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大变身”食品安全有保障

雅安日报 2019-10-11 09:20 大字

“市场环境整洁干净、区域设置布局合理。”说到雅安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的变化,不少市民赞誉有加。经过持续开展“奋战三个月、苦干一百天、打赢双创攻坚战”农贸市场集中整治工作,雅安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面貌不断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创业商城和康藏路综合市场变化明显。

宽敞整洁的市场、安全放心的食材、规划有序的摊位……这些景象已然出现在雅安市各大农贸市场内。下一步,雅安市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15个农贸市场全面规范化管理,让中心城区农贸市场的面貌焕然一新。

规范有序的创业商城

康藏路综合市场农残检测室工作人员正在对进行农残快检

市场设施改造提升

10日,记者在市区建新路看到,街道旁各种非机动车辆有序排放,道路通畅无拥堵现象。以前此地由于车辆乱停放,道路经常拥堵不堪,经过整治后,这一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走进建新路一侧的创业商城,一张醒目的农贸市场导购图映入眼帘,清晰展示了水果区、自产自销区、蔬菜区、水产区等各类食品的摊位位置。经过集中整治,市场地面干净整洁,各摊位秩序井然。在整治中,该市场除完成5个大棚的保养和更换,还进行了公厕改造、活禽宰杀区等功能区升级改造,而这一系列变化,也让来此购物的市民倍感舒心。

市民洪阿姨说:“现在市场内环境卫生很好,每个摊位菜品摆放整齐,肉类、果蔬、卤制品、干货等各类食品区域分区科学合理,选购起来十分方便”。除了购物的市民交口称赞,市场里的摊主也为现在的市场环境点赞。自产自销区摊主何大爷说:“商城大变样了,现在顶部还增添了大棚,不再怕日晒雨淋,各区域规划更合理,让买卖东西者都方便。”

商家规范经营

现在,不少市民在农贸市场购物时都会注意到,在食品经营户摊位的显眼位置上,都摆放着商户经营许可证、健康证。这是相关部门要求经营户实施亮证经营,并定期开展证照检查的结果,这些措施都带给了市民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在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内,每个猪肉销售摊位前,都有一个猪肉溯源二维码。猪肉销售户牟满贯说:“只要有消费者前来咨询猪肉的相关问题,我就让他们拿手机扫猪肉溯源二维码,从生猪养殖、产地动检到生猪宰杀,以及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猪肉运送员是谁等都被清楚记录,消费者看了很放心,对我们也更加信任。”

据了解,该猪肉溯源体系从2018年最初的145户猪肉经销户参与,到如今实现了雨城区中心城区猪肉经销户221户全覆盖。雅安市试点建设猪肉溯源体系,可谓从源头到餐桌上,都有效保障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严格食品检验

在康藏路综合市场内,每天都有许多农产品从这里批发到各农贸市场,而农产品安全也是百姓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此,在康藏路综合市场LED大屏上,每天都会显示各类食品的抽检结果。

“在农残检测室内,检测员每天都会对市场内的蔬菜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其农药残留是否超标,并对检测结果及时公布。”该市场经理苏永说,一旦发现问题产品,会马上令其下架,从源头上杜绝问题食品进入百姓餐桌。

除该市场外,市区其他农贸市场也会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对食品进行抽检,并对检验结果及时对外公布,让市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如今,我们能从商家证件上看到相关信息,还能通过公示栏看到蔬菜农残是否超标,买东西更放心了。”市民唐女士说。

治理成效明显

截至目前,在今年农贸市场整治中,雅安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近10800余人(次),检查经营户3000余户次,规范经营行为600余户次,督促无证经营户办理营业执照70余户,纠正超范围经营36户;整治市场内下台或超线经营摊位3500个次,组织清洗菜台1000余组次,清理市场内“牛皮癣”小广告900余处次,铲除千脚泥4500平方米,清理市场内乱堆放杂物、卫生死角垃圾以及蔬菜垃圾960余吨,市场定位划线4200余米。

目前,雅安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内的公厕达标改造、化粪池清理、下水道清理、场地硬化、“三防”设施改造、猪肉操作台改造、阴沟盖板改造、新建固定鱼池、新建遮阳雨棚、私搭乱建拆除、划行分类标识牌更换、LED显示屏维护、农残检测室建立、消防设施完善及创业商城活禽“三分离”改造、垃圾池改造等项目已全面完成。

下一步,雅安市将持续开展农贸市场集中整治,持续做好市场卫生保洁,保障市场环境卫生,并开展联合执法,对市场乱象实施严管重罚,维护市场及周边秩序,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维护农贸市场良好秩序。

雅安日报记者 韩毅

新闻推荐

雅安市区2路公交车合并至14路公交线路

雅安日报讯10月7日,记者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获悉,为优化雅安市公交运行线路,进一步方便乘客出行,节省大家的出行时间,10...

雅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