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空中勘察病虫害 直观准确效率高

雅安日报 2017-10-25 04:59 大字

wda-2017-10-24-fj00000007389_002.jpg

工作人员放飞无人机。

这两年,随着无人机行业飞速发展,各种领域开始使用无人机来替代原来的一些工作。今年,名山区林业局森防站就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到森林病虫害监控防治中,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约了人力成本。新技术的运用,为森防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无人机作业查虫害

9月20日,名山蒙阳镇周坪村来了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在村里转悠了多时,选在一片稍微宽阔点的地块路边停了下来。一下车,他们就从后备箱里拿出了大大小小的几个箱子。

这些人带来的箱子中,装着各种各样的仪器。其中一个箱子里装着一架小小的无人机,引来围观人群的惊讶之声。几个好奇的小孩掩饰不住兴奋,凑上前去仔细看了起来。通过组装仪器和调试,准备工作很快完成。随后,其中一人将无人机高高举过头顶,做出投射准备,另一人拿着遥控器在一旁待命。“3、2、1”,随着倒计时口令的下达,举着无人机的人用力向前一送,无人机平稳升空。看见飞机起飞,一旁的小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

“你们到底是干啥的啊?”有村民忍不住问道。

“我们是区林业局的,通过无人机从空中了解树木病虫害的情况。”面对村民们好奇,名山区森防站站长宋玲向他们说出了来意。

“嗡嗡嗡……”无人机在空中来回盘旋,地面上,人们则聚集在电脑前聚精会神的观看,无人机的飞行路线在地图上清晰地显示出来。在空中飞行了40分钟后,无人机返航了,先是高度降低,随后只见机身上弹出了降落伞,无人机缓缓降落地面。

“这次飞行勘察了约10平方公里的面积。”宋玲说,这是自2016年底试飞后,名山区首次正式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到森防工作中,主要针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

高效准确助防治

10月16日,名山区森防站办公室,宋玲打开电脑中储存的一张图慢慢放大,地面上的植被情况一览无遗。“这就是9月20日无人机飞行的初步记录。”宋玲说,正式详细的结果还在进一步制作当中。

指着地图上标注了数字的红点,宋玲介绍说,每一个点都是一株枯萎了的马尾松树。随着图片放大倍率的进一步增加,红点变成了红圈,圈内能清晰见到发黄的树冠部分。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宋玲说,用无人机40分钟完成10平方公里勘察,换成传统的踩点作业,1人1天能完成300亩平整地块的勘察作业就算不错了。

在精准性上,无人机也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所谓站得高看得远,无人机在空中作业所能俯瞰的面积也将更宽,还不受地形限制,加之其安装的是高像素镜头,所有状况尽收眼底。

指着图上的一处,宋玲继续介绍传统勘察的劣势:“这里是一片小山,我们如果发现这里有虫害,想要直观地看到危害面积情况,就只能选择比这里更高的地势通过望远镜进行查看。如果周围没有更高的地方可供观察,就只能多跑几圈,各个不同角度反复观察,那就麻烦多了。”宋玲说。

自名山区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该区高度重视监控防治工作,名山区林业局森防站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病虫害防治。宋玲表示,在省森防站的指导下引进了无人机技术,将对进一步推进松材线虫病的防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名山区森防站雅安日报记者肖科

新闻推荐

党建引领强根基 脱贫致富为民生

参会人员现场参观康乐村,了解该村的基层党建工作康乐村党建文化墙马岭镇农民夜校名山区2017年基层党建第三次现场会在康乐村召开“这是我们刚修建完毕的苏式大礼堂,这是唐代摩崖石刻和明代观音...

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名山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