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调”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

雅安日报 2019-09-21 10:52 大字

提要:

“如乐之和,无所不谐”,音律的和谐,需要琴师的不停调试;社会的和谐,则需要人民司法的公平正义。

近年来,雅安准确把握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规律,把社会矛盾纠纷治理与法治引领、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相结合,大力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创新,着力夯实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基础性地位。社会矛盾纠纷动态管理评估机制建设、名山区“蒙顶山茶产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天全涉藏纠纷“双语调解”、雨城区人民调解进驻公安派出所等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市司法局始终把人民调解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火墙”,建立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的工作机制,积极整合人才资源,发挥人民调解经济社会发展“减压阀”“稳定器”作用,大力推行“案例指导”“一亮二有三随手”工作法,依托社会矛盾纠纷动态管理评估、人民调解进项目等工作机制,大力实施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着力提高调解的成功率和时效性,逐渐形成了“大调解”工作格局,实现了“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乡”社会和谐目标。

2016年以来,全市已设人民调解委员会1303个,实现了乡镇(街道)、村(居)全覆盖,有专兼职人民调解员8203人,成功调解纠纷105498件,成功率97.38%。

市司法局正是探索运用多种调解手段和方式,使人民调解贯穿到群众生活的各个热点领域,让和谐的因子扎根入土,生根发芽。

案例:

公开·透明·现场说法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独树一帜

名山区茅河乡素有“中国茶苗第一乡”之称,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农、茶商会到这里引苗育种、收购鲜茶。因此,茅河乡将茶叶产业作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来发展,涵盖了育苗、鲜茶采摘到干茶批发并销售的全产业链。

茅河乡村民在茶苗培育、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矛盾纠纷。茶产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部分矛盾纠纷单靠人民调解已不能有效化解,严重阻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为夯实基层工作,更好地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两年前,茅河乡党委、政府召集诚信度较高的茶叶经营者、花卉苗木协会工作人员、村干部、法律工作者、公安民警等24名调解员组成了茶产业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茶调委)。

茶调委成立没多久,就遇到一起涉及数十万元的矛盾纠纷。一外地采购方需要采购300万株茶苗,商议市价8分钱一株,中间商支付了10万元定金后,将300万株茶苗运走送往外地。最终,外地采购方以茶苗不符合要求为由拒绝接收,村民眼见损失巨大,因此与中间商产生了矛盾纠纷。

事件发生后,茶调委迅速安排专业调解员一方面对当事双方从法律、商贸、情感的角度给予调解;另一方面充分运用茶产业的行业资源,迅速找到3家合作社,以5分钱一株价格收购了大部分茶苗。中间商在此基础上给予补差,售苗村民很快收到了全款,中间商减少了资金损失,双方皆大欢喜,并对调解工作非常满意。“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说到底,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茅河乡一工作人员说道。

解读:

茶调委参与调解矛盾纠纷,这只是名山区茶产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成效的一个缩影。

在名山区,人们遇到茶业矛盾纠纷,首先想到的不是法院,而是“蒙顶山茶产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近年来,针对名山区提出的“建立茶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市司法行政系统运用雅安市社会矛盾纠纷动态管理评估信息系统、随手调APP、法律服务信息系统和茶业社会组织系统,准确分析名山茶产业矛盾纠纷类型、分布、原因、特点。针对问题,积极指导名山区以茶产业布局和产业链条为支点,依托区级茶业协会,整合茶业商会、茶叶学会、茶文化协会、四川省蒙顶山茶业商会,规范设立“名山区蒙顶山茶产业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托乡村茶业协会,规范设立茅河、中峰、双河、新店四个片区茶产业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托商家协会、乡镇和村茶叶协会、市场管理机构、茶旅游示范点,规范设立片区茶调委派驻调解工作室和乡镇调委会派驻调解工作室,初步形成以派驻调解工作室为前沿,以片区乡镇茶产业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支撑,以区茶产业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突破的名山区蒙顶山茶产业矛盾纠纷第三方化解机制。同时,依托中央专业性行业性矛盾纠纷化解指导意见、诉非联动、行调联动等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建设平台,明确部门职责,规范调解程序,指导流程办案,建立起茶产业纠纷调解专业人才库和同步介入、分类调处、综合研判、多头保障机制,有效解决了茶产业链条长、中间环节多、涉茶矛盾纠纷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问题。在茶产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介入下,双河乡扎河村李某等25户村民与王某施工占地纠纷、百丈镇高某与张某茶园续租合同纠纷等一大批因茶产业发展引发的疑难复杂纠纷成功化解。

案例:

难点·聚焦·化解压力

公调对接民调进所暖人心

“戴妈,他们两家的矛盾就有希望解决了。”

“戴妈可是我们社区的老片警啦,群众的事他都清楚。”

原以为群众口中亲切称呼的“戴妈”是一名女民警。当记者来到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分局河北派出所时才发现,“戴妈”竟是一名从警31年的男民警、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戴鹏。

“戴警官在我们派出所还有一块‘金字招牌’——戴鹏警务调解室。”据介绍,派出所辖区内60%以上警情为各类矛盾纠纷。戴鹏管辖的片区更是城中村地带,周边环境复杂、人员流动性大,日常治安管理工作压力较大。

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商业纠纷异常突出,非常占用警力资源,极大牵扯民警精力。怎么办?

派出所建立警务调解室,推行以人民调解进驻派出所为主要形式的“公调对接”工作模式。在征求了全所民警意见并得到上级部门支持后,最终选定戴鹏作为警务调解室的试点对象,没过多久“戴鹏警务调解室”顺利挂牌。

戴鹏坦言,自从有了“公调对接”机制,派出所设置了调解室,他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下社区走访群众,专注做好公安工作,同时在遇到矛盾纠纷案件时也感到“有力量支撑”,心理和精神压力减小很多。

解读:

“公调对接”机制以人民调解进驻派出所为主要核心,充分运用人民调解、治安调解、法律援助、司法援助为辅的“多元大调解”工作模式,有效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在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工作的同时,极大解决了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的难题。

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深入推进“公调对接”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努力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取得初步成效。

——推进“公调对接”,有效缓解基层公安处警压力。2016年以来,全市共有58个人民调解组织入驻公安派出所,成功调解矛盾纠纷5180件。

——推进“调援结合”,实现矛盾纠纷有效分流。2016年以来,全市有234名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了法律援助案件调解工作,成功调解纠纷1160件。

——推进“诉非衔接”,有效缓解司法审判压力。2016年以来,全市法院邀请调解案件3796件,委托调解案件1706件,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607件。推进非警务警情事项分流化解。2016年以来,全市已建非警务警情事项分流平台10个,分流非警务警情事项2.4万件。

以案说法:

三位一体·四级联动·全方会诊

坚持依法调解保实效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有完美的礼制,才可达到社会的和谐。

人民调解,是遵循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以柔性协商的方式来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纠纷,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矛盾重要途径。

近年来,市司法行政系统立足调解专业优势和部门职能专业优势,指导设立了道路交通、消费、劳动争议、医疗、山林土地等专业性调解组织,实施涉民生领域突出矛盾纠纷人民调解专业治理。2016年以来,全市已设专业性调解组织61个,成功化解纠纷28516件,成功率98.39%。

同时,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鼓励行业协会及其他社会组织建立调解组织”决策部署,引导社会组织将调解组织设在产业链上,构筑起产业矛盾纠纷缓冲带。2016年以来,全市已在蒙顶山茶产业、川藏线运输业、果蔬产业等多个产业领域的社会组织设立了调解组织,成功化解纠纷6121件,成功率97.67%。

家和万事兴,国泰民安宁。在人人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的时候,全市司法系统人员为实现社会纷争止息、人人和谐相处的“法治雅安”而努力奋斗着。梦想在前,路在脚下。看,他们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不断加大人民调解力度,让人民调解这朵“和谐之花”永远盛开在雅安大地上。

雅安日报记者石雨川

新闻推荐

名山区检察院:入户宣传“双创”提高群众文明意识

雅安日报讯日前,名山区检察院集中力量组织干警,利用周末时间深入“联帮包”小区入户宣传“双创”工作,进一步提高群众的...

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名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