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乡村旅游牌 拓宽增收致富路 雅安日报 2018-04-03 14:45 大字 游客体验采茶骑龙场万亩观光茶园游客在骑龙场万亩观光茶园放风筝“瞧,我的风筝飞得好高。”3月24日,第十四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暨新时代茶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研讨会系列活动——“爱在骑龙·彩绘天空”第二届风筝节,在名山区双河乡骑龙场万亩观光茶园开幕。走进茶园,空中飘着的两个热气球格外吸睛。此外,空中还盘旋着“龙”、“蛇”、“蜈蚣”形状等10个长达50米的巨型风筝,五颜六色的百余个小型风筝则点缀其中。茶园两旁,插满了各式各样的小风车,茶园内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这是双河乡骑龙村连续第二年举办风筝节,以此吸引游客到双河乡观光旅游,体验民风民情,助推当地乡村振兴。在此过程中,村民们也依托万亩生态观光茶园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奔康的康庄大道。依托茶园发展旅游走进骑龙村,村口石碑上鲜艳的“骑龙场”三个大字十分醒目。石碑旁,迎客松随风微动,向来到骑龙村的人热情招手。往里走,道路两旁全是茶园,村民们的小楼房被茶园环绕,画面显得更加有层次。依托茶园优势,加之乡村旅游的逐渐火热,近年来骑龙村在发展观光旅游方面大做文章。如何吸引人?如何留住人?骑龙村总结出一条经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为此,该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茶产业恢复发展、小农水项目和新村建设,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目标,突出“梨园茶乡”特色,按照“错位发展、突出特色”的要求,大力发掘骑龙茶文化、茶历史、龙文化、龙传说,通过建设茶文化墙、龙柱、望远亭、浮雕、跃龙沲等景观景点,多角度展示骑龙村的历史文化,全力推进茶旅融合发展。“我们这里春可观千亩梨花,闻绿茶飘香;夏看层层梯田,望层峦叠嶂;秋赏红叶片片,品鲜果香甜;冬观茫茫白雪,享宁静之景。一年四季不乏味”。双河乡相关负责人介绍,骑龙村的茶园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其茶园呈梯形纵横交错,十分壮观。因此,也吸引了不少媒体记者以及省内外摄影爱好者来此拍摄,前来观景旅游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近年来,名山区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全面深化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建设,确立了“1+7+N”空间布局,通过“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茶山变金山”发展思路,打造“花香茶海”,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成一条长69公里的生态茶产业文化旅游经济带,在经济带上打造科普茶乡—牛碾坪、骑游茶乡—红草坪、浪漫茶乡—月亮湖等7个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茶乡精品旅游组团。而作为名山区7个茶乡组团之一,骑龙场万亩观光茶园面积达2万余亩。正是有着雄厚的茶园优势,骑龙村着力发展旅游,积极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茶家乐等产业增收致富。目前,该村已成功推出“小茶园”民宿,可解决部分游客的吃住游。产业升级致富路宽在骑龙村,茶产业一直都是村民实现增收的第一支柱产业。全村投产的茶园面积达到了2700余亩,辐射带动了骑龙村周边2万余亩茶园发展。“何老板,帮我订两桌,我和朋友马上从成都出发,两小时后到。”风筝节的开展,让骑龙村热闹不已,同样热闹而繁忙的是村民何兴贵。他家的茶家乐内停车场停满了车,何兴贵不停接到订餐电话。“看来,还要再招点服务员了,不然忙不过来。”放下电话,何兴贵说道。何兴贵的茶家乐自2015年2月份开张至今,已有上百万元的收入,守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这是他以前想都没想过的。同样尝到甜头的还有骑龙村3组的王忠文。“我在村里开了10多年小卖部,从以往不到10平方米的小店,到现在扩展到了100平方米。”灾后恢复重建,骑龙村打造成了新村,王忠文的房子也从木板房换成了一楼一底共200多平方米的小楼房。他将新房的一楼用来继续开超市,二楼自己住。依托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来骑龙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他的生意越来越好,收入也见涨。“我这一辈子都与茶打交道,现在更依托茶乡旅游发展走上了小康路。”王忠文说。“这里的村民都是靠茶叶致富的,住的是小洋楼,开的是小轿车,而且很多村民都配备‘双车\’,小轿车用来出行,摩托车则用来干农活,方便在茶园中穿梭。”双河乡政府工作人员郑钊洋说,骑龙村因为茶产业发展而带来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近年来,骑龙村不断升级茶产业,通过加大茶叶基地的安全保护,强化茶叶品质监管,全力推广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提高茶叶品质的方式提高种茶的收入。同时,还通过立体农业的发展,在茶园中套种梨树、桂花树、银杏树等,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雅安日报记者蒋阳阳新闻推荐加强和改进道路交通管理 让城市交通更加和谐文明雅安日报讯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将对雅安市中心城区交通管理情况开展专题询问。3月5日至6日,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调研组前往名山区、雨城区,就开展雅安市中心城区交通管理情况专题... 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名山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