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基因库之凤头麦鸡

雅安日报 2019-07-31 09:26 大字

凤头麦鸡市鸟类协会供图

凤头麦鸡是一种中型涉禽,头顶具细长而稍向前弯的黑色冠羽,像突出于头顶的角,甚为醒目。雄鸟夏羽额、头顶和枕黑褐色,头上有黑色反曲的长形羽冠。雌鸟和雄鸟基本相似,但头部羽冠稍短,喉部常有白斑。冬羽头淡黑色或皮黄色,羽冠黑色。颏、喉白色,肩和翅覆羽具较宽的皮黄色羽缘。幼鸟和成鸟冬羽相似,但冠羽较短。

凤头麦鸡栖息地通常在湿地、水塘、水渠、沼泽等,有时也远离水域,如农田、旱草地和高原地区。主要吃甲虫、鞘翅目、鳞翅目昆虫、金花虫、天牛幼虫、蚂蚁、石蛾、蝼蛄等昆虫和幼虫,也吃虾、蜗牛、螺、蚯蚓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大量杂草种子及植物嫩叶。

常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常集成数十只至数百只的大群。性机警,不易接近。警戒及兴奋时冠羽竖起,活动时常停立伸颈瞭望。善走,行步轻盈而速。行走时常会突然立停,低头俯肩以作平衡,止步啄食食物。受惊时常静立不动,由于其背部羽亮绿,如果背部向人,隐匿在深绿色杂草地内,在遮阴暗处及暮间上体视之色暗与泥土相似,瞬息间不易发现。善飞行,常在空中上下翻飞,飞行速度较慢,两翅迟缓扇动,飞行高度亦不高。起飞时飘悠缓慢,翅音呼呼,声如挥扇。若发现危险会突然起飞,发出惊叫。受惊后群飞不远,往往就在附近降落。

繁殖期5至7月。一雌一雄制,通常成对或成松散的小群在一起营巢。多营巢于草地或沼泽草甸边的盐碱地上,巢甚简陋,系利用地上凹坑或将地上泥土扒成一圆形凹坑即成,内无铺垫或仅垫少许苔草草茎和草叶。雏鸟早成性,出壳后的第二天即能离巢行走,奔跑迅速,遇人后先急速奔跑,然后隐藏在杂草根部不动,亲鸟则在空中来回飞行鸣叫。

凤头麦鸡在我国北部为夏候鸟,南方为冬候鸟,其间(河北以南,长江以北)为旅鸟。春季最早于3月初至3月中旬即迁到东北繁殖地,秋季于9月中下旬迁离繁殖地。据市鸟类保护协会介绍,去年9月开始,雅安市部分浅水区域多次发现凤头麦鸡停留身影,直到今年6月仍有观察记录。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该鸟类的巢。

雅安日报记者鲁妮娜整理

新闻推荐

扮靓背街小巷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编者按:当前,雅安市正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通过创建工作,不仅可以有效提升雅安良好的城市形象,还...

雅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