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从严不畏难 环保铁汉护环境

雅安日报 2022-03-23 08:34 大字

2016年,徐海明进入雅安市生态环境局工作。曾在央企工作过5年的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培养了良好的工作作风。

仅一年时间,徐海明便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环保执法者。2017年以来,他多次被抽调,多次被表扬。2017年至今,他受到省生态环境厅通报表扬四次;两次被雅安市生态环境局评为优秀公务员,2020年在全市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中获得中共雅安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通报表扬。

敏锐洞察

迅速解决污染问题

工作中的徐海明做事积极主动,迎难而上,吃苦耐劳。担任雅安市名山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以来,他带头处理重点、难点信访投诉,组织实施生态环境领域专项整治行动,牵头实施名山区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行动,促进该区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2022年1月,名山区两合水流域水质一度超过地表水Ⅴ类,引起省、市、区三级生态环境部门高度关注。当时,名山区生态环境局分管负责人因病住院,徐海明主动承担起两合水流域巡查整治的工作,协调区级部门、镇街开展畜禽污染巡查、河道清理,组织检测机构取样监测,催促自动监测站运维企业及时运维恢复数据……短短半个月,就对两合水流域巡查10余次。

在反复监测后,徐海明敏锐地觉察到,这应该是偷排导致的水质突变。1月24日一早,他立即组织对沿河养殖户进行排查,经分析,徐海明将污染源锁定在老鹰沟(小地名)。随后,徐海明一边组织人员对沟内水质使用快速检测试纸进行检测,一边沿老鹰沟巡查。行进约3公里后,他发现一茶地边上有黑色的物质。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徐海明基本确定附近有养殖户偷排,经过对现场的勘察,他迅速锁定山坡上的一家养殖户。为了更准确地确定排污对象,他在田地和茶地里不断穿梭。带着一身的泥水、满鞋的污泥,他最终确定了排污对象,连续多天地表水总磷超标的始末终于明了。

春节前后是重污染天气应对期间。每到这一关键时刻,徐海明不是奔波在工作的路上,就是奔波在烟花爆竹禁放巡查、宣传和劝导的路上,即使是在除夕时,他也依旧在执法的路上。

随时待命

不畏艰难冲锋在前

哪里有污染就往哪里跑,奔跑在生态环境保护前线,对环境违法行为严惩不贷。这是奋斗在环保一线的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的真实写照。

2019年7月26日下午5点,雅安市环境监察支队接到省环境监察执法局稽查组移交的环境违法线索:在名山区永兴镇上,一家化工企业涉嫌存在不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的情况。

接到线索后,徐海明与同事放下手中的活,本着“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研究问题,第一时间依法查处”的要求,立刻赶往现场。

进入化工企业厂区现场检查时,一股强烈的臭鸡蛋味呛得徐海明直咳嗽,但他仍然借着厂区内昏暗的灯光,爬炉窑、钻管道、巡沟渠,对企业的周边环境、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及排污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很快,执法人员就发现这家企业有一处废气收集管道存在大面积断裂,青烟直接从断裂处冒出,进入大气中。

紧接着,他对废气收集管道断裂这一涉嫌不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拍照、录视频、现场勘验,对企业现场负责人做询问笔录等一系列调查取证工作。期间,企业现场负责人见已过晚饭时间,徐海明与同事却一直饿着肚子开展调查工作,便提出请大家吃个便饭。徐海明与同事异口同声地谢绝,并严肃地告知现场负责人请积极配合工作。

待调查取证工作结束,已经是晚上9点过,徐海明与同事相互打趣道:“不错,今天结束得还算比较早,回家煮碗面吃夜宵。”

这只是徐海明工作的一个缩影。由于排污具有瞬时性和不重复性,一旦接到线索,执法人员必须立刻抵达现场。对于执法人员来说,像这样临时被安排参加检查已是家常便饭。

徐海明说:“最怕的不是接到电话去检查,而是怕发生地太远,不能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取证或者制止环境违法行为,从而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影响。”

徐海明,从一名执法人员逐渐成长为执法大队的副大队长,时刻不畏艰难、不怕苦、不怕痛,始终冲锋在第一线,在努力中成长,他始终相信努力过就不后悔。

记者 郑旸

新闻推荐

无证销售卷烟还冲卡、撞警车……

2021年1月24日凌晨,在名山区一小巷的人家小院,名山公安的警车正准备对一辆银色两厢汽车进行拦截围堵,此时驾驶员猛然掉...

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名山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