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分级诊疗试点 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雅安日报 2020-12-09 13:44 大字

市民在卫生院外观看展板,了解分级诊疗相关内容。

今年以来,名山区医保局充分利用医保政策的杠杆作用,采取“控成本、降费用、保质量、提效率”等举措,强化医保资源向基层倾斜、强化互联网+医疗引导、强化“两病”保障引导、强化考核绩效,积极推动打造乡镇卫生院分级诊疗医保服务示范点,加快推进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和对口帮扶机制的建立,建立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了“小病在乡镇,大病进医院,康复回乡镇”的就医新格局,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促使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医保基金安全运用、政府投入最大效用。

今年1至10月,名山区外出就医人数均较2019年同期下降24.5%,乡镇卫生院就诊人次较去年增长23.26%。

实施分级诊疗后,越来越多的新设备落户基层卫生院。

推进分级诊疗名山医保在行动

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是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合理医疗资源配置的必经之路。为此,名山区医保局在积极打造乡镇卫生院分级诊疗医保服务示范点上狠下功夫。

“依托医联体建设平台,我们选取了百丈镇中心卫生院、车岭镇中心卫生院、永兴街道卫生院为乡镇卫生院分级诊疗医保服务示范点。”名山区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璞介绍,争取试点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增长5%、特殊门诊就诊人次增长10%、住院就诊人次增长10%。

首先,充分利用医保政策的杠杆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该区医保局制定并出台打造分级诊疗医保服务示范点实施方案,确保总控向试点卫生院倾斜,保障分级诊疗医保服务。

同时,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实现资源共享。名山区医保局以该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医院为中心,12家基层医疗机构和1家妇幼保健院为分支,通过“互联网+医疗”构建医联体平台,实现就诊信息共享、区域检验、远程阅片、预约检查、心电协同等助推优质资源下沉,解决基层设备、能力不足的问题,依托医联体平台,采集标本送至上级医院,按乡镇卫生院的收费标准收取病人费用,在基层就可享受到上级医院的服务,切实降低患者就医成本。

其次,建立协作机制,确保技术力量下沉。“我们积极协调了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医院对试点卫生院转院的患者实行‘一优先、两免费’即优先就诊,免收挂号费、诊查费。”杨璞说,落实了专家坐诊制度,定期安排专业技术力量到卫生院开展临床会诊、病案讨论,建立长效的技术培训和技术协作制度,帮助卫生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我们也逐渐建立完善了医保与卫健部门的联席制度,及时沟通和协商有效联动,以便医疗机构更好地理解执行医保政策,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最后是以结果为导向,强化考核。”杨璞介绍,若试点医院年度考核合格,且2020年住院就诊人次增长达到10%,总控指标将在上年度结算的基础上增加相应预算,保障因分级诊疗推进带来的医保支出增长需求;同时根据试点卫生院实际情况,对新增科室当年住院医疗费可不列入总额控制。

为了让上述政策更好落地,名山区医保局还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通过健康教育、咨询、讲座、义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医疗服务模式,使广大群众理解、认同、支持这一改革和发展措施,正确引导患者树立科学合理的看病就医理念。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的监管,严格实行首诊责任制,切实加强分级诊疗管理,加强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适时开展分级诊疗服务效果考核评价,促使医疗行为更加规范,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整体提升,医药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基层卫生院医护人员操作设备

设备更先进技术更全面

一个月前,名山区百丈镇千尺村村民黎弟珍因患急性胆囊炎、胆结石住进了百丈镇中心卫生院。

儿女原本想让她到区上或者市上的医院治疗,一打听在卫生院就能享受区级医院的诊疗技术和大型设备的检查结果,而且卫生院与区医院还建立了绿色通道,在卫生院既能得到区医院医生的治疗,报销比例还更高,衡量了一下,儿女决定让老人就在家门口接受治疗。如今,黎弟珍已经康复出院回家休养了。最后一算账,黎弟珍比在区医院治疗节约了2323元。

不得不说,黎弟珍医疗费用的节约,和名山区医保局积极打造乡镇卫生院分级诊疗医保服务示范点分不开。

名山区医联体建设试点暨区人民医院托管百丈镇中心卫生院正式启动后,名山区医保局以医联体建设为平台、以医保政策为支撑,通过总控倾斜、预拨经费等手段,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经过一年来的运行,卫生院在医疗质量、服务水平、设备购置、院容院貌、患者就医体验及满意度方面显著提升。

先进的设备和全面的技术是群众就近就医的基础。“推进分级诊疗以来,我院新购置了CT、DR等大型设备,所有辅助科室设备参考县级医院基本完成更新换代。”百丈镇中心卫生院负责人高霞介绍,患者在百丈镇中心卫生院就诊就能享受县级医院先进设备的检查。

同时,百丈镇中心卫生院根据区域内患者近5年的就诊情况、特点,再结合常见病、多发病、慢病等,找准定位,鼓励业务骨干外出到三甲医院进行系统化专科培训,着重错位发展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系统化规范化治疗,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康复科、妇科等科专科特色治疗,邀请上级医院相关科室专家不定期到卫生院指导慢性病及专科建设,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

在设备更新和技术提升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尤其是CT、DR及心电图与名山区人民医院建立远程影像诊断,所有影像检查报告都是在做完检查后迅速上传至名山区人民医院放射科,最快5分钟,最慢30分钟,患者就能通过卫生院的自助打印系统打印名山区人民医院放射科专家出具的诊断结果,检查结果准确,与名山区人民医院各科室结果互认,患者只出乡镇卫生院收费标准就能在基层享受上级医院的服务,进一步吸引和留住患者前来就诊和治疗,让患者真正少跑路、少花钱就能解决病痛,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

“现阶段与实施分级诊疗前相比,医院月门诊人次达5200余人次,上升42.75%;出院350人次,上升78.82%;医疗业务收入上升79.49%;床位使用率达96.63%,同比上升36.53%。”高霞介绍,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将每年为患者节省各项费用至少300余万元,节省医保资金150余万元。

卫生院内,中医诊疗技术被更多患者信赖实现群众就近就医、方便就医,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是分级诊疗的基本目标。

发挥中医优势打造特色专科

日前,记者走进名山区永兴街道卫生院中西医结合科,古色古香的环境布置让人耳目一新,每个诊疗室门口都排满了前来就诊的群众。

“刚刚体验了中医推拿,真的很舒服。”村民项阿姨笑呵呵地从诊疗室走出来。此前,名山区永兴街道卫生院与名山区中医医院实现了医联体建设并正式挂牌,永兴街道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多种中医服务项目。

医联体是永兴街道卫生院实行分级诊疗的基础措施,也是永兴街道卫生院发挥中医优势的前提。

今年实行名山区中医医院托管永兴街道卫生院以来,卫生院收治了由名山区人民医院下转的一例胸、脑术后病人到院康复,并向永兴街道卫生院送去一面锦旗,再次证明了该院分级诊疗取得了实效。

“之前全科医生匮乏、基础设施水平偏低的问题是我院分级诊疗推进过程中的两大难题。”名山区永兴街道卫生院负责人宋山介绍,卫生院利用先天优势,大力挖掘、发展中医天然的“全科”特色,并将中医特色贯穿于疾病康复当中,有效弥补了医疗服务能力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卫生院慢性病、多发病、常见病、基础病的防治能力和水平。

在此基础上,永兴街道卫生院不间断与上级医院进行技术沟通,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带教、培训,并为下转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技术指导及必要的跟踪服务。同时,不间断送医护人员去上级医院学习、进修,通过改善自身医疗服务行动,优化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诊。利用信息化加强监管能力,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合理用药监管、远程诊疗等减轻患者负担。

永兴街道卫生院新开展的熏蒸、中医推拿、拔罐、针灸、中西结合治疗、穴位注射、炙法、小儿捏脊、骨折手法整复术等23余种治疗项目,在整个诊疗过程参与度中达50%,病人出院好转率达91%。

“在医保政策的支持下,我们的中医优势越发明显。”宋山介绍,名山区医保局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行列中,参保患者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时可以进行医保报销,大大节省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同时,在名山区医保局的大力推动下,该卫生院通过国家集采平台采购药品13余种,数量达7679盒,集采总金额2.10万元,同比为群众节约10.30万元、节约医保支出7.2万元。在总控不变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节约医疗、医保资源,促进医院健康发展,改善了病人以往对基层医院不信任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在今年前三季度,永兴街道卫生院基层首诊1506人次,为国家节约医疗资源632.52万元,节约医保基金256.02万元,为基层群众减轻负担376.50万元。“如果我们继续深入实施分级诊疗,一年基层首诊5000人次,将为国家节约医疗资源2100万元,节约医保基金850万元,为基层群众减轻负担1250万元。”对于名山区分级诊疗来说,宋山表示,成效已经显而易见了。

家庭医生走村入户提供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保障“两病”防治

“陈医生,我今天早上吃了降压药后,脑袋一直很晕,这是怎么回事啊?”3日一早,名山区车岭镇石堰村村民高光秀身体出现不适,马上电话联系了自己的家庭医生。

不久后,家庭医生陈莉来到她家。“应该是降压药的副作用,我马上给你重新调配药,之前的都不要吃了。”经过一系列检查,陈莉对高光秀的头晕做出诊断。

“自从签约了家庭医生,看病变得方便又快捷,节约了不少钱。”对于家庭医生的签约,高光秀赞叹不已。

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和慢性病管理不仅提高了车岭镇中心卫生院诊疗效率,更让分级诊疗落到了实处。

在名山区医保局的支持和帮助下,车岭镇中心卫生院的家庭医生为签约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优先预约服务、优先转诊服务、出诊服务等,合理引导群众分级诊疗,减少了“盲目就医”“小病大治”现象,减少了常见病、多发病动不动就到省市大医院就诊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浪费。

同时,定期对签约居民开展健康状况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健康危险因素评估、疾病诊断性评估等,并基于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健康管理计划,包括健康管理目标、服务内容、服务周期等,并在管理周期内依照计划主动开展健康指导服务及服务效果跟踪。

其次,根据签约居民的健康需求、季节特点、疾病流行情况等,通过门诊服务、出诊服务、网络互动平台等途径,采取面对面、互联网信息平台、社交软件、电话等方式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等。

为了更方便群众,签约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预约、现场预约、电话预约等方式提供门诊预约服务,家庭医生团队优先为签约居民提供本机构家庭医生门诊、专科门诊及其他预约服务。

此外,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异地就医参保人员费用垫支难、报销跑路烦的难题,积极推进互联网+异地就医服务,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今年,名山区车岭镇中心卫生院接入了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并且完成了跨省异地测试。

“在高血压糖尿病的保障方面,区医保局也是下足功夫。”车岭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何青松说,大力实行“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惠民政策,大大减少了报销的门槛费。截至目前,共受理认定“两病”参保患者1450余人次,预计全年可为车岭镇“两病”患者节省15万元药费。

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后,下一步,名山区医保局将把分级诊疗体系在全区推广,在医疗机构间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下转诊渠道,推动“小病在乡镇,大病进医院,康复回乡镇”的就医新格局形成,努力打造雅安分级诊疗医保服务试点靓丽名片。

本报记者郑瑶

新闻推荐

感受绿色发展之美

从茶马古道上的悠悠铜铃,到嘉陵江畔雄壮的川江号子,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江将雨城和山城连在一起。作为成都平原经济区...

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名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