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区:村民与林业人员合力施救国家2级保护动物

雅安日报 2018-06-21 09:46 大字

获救的褐林鸮

雅安日报讯近日,雨城区大兴镇天宝村一位村民救助一只国家2级保护动物褐林鸮,再次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幼鸟受困

爱心村民施援手

今年4月的一天,雨城区大兴镇天宝村村民王瑞清来到雨城区对岩镇某处山林里玩耍。途经一山沟时,几声“啾啾啾”的叫声引起了他的注意。“叫声就在身边不远处。”王瑞清说,由于周围的植被茂密,一时间还找不到具体所在,但能肯定这声音是什么动物发出的。

竖起耳朵仔细聆听,在确定了声源发出的方向后,王瑞清一边拨开草丛,一边寻了过去。“地上有只死去的幼鸟,已经有轻微的腐烂。”王瑞清回忆,在这只死鸟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石缝,叫声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

靠近石缝一看,一只长相酷似猫头鹰的幼鸟躲在石缝之中,瑟瑟发抖,精神很萎靡。“当时还以为是猫头鹰。”王瑞清说,在周边巡视一圈后,并没有看到有大鸟在附近,同时这只“猫头鹰”也奄奄一息。为了救助这只“猫头鹰”,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它带回了家里,准备养好后放归自然。

“猫头鹰”被带回家中后,王瑞清发现并没有什么外伤之类的情况,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考虑到“猫头鹰”是肉食鸟类,又忙着找了些肉喂它吃。“我估计它是饿凶了。”王瑞清说,看到自己拿来的肉丝后,这只小“猫头鹰”瞬间就来了精神,狼吞虎咽起来。

有了王瑞清的照顾,这只“猫头鹰”的精神状态渐渐好了起来,每顿要吃2两左右的精肉。因为这只鸟还是幼鸟,不会飞也没有野外生存的技能,这样喂下去,不知道还要喂多久,也不知道放出去了能不能活。王瑞清决定向雨城区林业局求助。

接力救助

褐林鸮落户碧峰峡

6月5日,经过多方打听,王瑞清带着“猫头鹰”来到了雨城区林业局野保科,将它交给了工作人员。经工作人员仔细辨认,发现并不是王瑞清以为的“猫头鹰”,而是国家2级保护动物褐林鸮。随后,工作人员向王瑞清了解情况,对他保护野生动物的行为给予了肯定。

雨城区林业局野保科负责人表示,虽然王瑞清救助野生动物的行为值得表扬,但他的做法并不提倡。首先,野生动物不允许私人喂养;其次,一般人对野生动物的习性等不了解,盲目地喂养容易对其造成伤害;第三,野生动物一般具有野性,对人来说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建议人们在发现需要救助的野生动物时,应当第一时间向林业部门汇报,由专门的人员来进行救助处理。

经雨城区林业局工作人员的观察判断,这只褐林鸮还属于幼鸟,虽然经过王瑞清的喂养个头已经不小,但还是不具备放归的条件。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将其送往碧峰峡野生动物救助中心。6月6日,这只褐林鸮被碧峰峡野生动物救助中心顺利接收。

“目前,这只褐林鸮还在隔离观察期。”碧峰峡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兽医刘俊卿说,送来的被救助野生动物都要经过隔离,这时要对它进行驱虫、评估等一系列操作。由于这只褐林鸮被人工喂养,加之没有母鸟教授生存技能,放归野外很难生存。不过碧峰峡动物园已经计划为这些被救助且无法放归自然的动物建造“新家园”,让他们在这里能够好好地生存下去。

在听到褐林鸮被送到碧峰峡野生动物救助中心,现在身体状况良好的信息后,王瑞清表示很高兴。“这是一条生命,况且我也养了1个多月有感情了嘛。”王瑞清说,只要褐林鸮今后过得好,自己就放心了。以后再遇到这样事,一定会科学救助,让人和野生动物的关系更融洽。

记者 肖科

新闻推荐

雅安市284名献血者用行动献礼“世界献血者日”

雅安日报讯6月14日是第十五个“世界献血者日”,雅安市围绕主题,圆满举办了“爱润雨城心泊雅安”2018年“世界献血者日...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