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于危急关头 解困于艰难时刻

雅安日报 2022-01-19 08:41 大字

她,外表看上去是名柔弱女子,关键时却雷厉风行。

紧急救助交通事故的伤员、深夜上山寻找走失的老人、捐款帮助陷入困境的家庭……为提升应急救援技能,还自费考取美国心脏协会AHA救护证等多项应急救援专业证书。她就是雨城区草坝镇和龙村一组、雅安民生救援队的万建敏。

近日,万建敏接受采访,说起做公益的话题时直言,只要人人付出一点爱心,对于困境中的受助者来说,不仅是雪中送炭,或许还能改变命运。正是出于这样的信念,她走上了公益之路。

万建敏(右)看望困境家庭

投身民间救援

提升救护技能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高尚道德品质和崇高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万建敏,家居农村,同许多农村人一样,把外出务工挣钱,作为改变家庭条件,让家人过上好生活的主要途径。

2008年和2013年,雅安市遭遇两次地震时,万建敏均在杭州上班。万建敏接受采访时说,看到家乡受灾,心里非常着急和难过,看到来自社会各界给予灾区无私救援与帮助,心里既感激又感动。正是从那时开始,万建敏暗下决心,有机会也要加入救援组织,帮助他人,感恩回报社会。

感动不如行动。2018年7月一天,返回雅安后的万建敏,在一次朋友聚会上,结识了雅安民生救援队队员,得知民生救援队不仅做慈善救助,还要在第一时间抢救生命,是一支富有爱心、纯公益团队,救人于危急关头、解困于艰难时刻。万建敏当即毛遂自荐加入其中,经过业务培训和知识学习,万建敏成为雅安民生救援队中一名合格的医疗救护组队员。

“作为救援人员,且是医疗组成员,应急抢救知识和技能应当比其他队员更专业,有过硬的本领,才能在他人面临危急时伸出援手。”这是万建敏给自己提出的要求。

为提升自己的救护水平,万建敏不断充实自己,积极参与当地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和本系统开展的各项专业技能救援培训,并利用休息时间,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应急救援、应急救护知识,顺利考取了美国心脏协会AHA救护证等多项应急救援专业证书,从一名“门外汉”成为队里的应急救护能手,因表现出色,被任命为雅安民生救援总队队长助理。

发挥救援技能

用微薄之力传大爱

“作为一名救援人员,就要积极作为,做一名有心人,用微薄之力传播大爱。”万建敏这样说也这样做。

去年12月9日22时30分左右,万建敏在外办事返回途中,在名山区新民路口,看到一位老人在无照明设备情况下在公路上慢行。冬日寒夜,老人独自一人到哪里?职业敏感,万建敏停车询问,老人回应,他家在名山太平场,要走路回去。万建敏发现其外套已被雾水打湿,推测他应该走了较长时间,提出开车送他,但被拒绝。

夜间的318国道货车多,万建敏担心老人过度劳累和人身安全,便放弃开车,陪老人走路。她边走边问,想从中了解相关情况。行走中,万建敏从老人话中分析,他是雅安人,为何朝成都方向走?为防意外发生,万建敏陪老人走到名山城南加油站时,发现他意识有些不清晰,便报警求助。待民警赶到时,万建敏已陪老人走至318国道小地名马家沟处。民警通过人脸识别,确定这位老人89岁,并非名山太平场人,而是雨城区碧峰峡镇七盘村人。此时,万建敏已陪老人走出10公里左右,民警将老人送走,万建敏长舒一口气,她返回雨城区草坝镇家中已到次日凌晨1时。

去年7月的一天,万建敏开车途经市区上坝路时,看到一名送水工因交通事故致膝盖受伤血流不止,她立即停车,取出医疗包为其处理伤口;同年8月,万建敏在西门汽车站送朋友,发现一名男子突然倒地,她迅速跑去施救,男子苏醒后,她又将其扶到阴凉处休息,为他买来矿泉水、饼干等物品,并为其拨打120。

万建敏自加入民生救援队以来,先后参与海螺沟冰川搜寻失踪儿童、名山区城东乡老人走失搜救。河南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她同10名队员一起驰援灾区。此外,万建敏还积极参与帮贫助困活动,捐款捐物,同其他队员一起看望孤寡老人、残疾人家庭、因病等原因陷入困境的家庭等,3年捐款上万元。

本报记者彭加权

新闻推荐

促进全市民营经济 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为深入了解雅安市民营经济政策落实情况,认真分析全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政策在落实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全市民营...

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名山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