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高温 洒汗水 建设雅安文旅新地标
8月,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犹如雅安的温度,一样热、一样“火”。
3日,穿行于市区西康记忆生态文旅街区项目工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焊花飞溅,搭外架、制模板、扎钢筋……放眼望去,尽是密密麻麻的钢筋丛林,建设者置身其间,紧锣密鼓抓紧施工,到处释放着催人奋进的蓬勃力量。
现场:
项目建设持续稳步推进
当天,晴空万里,火辣辣的太阳炙烤大地。在户外不到10分钟,已是汗流浃背,酷热难耐。
此时,西康记忆生态文旅街区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推土机来回穿梭;木工房和钢筋加工房里,板材、钢筋等摆放有序,电锯正在不停地作业;道路一侧,分布着数百根钢筋基柱,工人们正在绑扎钢筋,虽说热浪滚滚,但工地秩序井然。
在项目一期的操作平台上,钢筋工李工戴着厚厚的手套,正有条不紊地绑扎钢筋,脸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滴。不远处,数名女工正安装模板。为了防暑,她们“全副武装”,不仅戴了作业必备的安全帽,还特意戴了防晒帽,在脖子上围了防晒围巾,手臂穿上防晒袖套。
此时,两名电焊工人用焊条把密密麻麻的钢筋条连接在一起,再浇灌混凝土填满缝隙。60厘米的缝隙,只有身材瘦小的电焊工人才能钻进去完成施工,其中一名工人是这个工地上身材最瘦小的,他钻进缝隙后,身体不能动,只能弯着腰焊接钢筋,每焊接好一处,倒退几步继续工作。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看得出他的背部无法挺直,一直是弓着的。
“现在既要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又要挑战高温天气。我们调整优化施工工序和作业时间,保障项目施工正常推进。”项目施工方负责人张松林介绍,每天早上提前1小时上岗,晚上延迟2小时下班,高温时段则停止现场作业,确保工人休息,避免中暑。
关于项目主支干道建设,现场,于3月份动工建设的480米的主支干道正在进行路基回填。道路一侧新建的河堤轮廓渐显,用混凝土砌筑的护岸挡墙已成形,把湍急的河水与施工区隔开来,形成一道安全屏障。此时,项目监理和质量监督员更是寸步不离现场,适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管。
“目前,项目一期陇西河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已完成70%,一期所有工程计划在今年8月底完工。”张松林表示,在施工进度上,施工方要求各施工单位按照总体工程目标,对工作日程、目标、时间、责任、人员等进行不断细化,严格实行“周目标、周督办,月进度、月考核”制度,并加大日常巡检巡查力度。
“忙碌、有序、提速,这是该项目建设的‘主旋律’,施工单位正统筹抓好安全、质量、进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为项目早日完工而努力奋斗。”张松林说道。
项目:
打造雅安文化“软实力”
该项目作为2020年全市重点项目,以“留下西康记忆,带动旧城改造,增加城市亮点”的定位,打造突出西康文化主题、增加城市特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打开规划图,张松林侃侃而谈,雅安曾是西康省省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西康老城的构筑形态已不存在。然而,随着雅安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建设开展,“她”正被慢慢唤醒,西康记忆生态文旅街区项目由此诞生。
项目集中展示西康时期的人文历史和建筑风貌,将西康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形成集文创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体验于一体的独特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集结地和网红打卡地。
该项目是雅安市开启探寻城市历史文脉之旅的一项重要举措,也将成为展现雅安市历史文明的一扇窗口。
“游客来了看什么、体验什么、吃什么,我们都做了充分考虑,希望通过对建筑的还原、历史故事的挖掘,让游客在体验中记住雅安、了解西康。”张松林表示,项目将成为打造雅安文化“软实力”,提升雅安城区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性符号。
本报记者石雨川
新闻推荐
近日,历经4个月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在完成清理上传数据信息、开展人员培训、测试系统经办流程、对接公共服务平台等任...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