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并创新蒙顶山茶
施友权查看茶树生长情况
18岁时,他上蒙顶山当知青,从开荒种茶开始,一直到茶叶加工,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30岁时,在他的支持下,他的妻子下海经商,开办了禹贡茶庄,茶庄逐渐做大做强,变成了有限公司,一直到现在的集团公司。
44岁时,他带着精湛的制茶技艺回到禹贡茶叶公司,创造出了公司独有的“蒙顶道茶”品牌,他在发展壮大公司的同时,也在不断培养新人,传承蒙顶山茶的技艺。
他就是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理事,四川禹贡蒙顶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一级评茶师、国家一级制茶师施友权。
2017年底,他被评为“雅安市制茶大师”称号,在此之前的2011年,他还荣获“吴理真茶祖杰出传承人”称号……
知青岁月
奠定坚实茶业知识基础
蒙顶山下,名山区蒙顶山镇一幢宾馆的底层,是几个精美的茶室。
“这个茶是蒙顶山茶,闻着香吧?”7月1日,正逢周末,62岁的施友权正在为客人泡蒙顶山茶。
“我从18岁就到蒙顶山当知青。”在茶香四溢中,施友权讲起了自己与茶结缘的过往。
施友权是雅安人,上世纪70年代,他到蒙顶山上原名山县国营蒙山茶厂当知青。那年,施友权年仅18岁。
他和众多知青从开荒种茶开始,比如茶的品种选育,田间管理、采摘茶叶等,他全都经历。
1977年,施友权曾想到部队去锻炼,当时被茶厂挽留。一位老茶人告诉他:“蒙顶山茶需要你们来传承和发扬!”施友权在田间地头种茶采茶,有时他还到车间去学习手工制茶。
1980年,施友权被调到生产生间学制茶。
1986年,施友权因制茶技艺出色,又被调到销售科,专职管理销售茶叶,尤其是对茶叶质量进行把关。
从种茶开始到制茶,再由制茶到销售;从田间到车间,现由车间到市场……
施友权在蒙顶山上的26年,让他从一个对茶一知半解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个在茶叶方面颇有见解的老制茶师。
回忆过往,施友权对那段经历很是难忘,他说:“正是那段经历,让我与茶相识,与茶相知,并为今后从事茶叶行业储备了最扎实的茶叶行业的知识。”
下海经商
创建“蒙顶道茶”品牌
“这叫蒙顶道茶,是我这里独有的!”在茶室内,施友权拿出一份包装精美的茶礼盒,自豪地为客人泡上这独有的茶叶。
说起蒙顶道茶的研制,不得不说施友权爱人郑宗玉的企业“禹贡”。
1986年,郑宗玉决定从原名山县子弟校下海经商。夫妻俩一合计,决定开办一个茶庄。
禹贡茶庄名字取好了,需要场地。夫妻俩又东拼西凑来900元钱,开始租门面,装修房屋……
经过10年的发展,1995年9月,禹贡茶庄升级成为四川禹贡蒙顶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禹贡茶业),企业不断做大,企业的产品也不断增加。
2000年5月,施友权回禹贡茶业担任总经理,专职从事产品的研发和销售。
“蒙顶道茶”正是那时开始研制的。
施友权说,“蒙顶道茶”耗了他8年时间才得以研制而成,他将失传千年的“道茶”开发出来,再现中国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2008年,“蒙顶道茶”研制成功后,获得业界好评,此产品也获得国家专利产品发明金奖、创新银奖。
除“蒙顶道茶”之外,施友权还研制兰花茶。兰花茶、桂花飘香、玉兰花茶、茉莉花茶并称为禹贡茶业的“四朵金花”。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9月,在成都举行的“蒙顶山茶杯全国饮茶日活动暨四川省首届茶产业职业技能大赛”上,“蒙顶道茶”荣获四川省茶产业科技进步创新一等奖,禹贡茶业选送的“蒙顶黄芽”荣获四川省最具地方特色茶产品金奖。
传授手艺
培养蒙顶山茶制茶传承人
“这是我们平时的培训室,想考茶艺师的都可以到这里来学习。”在公司7楼,施友权指着一个摆满了茶具的茶室说。
2010年10月,施友权被四川农业大学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聘请为该校培训基地当期培训农民创业实践的指导老师。
“近10年来,我至少教过2600名学生!”施友权说,最让他自豪的是他的徒弟罗开勇。
在施友权的指导下,罗开勇制作蒙顶黄芽的技艺越来越精湛,现在已经小有名气。2011年,罗开勇获“五一劳动”奖章。
2011年9月,施友权被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授予“吴理真茶祖杰出传承人”。
直到现在,每年春天,他与徒弟们和员工们制作的第一杯茶,都要敬献给大禹和吴理真,目的是让徒弟们常怀感恩之心,并增加徒弟和员工们对蒙顶山茶文化的积累。
现在,每到春茶季节,很多退休的老干部都会到他的茶厂里学习制茶,并通过微信朋友圈销售蒙顶山茶。
“大家一起学习制作蒙顶山茶,大家一起宣传蒙顶山茶,蒙顶山茶的销售道路会越来越宽广!”施友权说,他这一辈都离不开茶了,他将在茶叶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培养人才,继续宣传蒙顶山茶、销售蒙顶山茶。雅安日报记者黄伟
新闻推荐
6月22日至25日,雅安市9家代表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的企业,携100余种茶品,在北京参加2018北京国际茶业展,全方位展现雅安蒙...
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名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