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看熊猫 赞良好生态 品藏茶 议发展良机

雅安日报 2017-07-20 09:08 大字

台湾媒体.jpg

在中国藏茶村,记者采访雅安南路边茶商会秘书长黄春鈇

“胖哒,看这边,太可爱了!”

“这个茶叶好好喝,很清香。是藏茶吗?”

18日,2017“海峡两岸记者四川行联合采访”活动组走进雅安,先后来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和中国藏茶村。50多名新闻媒体记者扛着“长枪短炮”,边听边走边采访。

“我来到了‘团团、圆圆\’的娘家”

林木葱茏,浓雾环绕。翠竹在一夜夏雨的洗礼下更显青翠,空气里弥漫着湿湿的雨水气。“太舒服了,果然生态。”一下车,记者们就被素有“天然氧吧”美称的碧峰峡基地吸引住了。

来自台湾东森电视台的杨钊对基地的大熊猫规模颇感兴趣:“现在基地大熊猫有多少只?”

“目前,基地提供约20只大熊猫供游客参观,分为三个参观区域:白熊坪、大熊猫幼儿园和海归大熊猫乐园。”正在创办国家级5A景区的碧峰峡基地是集大熊猫饲养、繁育,救护和公众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大熊猫生态乐园。9年前,大熊猫“团团、圆圆”正是从这里出发奔赴“宝岛”台湾,拉近了台湾和雅安的距离。

“我没想到今天可以回到它们的‘娘家\’,看到这么多只圆滚滚的大熊猫,实在太可爱了。”台湾无线卫星电视台大陆组组长陈相如开心得拿出手机给大熊猫来了个几连拍。陈相如表示,熊猫文化是雅安的一张名片,“在我看来,它是超越政治、经济、文化、种族、宗教的一种动物。”

与陈相如一样,对大熊猫十分有感情的还有旺旺集团北京副代表、中时电子报记者王铭义。9年前,在“团团、圆圆”前往台湾之前,他就来雅对它们进行了采访拍摄。此次再来到它们的故乡,王铭义还特意带来了当年拍摄的“团团、圆圆”的图片。

在参观完海归大熊猫乐园后,第一次来到雅安的杨钊看着大熊猫啃竹子、喝奶,若有所思地说:“雅安亮点真是多,发掘打造熊猫文化,发展生态旅游都是能吸引游客的好思路。”

“将藏茶作为雅安的‘主打歌\’”

当“5000克的金砖藏茶”安静地躺在台北故宫博物馆时,来自海峡两岸的记者们正在千里之外的雅安中国藏茶村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手工制茶,炒的过程需要多久?”在藏茶创新展示中心,记者们手中的单反快门按个不停;驻足福窝茶学院,观看小朋友聚精会神学习茶艺;到实验室参观制茶工艺,看雅女表演茶艺……汤色黄红、滋味醇和,是记者们品完藏茶后的第一印象。

随后,记者们参观了“世界茶种园”,对茶文化、生肖文化等赞不绝口。参观结束后,风传媒记者王彦乔还自己掏腰包买了些藏茶,她坦言很喜欢藏茶的香味。

“雅安尽管不大,但藏茶可以作为‘主打歌\’向社会推介雅安。在我看来,藏茶除了作为商品销售提升经济外,将富含历史意义的茶马古道文化展示给游客也是一个很大的亮点。”王彦乔说。

实际上,此次采访活动的目的之一即是了解四川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举措、成效和“一带一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的新机遇、新空间、新平台。

在王彦乔看来,藏茶也可以作为一个桥梁、渠道,让雅安和“一带一路”接轨,促使旅游带动经济发展。

雅安日报记者 张雨蝶

新闻推荐

黄葛树“撑破”地面 “争抢”人行道

雅安市雨水充沛,适宜黄葛树的生长。在雅安市市区,众多的黄葛树枝繁叶茂,是夏季市民遮阴纳凉的好去处。但是,随着黄葛树生长年限的增加,其根系也越来越发达,给道路通行带来一定的影响。近日,有市民反...

雅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雅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