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强化城管服务 助力园区发展

雅安日报 2017-12-27 23:08 大字

今年以来,市城管执法局直属一大队紧紧围绕经开区管委会重点工作,认真履行城市管理职能,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四项举措为经开区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增强经开区经济发展活力。

措施一——创新执法方式,加强与园区企业沟通。

市城管执法局直属一大队创新监管模式,在工地管理过程中积极推行“微”服务模式,借用新媒体平台,加强了辖区内建筑工地之间相互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做法,便于管控双方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工地的日常动态管理情况;向辖区群众公开举报电话,实行12319城管热线与12345政府热线并线运行,全天候受理群众举报,坚持群众无小事,做到件件有回音,更加方便、快捷地解决辖区存在的问题。通过媒体宣传、执法队员上门宣传等形式,在园区悬挂学法守法宣传横幅标语,开展“送法进企业”、“公民道德宣传”等活动百余次,发放宣传资料上万份,为企业发展营造公正、快捷的服务环境。

措施二——以城市管理五大专项治理为抓手,提升园区招商引资环境综合品质。

一是严控违建,消减存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在严格控制违法建筑新增的基础上,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做到坚决遏制,绝不姑息。对违法建设,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多部门联合行动,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让违法建筑当事人承担拆除违法建筑的有关费用,始终保持治理的高压姿态,有效整治违建现象,打消违建念头,目前经开区违建现象无新增蔓延趋势,总体形势处于可控范围,进一步助推了园区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二是规范施工,治理扬尘。召集辖区在建工地负责人集中开展扬尘治理管控会,与施工方现场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要求严格按照“六必须、六不准”要求,文明施工;坚持白天巡查和夜间值班不定时对辖区工地进行检查,确保工地管理人员掌握降尘降噪措施,提高降尘意识,减少扬尘污染;对管理不到位的工地或不按规定装载、遮盖不严密和造成扬尘污染的运输车辆加强取证力度,检查发现的问题登记在册,并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施工方做出处罚。截至目前,与市路政支队、名山区国土分局等联合执法,对违反规定上路车辆、私拉白鳝泥车辆等处罚约7万余元;共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32份,立案32件,结案32件,处罚金额约35万元。三是严管经营,提升面貌。市城管执法局直属一大队以“双创”测评指数为标准,加强园区核心区、城乡结合部市容环境整治,加大对“城中村”安置小区、建筑工地等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清理卫生死角,做好园区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重点对国道318线、园区大道等人员聚集地的店铺“五乱”现象进行集中整治,签定“门前五包”责任书,园区核心区市容市貌得到了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执法车辆500余车次,取缔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558起,清理经开区辖区乱贴的小广告“牛皮癣”、非法标语、违章广告牌横幅约613余处。园区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善,提高了精细化管理程度,有力地促进了园区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措施三——常态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园区环境面貌。坚持“美丽雅安、生态强市”的战略定位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对永兴镇、蒙山镇环境进行全方位、深层次、高标准的综合整治。截至目前,各乡镇参与70余人次,清除卫生死角20处,清理卫生死角垃圾约3吨,清除杂物约2吨,确保辖区内环境整洁、秩序井然。

措施四——全力以赴为园区重点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以解决重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切入点,主动联系服务重点工业企业活动,凡是园区重点企业清场、倒房行动,大队都积极参与,维护企业项目建设秩序;园区中队定期走访企业,认真听取了企业主与企业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并力求在第一时间给予圆满解决,现场协调企业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切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雅安日报记者 郑旸

新闻推荐

商洛举行“袜子去哪儿了”公益活动 千余双爱心棉袜 送给山区留守儿童

领到了爱心袜子,北宽坪山村的学生很开心。本报讯12月25日中午,由商洛彩虹公益中心及省市相关媒体联合发起的“袜子去哪儿了”大型公益活动首场发放活动,在商洛市商州区北宽坪镇中心小学及郭...

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名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