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生态旅游新动能 名山“茶+桂”产业融合发展
□张超 刘庆红 徐阿敏 本报记者 文莎
舞台上云雾环绕,桂花香味扑面而来……9月12日晚,2019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首届名山区桂花飘香节在名山区解放乡月亮湖畔举行,绚丽的烟花遇上水幕激光,现场气氛热烈。
此次名山区桂花飘香节截至10月7日,时间跨度26天,贯穿两个节日——中秋和国庆。除了光影秀晚会、“月来月浪漫”诗歌会、“赏月闻香”嘉年华、根雕盆景艺术展、第二届农民丰收节活动,还有国庆“七天乐”活动。
据名山区相关部门统计,近年来,依托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名山区建成了“35万亩茶园+160余万株桂花”的立体生态景观资源,这也为发展茶桂产业和生态旅游,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名山区副区长曾琦介绍,不少茶农还出售优质的桂花树苗,这样一来,每亩茶园每年能够增收约3000元。
如何将“茶+桂”模式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桂花飘香节论坛上,四川省生态旅游协会会长、川农大博导李梅说,名山可以依托蒙顶山世界茶文化旅游品牌,持续优化并提升名山桂花景观资源。“茶+桂”融合产业赋予了生态旅游新动能,做好跨界融合,将“茶+桂”融入诗歌、音乐、美食、器具、生活用品、景观、电商等领域,或将可以大突破。
随着“茶+桂”模式的成熟,名山区也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要找准适合名山茶园的桂花树品种种植和管理,就能在最短时间内产生最大的经济价值。”成都同立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祝鸣川经过前期考察,认为名山生态基础良好,有意在名山建立研发、繁育基地,并助力名山建设中国桂花博览园和世界桂花种植资源库。
专家们还建议,加强桂花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育新品种,延长名山桂花花期,提升赏花体验度;以花为媒,建设桂花花海产业园区,研发生产桂花系列精深加工食、药、美容、保健等商品,延长桂花产业链,提升桂花资源附加值;充分发挥“茶园+桂花”立体生态景观价值,挖掘“茶+桂”核心文化价值,把桂花茶园变公园,建“桂花小镇”“桂花人家”,以此创建全域生态旅游新名片。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观赏性花卉、盆景的需求越来越旺,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商机。”自从返乡创业后,杨大林就把精力都投放到桂花树的培育上。目前,雅安市民将桂花当作行道树很普遍,杨大林却想在桂花树的矮化上做些尝试,让更精致的桂花树进入更多人的庭院,甚至是案几。
目前,名山区正开发桂花茶、桂花酒、桂花糕等二次加工商品,拓展品种开发、育苗造型、绿化美化产业。“但当前‘茶+桂’经济模式缺乏高科技支撑,招商和宣传力度欠佳,发展存在瓶颈。”曾琦直言,找到既有茶产业又有桂花产业的新途径,加强新品种研发、挖掘文化资源、深度发展生态旅游等,都是今后突破的重点方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丽华张超记者文莎)9月12日,2019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名山区第一届桂花飘香节“发展桂花经济助推乡村振...
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名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