质朴直白而含义深远的话:“人如三节草,不知哪节好”。如果没有走过漫漫人生路,谁又知道祸福悲喜,谁能预测吉凶顺厄?那时意气风发的土司王妃,已是末代绝唱,肖淑明的无限风华,终究敌不过时代变幻的滚滚洪流。
壹 命运抛物线从辉煌顶端滑向没落平淡
1950年,泸沽湖地区和平解放。1956年,国家宣布废除土司制度。1959年,肖淑明开始了长达10年的牢狱生活。仿佛是一叶小舟,惊涛骇浪一波波袭来,打得她措手不及。猝然被投入牢中,与丈夫分离,和孩子相别,她却保持着一个妻子和母亲最大程度的镇静,没有过分哭闹,更没有寻死觅活。
之前是王府宝座上无比尊贵的王妃,如今是潮湿昏暗囚室里的女犯。她曾是多么热爱自由的女人,从小习惯了自在生活,即使嫁为人妇,也能穿红衣白裙,策马奔腾,在泸沽湖畔逶迤着她的风姿,延续着内心的快乐。如今,她就像一只被折断翅膀的鸟儿,抬头望见的是冷冰冰的铁窗铁栅栏。
肖淑明也许并不那么留恋昔日锦衣玉食的生活、大权在握的威风八面,她爱的是如同泸沽湖一般清澈的情感,如湖上水鸟的快活自由,如水中游鱼的无牵无挂。但当她丧失一切时,她在内心重新长出一双翅膀,她苦苦等待着,种子能在冻土中萌芽,翅膀有一天也会飞出内心的桎梏。
她不再是美如新月的女学生、明媚不可方物的新嫁娘、受领地百姓爱戴拥护的末代王妃,于冷酷的高墙之内,简陋的囚室之中,肖淑明从不放弃和家人团圆的希望。
可惜半世恩爱,结局唏嘘。出狱后,和她分居两地的丈夫,因痨病客死他乡,肖淑明连他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就因为这个男人,她从雅安的学堂被带到偏远之境,从一个朝气蓬勃的女学生变成如今这样,她该恨吗,怨吗,怪他的自私,才将自己落得如此境地?她给予喇宝臣的,是一个妻子最为真挚赤诚的追思,她不愿去责怪于他,迁怒于他,命运降下甘霖,甘霖饮之;命运赐了苦果,苦果尝之。剥离了种种身份,他只是她的丈夫,孩子们的父亲。
1987年,肖淑明终于恢复了公民权利。等这一天,她真的等了太久,久得身上的累累伤疤,都已长成一件刀剑不摧的铠甲。
几十年的光阴,如同流水漫过沙岸,从汉区走到边疆,从风华正茂的女学生到文武双全的王妃,再到身陷囹圄的囚犯,肖淑明命运颠沛,从少女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的路,竟如同一段抛物线,从辉煌的顶端,走向没落平淡。但她从未因此而怪怨命途,放弃热望。如果当时因为软弱,因为畏惧,或者只是因为自尊,选择退让会怎样?人生不容假设,肖淑明这样的女人,哪怕被人打断了尊严的骨头,她都宁愿一根根艰难接起,而不是选择拖着残躯,来一场更为彻底的自戕。
贰 一生苦与乐融化在泸沽湖水里头了
在摩梭人近代历史中,曾同时出现过两个末代土司王妃,她们分别居住在泸沽湖两岸各自的领地上。云南的摩梭王妃,上世纪七十年代时不堪受辱,在一个清晨,毅然决然地投入泸沽湖中。湖对岸的王妃肖淑明,虽历经百劫千难,却坚强地活了下来,不曾折损生存的信念。
荣华富贵享过,艰难坎坷走过,肖淑明选择留在泸沽湖,分到一块土地,她开始认真学习耕作,供养四个儿女,成长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曾经是捏笔的手、弹琴的手甚至握枪的手,变成握着锄头和铁锹,她神情淡定,仿佛这一切理所当然。土地给予一个伤痕累累的女人以温柔庇护,她在春耕秋收中,体味着四季轮回的强大力量。黄昏日暮,她坐在田埂边,歇着疲乏的身子,点燃一支烟,静静地吸,夕阳在烟雾中炫彩夺目,倦鸟飞还。失去了这么多,人间,依旧是令她珍惜和欣喜的人间。
肖淑明不记恨历史在自己身上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在她青春懵懂、对婚姻一无所知时,成为了土司的王妃;在她守土爱民,协助丈夫兢兢业业管理好地方事务时,又沦为了阶下囚。晚年的她,说过这样一番话:“酸辣甜麻苦,喜怒哀乐愁,我这一生都有了,一 言难尽……我这一生就融化在泸沽湖水里头了……”
一生的荣辱得失,一生的苦乐辛酸,最终化为淡淡一句话:融化在泸沽湖水里头了。她是外来的“泸沽湖女儿”,这清澈无瑕的湖水,却在朝夕更迭中,成为她的骨骼和血液、她的不舍和支撑。成都和雅安,是记忆中繁华的都市,老年的肖淑明,却不再为遥远的往事而痛悔追忆,她选择“活在当下”,日子再苦再难,再多折磨不顺,也是自己选择的人生。
肖淑明真的成为一滴水了,时光摧残着美丽容颜,给她的外表留下了沧桑印迹,她曾经矫健的双腿,渐渐变得无力,曾经挺直的腰背,也有了些微弯,但这一切又有什么关系呢?时光施以再猛辣的手段,都只能改变她的外在,不会真正摧毁一个人的内心。女人的强大,更像是一湾活水,平静处流淌,险峻处也流淌,丰水或枯水,终究有细细一线,滋润河床,润泽心田。
叁 骨灰埋小岛成为她灵魂的归宿之地
肖淑明晚年被选为凉山州政协委员,致力于宣传美丽泸沽湖和神奇的摩梭文化,提出了不少有真知灼见的提案。曾经,她以“掌印王妃”的身份,为泸沽湖带来了安定、文化和繁荣,历经沧桑,依旧眷恋这片土地,愿将自己一生悲喜与之紧紧相系,从此生死不离。
2008年10月30日,81岁的肖淑明因脑溢血去世,按照摩梭人的习俗,家人对肖淑明遗体进行了火葬,遵照她的遗嘱,骨灰被放在一座小岛上。多年前,爱她至深的喇宝臣,在泸沽湖中的博洼俄岛上为汉族夫人修筑了一所豪华别宫,为了纪念这位末代王妃,小岛从此改名为王妃岛。小岛四面环水,碧波粼粼,映照往事历历,青春飞扬的爱情,传播文明的赤心,最终,成为她灵魂的归宿之地。
泸沽湖的人们最终也懂得了这个汉族女子,有着一颗多么博大慈爱的心。当年,有人故意歪曲和误读摩梭人的走婚文化,肖淑明站出来为之正名,用最为客观公正的说法,向世界介绍着古老文化。她说自己一开始也不明白走婚,后来懂了,这是最纯粹直白的爱情,相爱便坚守一生,不爱了各自分开,也无怨怼仇恨。
肖淑明为泸沽湖带去的,不仅仅是教习汉文明,将外面世界的新风带到原本僻远之处,她更让自己融入到泸沽湖中,将自己炼成了摩梭文化的一部分。漫长的大半生,她都和泸沽湖相守相伴,看不够美景,参不够顿悟,这一世的相遇,让她无悔。
有人说肖淑明是“现代文成公主”,对于这样的雅号,她只是一笑了之。当历史的风烟,散去了当年显赫不凡的身世,铺锦展绣的大婚,文武全才的掌印,她如同洋葱般剥落了这些身外之物,剩下的,是她豁达的智慧,深刻的自省。
肖淑明起起伏伏的人生,没有一帆风顺,没有锦绣永久,有的是她睿智的反思,宽谅的思想。当年华老去,沉淀过往,犹如大浪淘沙,水中卵石也冲刷出碧玉的圆润光洁,她平静说道:“我们无法得知,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哪个阶段荣华或是哪个阶段落魄,命运无常,如果可以,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想活好每一天。”
这位末代王妃,她做到了。泸沽湖畔安享晚年。
新闻推荐
近日,雅安经开区雅云湖公园正式建成投用。国庆期间,雅云湖公园粉黛花开,如梦似幻,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参观。图为雅云...
雅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