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集群出动成灾是为了避免被同类吃掉

雅安日报 2020-03-03 09:32 大字

蝗灾泛滥之所以那么恐怖,一是因为蝗虫太能吃,二是它们的数量太庞大。一只沙漠蝗虫每天可以吃掉相当于自己体重的粮食,大约两克,加上蝗虫是成群结队出现,数量庞大,一平方公里的蝗虫一天大约能吃掉35000人的粮食。

科学家研究表明:只需要3只蝗虫聚集在一起就可以让它们的行为趋向于统一。换言之,只要有一只蝗虫发现它身边有另外两只蝗虫,那么它的行为就会和其他两只趋于一致。

随着蝗虫数量的增多,它们的行动变得越来越统一。因为担心被吃掉,所以它们的行进速度会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变快。由此可见,在高密度的情况下,一个群体中任何一只蝗虫如果不与邻居保持队形,就会暴露其脆弱的侧翼,从而更容易被同类吃掉。通过保持队形,行动效率更高,它们就会更安全。所以大家就会看到成群集队的蝗虫集结前行,继而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

在密度较低的时候,每平方米只有几只蝗虫,它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开彼此,可以作为独居生物各自四处活动,不用担心被吃掉。但随着蝗虫繁衍数量的增多,群体数量变大,在同一块地盘上不可避免地拉近了蝗虫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统一协作的运动是避免被吃掉的最佳选择。

因为是一种高密度的运动,蝗虫与蝗虫之间难免会发生触碰,而后腿的触碰,引起了蝗虫血清素水平的升高。有动物实验表明,当提高血清素在动物体内含量时,动物的互相攻击行为明显减少。这也是蝗虫在群居过程中,会避免同类相食,并且行动趋于统一的原因。

血清素水平的升高也体现在外形的变化。蝗虫体表颜色从独居的绿色变成了群居的黄色。它们的大脑也变得更大,腿变得更短,但耐力更强。

除此之外,科学家还发现,一旦蝗虫的密度降低,它们就会回到独居时候的模样,彼此之间保持距离,独自行动开来。然而,群体离散行为的阈值远远低于群体形成的阈值。也就是说,蝗群形成容易,但散开则很困难。

雅安日报记者吴丹整理

新闻推荐

不寻常的“复工季” 办法总比困难多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迎难而上,建设在推进,信心在增长。受疫情影响,这个“复工季”并不寻常。...

雅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雅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