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按下“启动键” 文化生活“暖”起来

雅安日报 2020-03-30 08:29 大字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好转,雅安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等也逐步开放。近日,市民纷纷走进场馆,那些熟悉的文化生活又回来了。

市民在市博物馆参观

市民期盼多日

场馆恢复开放

“等了好久,终于恢复开放了!”25日,市民郑女士来到市文化馆,在测量体温、登记个人信息后,她进入了场馆。

原本在1月11日到1月31日展出的第六届临书临印展目前依旧展出,同时非遗展厅和数字文化长廊也向市民开放了。

临书临印展里不但有作者的临摹作品,还有作者根据所临作品笔意进行创作的作品。作品既有对优秀碑帖的追慕,又有向创作靠拢的“意临”,一临一创,相得益彰。

“过年前这个展览就开始了,可是一直没时间过来参观。好在现在疫情得到控制,场馆又恢复开放了。”郑女士说,看完临书临印展后,她很开心,又前去参观非遗展厅。

同样恢复开放的还有市图书馆。一楼阅读超市、三楼借书处和四楼文献信息部提供图书借还服务和文献资料查询服务。尽管目前还不能在馆内阅读,但自图书馆开放以来,前往图书馆的市民并不少。

“之前借的书,现在可以还了。”市民韩明说,当在市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上看见恢复开放服务的信息后,他立刻拨打预约电话和工作人员预约了还书时间。

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他将书放进图书消毒柜消毒后,韩明之前租借的书终于“回”到了图书馆。同时,受疫情影响,图书归还逾期产生的费用也予以免除。

“虽然网上也可以借书看书,但和阅读纸质书的感觉不同。”韩明说。

除了市文化馆和图书馆,目前雅安市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川剧博物馆等文化场馆都已开放,工作人员表示,虽然目前参观人数比起疫情前较少,但逐渐呈现出回升趋势。

防“疫”有方

线上服务多样

记者观察发现,市民进入文化场馆均需要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出示“健康码”,佩戴口罩。各场馆限定了每日到访人数,并严格做好消毒工作,确保参观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此外,尽管目前各大场馆重新开放,但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都只开放了部分服务。

例如在市图书馆,目前只开放了图书借还服务和文献资料查询服务,一楼阅读超市和三楼借书处,每天上、下午各限定50名读者,四楼文献信息部,单位凭介绍信查找资料,个人需要提前预约,凭身份证查找资料,上下午各限定2名读者。

不过,为了丰富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各大场馆均开通了线上服务。

市文化馆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创作了大量抗疫作品,在市文化馆的微信公众号展出,同时还推出了线上教学课程、线上雅集书画作品展览等,让市民足不出户也能接受文化熏陶。

市图书馆“闭馆不闭学”,不但数字阅读等线上服务正常开展,还陆续为市民免费开放“万方数据中小学数字图书馆(PC专用版)”,为读者在假期的教学和学习提供支持;向广大读者推出战“疫”书柜,里面集合了全国20家优秀出版单位近30种防疫电子图书;新增“读联体·数字共享阅读服务平台”等服务,让市民可以在家“悦”读。

雅安日报记者鲁妮娜

新闻推荐

雅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019年年度报告解读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关于印发<住房公积金年度报告披露工作要求>的通知》(建司局函〔2020〕5号)文...

雅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