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 守护青山绿水 谱写“三农”发展新篇章
农旅融合让农村成为景区。
天全县南天新镇
青山绿水、白墙青瓦,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新房错落有致;宽敞整齐的道路两旁,林茶叠翠,亭台、小桥、流水,景色美极了。这是名山区万古乡红草新村的真实写照。
过去,这里的村民大多以茶为生,鲜叶买卖、茶叶加工,经济来源渠道相对单一。经过灾后恢复重建新村建设,不仅极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大多开起了茶家乐、火锅店、羊肉汤、观光自行车租车铺……随着茶旅融合、产村相融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生活日益红火。
五年来,历经“4·20”芦山强烈地震洗礼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雅安,在新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村改革等工作齐头并进,在富民增收的道路上迈出了铿锵有力的步伐。
面对下一个五年发展目标,雅安市“三农”工作者们早已整装待发,朝着“绿而美、绿变金”的特色发展道路加快前进。
新村美景
名山区万古乡红草新村
新村 让生活更美好
今年8月30日,省委农工委公布了2017“首届四川百强村”的名单。雅安市名山区中峰乡海棠村、汉源县九襄镇三强村、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村和石棉县安顺彝族乡安顺村从全省21个市(州)、177个县,近4万个村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首届四川百强村”称号。
“结合灾后恢复重建,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载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市委农工委主任李文峰说,五年来,雅安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汉源县九襄镇三强村的新村聚居点位于汉源县万亩花海核心区,紧邻花神广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依托“梨花生态旅游节”、“品果旅游节”等会节活动,三强新村打造了“春天是花园、夏天是林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庄园”四季农业景观公园,让游客“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沐阳”,吃有黄牛肉、住有乡村酒店、游有农业景观区、玩有水果采摘园、购有特产小超市。
入住新村的钱云淑在新村内开起了家庭餐馆,每到节假日游客多的时候,一家老小都要来帮忙。
从一名普通果农到如今的个体工商户,钱云淑说,是新村给了她发展的新机遇,也让她们一家对未来有了更多的规划和打算。
作为“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聚居点,三强新村占地面积19亩、安置农户21户92人。在新村规划上,当地政府以农旅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为方向,在进行住房重建的同时,积极配套建设附属旅游接待设施,着力将其打造成前庭后院、瓜果飘香的“花香农居”旅游接待村。
李文峰说,三强村新村聚居点是全市232个灾后重建新村聚居点中的一个缩影。经过灾后恢复重建,全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在产业发展、“一三互促”上效益明显,旅游接待成为新村重建户致富增收的新渠道,旅游产业正逐步成为新村的主导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20日,雅安市正式实施了《雅安市新村聚居点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科学进行新村聚居点建设与管理、新村聚居点自管委运行的风向标,《条例》的实施对于巩固提升“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成果,加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地的猕猴桃
游客在新村骑游
产业 促致富奔小康
农村发展,产业是关键。
五年来,雅安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1号文件精神,以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为总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坚定不移走“绿而美、绿变金”的特色发展道路,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持续壮大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五雅”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推进“3+N”特色产业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努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夯实农业底座支撑。
截至目前,“五雅”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了483.6万亩,较上年增加18.6万亩。其中,茶叶100万亩,水(干)果96万亩,中药材43万亩,林竹189万亩,蔬菜55.6万亩。
“按照省委提出的‘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要求,雅安在推进新村聚居点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还依托资源禀赋,强化对生态富民产业的规划和培育,建成了3条生态特色产业经济走廊。”李文峰说,在茶叶、果蔬、果药这3条生态特色产业经济走廊的基础上,雅安还启动了建设N条农旅融合、产村相融的精品小环线建设,最终形成了“3+N”生态特色产业经济走廊发展格局。
以生态果蔬产业经济走廊为例,该走廊的建设,将雅安市南部的荥经、汉源、石棉三个县134.33万亩大樱桃、红富士、花椒、黄果柑、蒜薹等特色水(干)果和蔬菜产业基地、现代农业园区、4A级旅游景区、幸福美丽新村等融合在一起。
在这条走廊上,石棉县安顺彝族乡新场村,在不断壮大核桃等传统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了高山枇杷产业,还有村民结合特色民族风情,办起了彝、藏风格的农家乐。
在这条走廊上,汉源县清溪镇顺利村也从过去单纯以大樱桃销售,变为体验销售、旅游接待等多元化发展。
“发展‘五雅\’特色产业和生态果蔬产业走廊的建设,让大家离致富奔康的目标更近了一步。”这不仅是顺利村村民李明洪个人的感受,更是所有因“五雅”特色产业发展和“3+N”生态特色产业经济走廊建设中受益者的心声。
名山区中峰乡海棠村民居
新村新生活
改革 为发展增动力
农业农村改革,是“三农”工作的重点和关键。
过去的五年,雅安市坚持以重建促改革,以改革活农村,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型经营体系构建、农村金融等七个方面改革,努力让农业农村活了起来。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
截至目前,全市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96.8万亩,确权登记完成率达90%以上;集体林确权颁证完成851万亩,确权率98.37%;全面完成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确权登记颁证。全市土地流转面积15.27万亩,集体林权流转122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成效显著。全市有家庭农场650家;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531家,同比新增671家,其中,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7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9家;共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2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总收入达68.05亿元,同比增长10.10%,带动32.2万户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
今年8月31日,雅安市召开了全市农业农村改革工作推进会,对当前全市农业农村改革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
李文峰说,随着新一轮农业农村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农业农村的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李文峰介绍,加快推进农村“多权同确”,引导土地规范流转,构建完善的产权交易体系,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等的扶持力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建立集农技指导、信用评价、质量监测、法律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发展经营性服务实体,推动供销社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探索金融支农创新,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完善农业政策保险体系,帮助各县(区)农业特色优势企业和产品通过“互联网+产品+金融”转型升级。这就是雅安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的重点工作。
归根结底,农业农村改革,就是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未来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过去的五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显著,多项亮点工作获得省上甚至国家的表彰奖励:
新农村建设创新“自管委”模式,受到中组部和省委领导肯定;雅安市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芦山县被评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名山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区);雨城区被省政府评为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宝兴县被命名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汉源县被省委评为县域经济农产品主产区发展先进县(区)……
面对未来,雅安市的“三农”工作者早已撸起了袖子,将以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为总揽,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脱贫攻坚为底线,以农民增收致富奔康为目标,突出安全、高效、绿色(有机),持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农业品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农业底座支撑,积极推进“四好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雅安日报记者 李春蓉 图片由市委农工委提供
新闻推荐
督察组检查名山区城东乡五里村一供餐点为切实贯彻落实市委第36次常委会、市政府第17次常务会“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的精神,深入推进雅安市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9...
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名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