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有家规 诚信家风代代传

雅安日报 2019-07-08 10:39 大字

一套古旧的家谱,记录着30多条家规家训。

一座耸立在村庄的牌坊,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诚实守信的故事。

在名山区黑竹镇鹤林村(小地名胡大林)村民胡明松家,以“禁奢华”“睦亲邻”“端品行”“讲诚信”等严格的家风,代代相传,还曾赢得过“天下第一”的好名声。

“禁奢华”

好家风薪火相传

7月5日,记者走进鹤林村茶园深处,这里青瓦房和楼房交相辉映,村里还保留着一些土墙青瓦的三合院。在一处标记为“古院落”的房屋,就是胡明松家。

房屋内,今年60多岁的胡明松正拿出几本古旧的家谱,给10岁的孙子讲他们家的“家规家训”。

“韩文公曰:业精于勤,荒于嬉。”家规家训的第一句就引用了唐代诗人韩愈《进学解》中的经典名言,告诫胡氏族人“要创业更要守业”,并明确提出了“居家必禁浪子”。

家训的第一条,是“禁奢华”,劝诫家人要勤俭持家。

在胡明松家可以看到,电冰箱、电视机等还用着十多年前买的。“很多东西只要能用就行,不要求奢华,过得舒适就行,细水长流,才能平安持久。”胡明松说。

除禁奢华外,胡明松家的家谱中还有戒赌博、戒围殴等二十多条家训;并单独列出了端品行、睦亲邻、讲诚信等“家规十五条”。

每一条家规家训,都用黑体标粗,分外显眼;每条家规家训,都有相关的文字进行劝诫或是说明。胡明松的父辈严格按家规家训教育胡明松和他的兄弟姐妹。同样,胡明松也这样教育儿孙们。

“端品行”

讲诚信赢美誉

“家规家训涉及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其中对端品行、讲诚信等要求最为严格。”胡明松说,“人无信不立,事不信不成;诚信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诚信这一宝贵的财富,已然成为了胡明松一家最引以为豪的家风。

在距离胡明松家一公里左右的地方,矗立着一座属于胡家的牌坊,上书“天一店”。

“这座牌坊,就是诚信家风的最好体现。”胡明松的侄子胡本云说。

为何取名为“天一店”,有何深意?

在胡大林,有一段胡明松先辈诚信经商的故事。

胡明松的先辈,于清代初期搬到了胡大林。胡大林地处茶马互市的官道上,胡明松的先辈除了经营传统农业外,在路边上开设了供茶商和马商们休息的茶店子。

牌坊上记载,一天,有一位客商在住店后匆匆离店,忘记了自己的一个包袱。店主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金银。

看到金银后,店主并没有贪心,而是将金银保管好,并四处托人打听失主的信息,通知失主回店里取包裹。

此后,店主将金银财物原封不动地交还给客商。这个客商也曾用金银酬谢,但店主坚决不收……

于是,客商为其送来了“天一店”的牌匾并修建了牌坊赞颂店主,在这位客商心中,这样诚信经营的店是他心目中的“天下第一店”。

胡本云说,祖辈父辈常常讲诚信的故事,并通过言行,让他和兄弟姐妹耳濡目染。

也正因为胡家的诚信经营,他家族名声越来越好,生意也越做越大。后来胡明松的先辈购买土地田产山林,并修建了四合院,让胡氏聚居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胡大林”。

“天一店,始建于清嘉庆年间,重建于2016年。”胡本云读着碑记说,重建牌坊的目的,就是要胡家继续遵守讲诚信等家规家训,继续传承好的家风。

如今,在胡明松家里,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都谨守着“端品行”“讲诚信”等严格家规家训,在当地赢得了好名声。

雅安日报记者黄伟

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名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