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人才培训 为雅茶产业发展增加实力

雅安日报 2017-12-15 08:53 大字

高级评茶员培训现场.jpg

高级评茶员培训现场。

12月1日,雅安市2017年劳务品牌培训班在雨城区和名山区同时开班,共有60名学员分别接受高级茶艺师和高级评茶员培训。

“和以前一样,学员将接受理论培训、实操考试和交流考察。”此次培训班负责人、市茶业协会茶文化专委会秘书长张洪波介绍,作为雅安市雅茶产业“千人培训计划”的其中一项培训,此次培训班在开班之前得到了茶企、茶叶行业组织的大力支持。通过培训,一方面能够为雅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另一方面还能促进茶文化传播。

培训学习 提升专业水平

雅安的茶产业、茶文化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3年,至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即便如此,还是会有茶行业从业者对茶文化认识不够,甚至存在误区。张洪波说,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次“扫盲”。

为了深入浅出地把蒙顶山悠久的茶文化知识教给各位学员,培训班邀请了川农大茶学系教授单虹丽、省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陈书谦、省贸易校茶艺技师唐芳、省贸易校茶艺技师周晓英,分别对茶艺知识、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茶艺与茶席设计等进行了专业授课。

张洪波说,尽管一开始就是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培训,但学员的学习热情很高,几乎没有迟到早退,或者缺席的情况出现。

12月3日,培训班邀请到雅安藏茶形象大使、国家级茶艺师王霏携全家到现场进行了亲子茶艺表演。一方面是为茶艺礼仪培训做铺垫,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短短十多分钟的茶艺表演,其乐融融的场景,让学员意犹未尽,更让学员对茶艺、茶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雅安人,但在进入培训班前所接触的茶艺,相对比较浅显,不太专业。”学员李文娟说,在王霏一家人的身上,她看到了茶文化所散发出来的光芒。

所以,在接下来的培训中,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实际操作,李文娟和大家一样,都更有兴趣、更有耐心。

如今,培训班的理论课程已经结束,等待学员的是18日将进行的实操考试。

“没想到这么快就要迎来毕业典礼了。”学员魏燕是西康藏茶集团的一名员工,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她已经掌握了很多茶文化常识,但这一次系统学习,让她受益匪浅。

与茶艺师培训不同,评茶员的培训除了理论与实践并重外,更注重对茶叶的加工技术和品质审评方法的学习。

“这次共有42名学员参加高级评茶员培训。”张洪波介绍,开设这次高级评茶员培训班,是专门为名山区新店镇开设的,所有学员都来自新店镇的茶叶加工企业。他们中有的是企业负责人,有的是企业技术骨干。

张洪波说,这次开班算是探索,如果培训效果好,培训班可以长期与全市各产茶乡镇合作,既可以培训茶艺师,也可以培训评茶员,甚至还可以是制茶师。

旁听学习 跨界融合

当谈及此次培训班与以往有何不同时,张洪波说,旁听和跨界在这次培训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茶艺师培训班,在册的学员仅为18名。但每堂课的实际听课学员都超过了30名。同时,旁听的学员不仅有来自茶行业的,还有来自酒行业的,还有来自寺庙的。

“旁听学员董露瑶是雅安市一酒企的员工,听闻有茶艺师培训就自己找上门来。”张洪波介绍,因为听课要占用上班时间,但当董露瑶的老板得知她是来学习茶艺的,立即给了董露瑶假期,让她安心学习。

“茶酒是一家,虽然它们之间有各自的特点,但也有融通之处。”董露瑶说,学习茶艺,不仅是她个人的兴趣,也是产业发展、跨界融合的一种趋势。

此外,在本次培训班上,还有来自寺庙的居士前来旁听,在课余时间的交流中,让学员对禅茶文化有了更清晰认识。

“其实在茶行业的跨界已经不是新鲜事,去年的高级茶艺师培训班上就已经有这样的情况,只是今年这个趋势更加明显。”张洪波说,学员之间的交流,能够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在他们的感染下,有更多的人进入茶行业,支持茶产业发展,这才是培训希望达到的最终目标。

雅安日报记者 李春蓉

新闻推荐

抓牢项目“牛鼻子” 促进雅安大发展

会议现场雅安日报记者张毅摄雅安日报讯12月6日上午,市委书记兰开驰主持召开市本级城市和交通建设项目工作会议,强调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项目建设摆在经济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抓牢项目“牛...

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名山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