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人和产业旺 阔步迈进新生活

雅安日报 2022-02-22 09:05 大字

提升改造后的前红路穿过茶园

前进镇茶农采摘嫩芽

雨水后,万物生。走进名山区前进镇,茶园连绵分布,茶农们都在为迎接新一年的收获而准备着。

茶农们都说,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闹心路”变“民心路”

撤乡并镇后,名山区前进乡与红岩乡合并为前进镇。原来,连接两个乡镇的前红路,全长7.3公里,但宽只有3米。在提升改造修前曾进行过多次修补,但路况差、路面窄、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给当地村民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变。

提到这条路,大家都“闹心”。

“以前老百姓都说,隔壁村杀年猪,因为路不好,都不想过去吃。”前进镇红岩村党总支书记李天洁说,那时候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收茶的商贩都不愿意过来。”

2019年底,好消息传来:前红路要新建。

要致富,先修路。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对于规划设计部门来说,如何把这条路修好,既解决现有的通行条件差、无排水沟等问题,又能考虑更长远的发展,比如,将这条路作为旅游公路。

对于村民们来说,修路是好事,但是路面加宽,就要占用土地。对于李天洁来说,7.3公里的前红路,红岩村就占了4公里,涉及全村三分之一近140户村民。

不修路,老难题会一直摆在那里。修路,能解决老难题,但又会产生新难题。

为争取村民支持,李天洁带领村组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话说开了,道理讲透了,最终村民们达成一致意见:腾地修路。

沿线几个村的党员干部率先带头,村民、企业等积极响应自愿捐款,先后筹集修路款25万余元。

同时,名山区整合交通、农业农村、一般债券等多方资金,终于把修路款的事给解决了。

2021年12月中旬,提升改造后的前红路建成通车。路面从以前的3米拓宽到6.5米,水泥路换成了沥青路,崭新的道路标识标线、护栏齐备。沿线几个村的生产生活出行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按发展属性分类,前红路是名山区实施的首条乡村振兴产业道路。

“路通了,茶商愿意来我们前进收茶,我们的茶也能卖个好价钱。”红岩村村民赵琼说。

抱团发展动力足

正月接近尾声,气温逐渐回升。雨水的增加唤醒了名山区数十万亩茶园中沉睡的精灵。茶园抽吐嫩芽,成为制作蒙顶甘露的上好原料。

今年73岁的王明清,手里拿着茶杯,颇有些得意地告诉记者,“这是今年的第一杯蒙顶甘露”。

作为名山区蒙峰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专合社)原理事长,王明清对茶叶的研究,前进镇茶农都很信服。

2009年,专合社成立,经过稳定发展,成员达402户。

“合作社成员大部分是原来红岩乡和前进乡的茶农,现在大家都成了前进镇的茶农了,真正成了一家人。”王明清说。

春天,是茶农收获的季节。王明清带路,他知道前进镇的“第一春”在哪里。

雨后的山路有些泥泞,坐船从双龙峡的碧波中穿过,便来到专合社的“秘密基地”。这里种植了20—30个茶叶品种,其中川茶3号出芽最早,目前市场价在170元/公斤。

“我现在喝的茶就是从这块地里摘的,你看,又新发出来了。”王明清指着茶树间的嫩芽说。

因为地形气候原因,前进镇茶叶采摘往往比其他地方快那么几天。近年来,前进镇整合辖区内专合社和企业资源,探索出了抱团发展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前进镇茶叶走上了品种多、质量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合作社通过免费提供技术、降低茶农投入品成本、病虫害统一防治、鲜叶包回收等方式,免除了茶农的后顾之忧。同时还约定,当成员将茶叶卖给合作社时,回收价每公斤比市场价高出4元。

“这对于合作社、公司和茶农来说,是三方利好,形成了良性循环。”前进镇肖碥村党委书记陈云华说。

家住前进镇肖碥村的李培琼,家里近7亩茶园即将迎来丰收。她向王明清打听了一下今年芽茶的价格,很是满意。“这又将是一个丰收的春天。”李培琼说。

“前进镇茶园面积2.9万亩,在茶园面积上,我们不占优势,但前进镇同样能把‘茶经济’做大做强。”前进镇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办公室副主任任秋表示,近年来,前进镇在新市村建立了上千亩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园,2020年又深入推进茶园改植换种,培育生态有机茶园2000余亩,套种油茶5000余亩,继续做好前进“茶文章”。

白绍雄李娟本报记者胡月

新闻推荐

共谋大健康产业升级新突破

2月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彭映梅与由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杨明率队的来雅考察团开展座谈,共谋大健康产业升级新突破。...

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名山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