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区:构建监管机制 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雅安日报 2019-06-20 09:26 大字

雨城区大兴电站生态流量下泄

雨城区以碧水保卫战为载体,重点落实好河(湖)长制,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保护青衣江流域为主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强化法律意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充分利用本区水资源优势,围绕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打造“天府之肺·生态雅安”,努力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打造人水和谐、河清水晏的美景。

“《条例》具有‘系统保护、属地管理、条块清晰、权责分明’的特点,为公众有序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地方法治保障。”雨城区环境保护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雨城区制定了《雨城区关于贯彻落实<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的实施方案》,全区发放宣传资料,制作“水污染防治法知识”宣传专篇,每个乡镇落实水污染防治宣传标语,并多次在全区企业开展《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工作。

《条例》地方立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厘清了部门职责、明确了违法责任,对于保护青衣江有着重要的保障意义。

对此,区政府多次召开相关专题会议制定、出台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相关规章制度等,顶层设计全区水域保障措施,落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加强管理、落实监督。

其中,区人大常委会把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条例》列入执法检查,区政协把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条例》作为协商监督重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人代会、政协会上多次提交意见建议和提案,深入一线调研全区《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积极主动为全区水环境保护献计献策。

为更好落实《条例》对水生态环境保护,雨城区打造健全河长巡河长效机制,构建了“区、乡、村三级河湖长+河警长”组织体系,共设立区级河湖长28名、乡级河湖长64名等,完成珍稀鱼类保护区、陇西河、濆江河水功能区划分;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开展非法采砂、侵占河道、清“四乱”等专项整治;完成周公河中小流域整治、陇西河灾后重建等堤防工程,减少入河湖污染源;狠抓整改落实,全区18座水电站落实“一站一策”,全部实行生态流量下泄在线监测和管理、恢复河湖水域岸线生态功能等,标本兼治,联防联动,全面巩固治理了水环境工作成果。

“我们还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据雨城区环境保护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雨城区一方面完成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和24处乡镇水源保护区划定和饮用水应急预案工作,每季度做好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加强水环境和重点污染源监测。另一方面,推进市上下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完成,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新村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

实际行动决定成效,《条例》实施后,全区用水、治水、保水的工作成效已经凸显。今年5月7日,生态环境部首次以每季度一次的方式,公布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经考核雅安市位列2019年1至3月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第一,青衣江龟都府断面平均水质能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优良水体达标率为100%。青衣江黄泥岗市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全区24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利用水资源优势,雨城区也积极打造了陇西河上里古镇省级水利风景区,上里古镇、白马泉、中里新村、古水堰、古桥、十里绿堤等景点,吸引了八方游客。

雅安日报记者郑雨莎

新闻推荐

入户调查 有人私种毒品原植物

本报讯(刘健李月萍记者杨棕贤)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区分局孔坪派出所积极响应该局“迎庆2号”“一标三实”治安工作推进会...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