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助农奔康

雅安日报 2018-02-21 09:40 大字

张波是一个年轻的“80”后,虽然年轻,但他却已身兼省第十三届、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之职。他带领团队,在抓好企业经营管理的同时,坚持不忘人民选我当代表的初心,牢记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活动,致力于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将履职尽责与企业管理融为一体。

{{H7V(Z]VL7N__9V4F3P@JO.png

张波(左)参加人代会

改善环境

履职尽责为发展

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后,张波就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将企业生产经营与助农增收相结合。

“在我老家名山区红岩乡,当地群众95%以上都是茶农,各自施肥、打药管理,王家采摘茶叶时,李家在打农药,大家的采摘标准也不一样,使用的农药也无法杜绝高毒高残,产品质量无法保证,茶农的收益也难以提升。”张波说。

经过反复思索,张波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茶农”的运作模式,成立了蒙峰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聘请曾担任20多年村党支部书记的王明清担任理事长,自己则兼任理事,将当地农户纳入合作社,对茶农实行全程帮扶,开展产业扶贫。

为了帮助茶农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公司在先后投入500多万元的基础上,主动配合区、乡两级政府脱贫项目、产业扶持项目的实施,修建了茶园公路8.5公里,生产便道8000多米,引水渠5000多米,蓄水池20多个,建设高标准茶园基地8500多亩,实现了专业合作社村到社、社到户通公路,生产便道通茶园,极大地改善了市级贫困村青龙村交通落后的面貌。

同时,张波还聘请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专家教授组建了茶叶绿色防控专家大院,对茶农进行茶苗栽培、茶园管理等科技培训和指导,并对参加了合作社的茶农实行“五统一”和“三包一返”,即统一茶园标准化生产、统一投入品使用、统一技术培训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购销售;包茶园生产技术、包投入品供应、包鲜叶回收、年终根据收购鲜叶量二次返利。

2017年,跃华茶业集团公司在脱贫攻坚助农增收方面,向专业合作社成员减价供应农业投入品共计让农户增收35.5万元,组织当地群众在合作社务工收入累计6.35万元,专业合作社成员分红13.5万元,专业合作社成员二次返利2.29万元,帮助红岩乡茶农销售良种茶苗增收33.2万元,帮助合作社成员改造良种茶500亩,增收150万元,合计增收240余万元,户平增收5963元,人平增收2007元。

心系群众

尽心尽力助脱贫

身为土生土长的红岩乡人,张波时刻牢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要为一方水土作贡献。公司发展壮大后,他通过安排务工岗位,积极帮助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目前,红岩乡青龙村有8名贫困人员参加茶园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每人每月收入1000多元;公司现有的315名员工中,就有20多人是红岩乡青龙村或附近村组的贫困户。

身为人大代表,不管公司业务如何繁忙,张波总是会挤出时间,走访自己联系的贫困户——红岩乡青龙村三组村民田忠富,鼓励和帮助他增强脱贫信心,并帮助其利用山区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林下养羊和养鸡,指导管理好近2亩的茶园。

看到田忠富孤身一人,又身患残疾,张波积极帮助他申请享受农村低保,使其从政策上得到更多的照顾和扶助。2017年,田忠富顺利实现了脱贫。

除了时刻关心田忠富外,张波还着重从“输血”到“造血”来助推脱贫帮扶工作。

“茶叶是青龙村的支柱产业,面对已经过了丰产期的茶园,只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才能提高茶叶品质和产值,同时茶园也是公司生存发展的根本,做好茶园升级改造,可以实现茶农和公司双赢。”张波说。为此,他毅然决定,主动争取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由公司牵头把青龙村的茶农组织起来,进行茶园升级改造,让优质的茶园给茶农和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脱贫攻坚中,实现点对点的救助和点对面的帮扶有机结合。

人大代表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张波便决心以茶产业为主导,积极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之中,以一朵不断奔涌的浪花,带着民意,履职尽责,努力助推名山茶旅融合绿色发展。

名山人大

雅安日报记者 康君

新闻推荐

马识途与蒙顶山茶的茶情

雅安日报讯1月23日,“天府成都·十大文化名人”评选终于尘埃落定,排在榜首的是著名书法家、作家、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马识途。消息一出,让蒙顶山茶的文化界人士激动不已。原因是,现在“蒙顶...

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名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