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博会上 农产品加工招式多

四川农村日报 2021-09-18 00:57 大字

用来制作自热米饭的生态稻米。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

在第十八届西博会展场,各类特色农产品让人大开眼界。9 月 17 日,记者发现中药、水果、粮食这些普普通通的农产品被赋予加工的元素,既让人眼前一亮,又大大提高了附加值。

制茶制面蒲公英赢得好身价

很难想象,过去在山野田间随处可见、毫不起眼的蒲公英,经芦山一家公司妙手加工,就成了富有特色的蒲公英茶、蒲公英面,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旅游产品。

“芦山是适合康养的地方,而且中药材产业很成气候。2018年,我们就采用当地野生蒲公英来试制蒲公英茶、蒲公英面。”芦山大康中药材有限公司股东李红梅说,“成功之后,公司在芦山县龙门古镇种植了1000多亩蒲公英,全用来搞加工或者做药膳。”

李红梅介绍,蒲公英自开春后即可开采,一年可采5 茬,每亩鲜叶年产量可达6000-7500 斤。公司将春季采摘的鲜叶用于制茶,其余季节采摘的用于制面。蒲公英茶特级可卖 238 元/斤、一级可卖 128 元/斤,蒲公英面可卖 6.5 元/斤。由于蒲公英面系全部采用鲜叶榨汁和面加工而成,不加一滴水、采用自然晾晒,因而非常俏销,往往要提前 1个月预订。

据了解,蒲公英茶、蒲公英面具有消炎、抗病毒等功效,自上市以来就成了芦山的特色旅游产品,利润可观。公司往往只将65%的鲜叶制作茶和面,其余35%的鲜叶则开发成药膳菜品供应当地,从而形成蒲公英的系列产业链。

加工饮料仙人掌果不愁卖

泸定县此次特意带来新开发的仙人掌果饮料参展,引发了参观者的好奇,都争相一尝仙人掌果的味道,1天多时间就卖出了1000余瓶。

“泸定县在兴隆、冷碛、德威等乡镇种植有1万亩仙人掌,亩产鲜果可达几千斤,种植10多年来,果农一直卖的是鲜果。”蒲江援藏干部、泸定县经信局电商中心副主任张锐说,“但鲜果刺多、难剥、不易保存,极大地制约了产品的销路。”

张锐介绍,去年一家公司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受到启发,利用仙人掌果原浆开发出了罐装的仙人掌果功能性饮料,今年7月又开发出塑料瓶装的。1罐(瓶)300毫升的仙人掌果饮料,加入了原浆、纯净水以及其他辅料,卖到了8元/罐(瓶)。仙人掌果饮料具有清热等功效,而且还有与荔枝相似的味道,除销售成都外,还销到了浙江、广东。

据了解,仙人掌的鲜果产地售价仅1.3元斤左右,仙人掌果饮料大大地提高了鲜果的附加值。通过加工仙人掌果饮料,大大缓解了鲜销压力,特别是解决了鲜果在销售尾期熟透不易贮存的棘手问题。

生态稻米“自热”一盘增效益

仅仅两年时间,资中县家庭农场主葛小君就完成了从单纯发展种养业到“种养+加工”联袂发展的转变,他的主打加工产品就是生态稻虾自热米,此次参展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原来在资中,发展了2000多亩稻虾产业,利用稻田养殖龙虾,再种不施肥、不打药的生态水稻。”9 月 17日,葛小君告诉记者,“尽管,1斤生态的谷子卖到了3元多,但产量太少,亩产仅600斤。”

葛小君并不满意,何不利用自己的生态水稻搞加工?于是,葛小君在两年前与人合伙成立了公司,利用农场的生态稻并在外收购一部分,加工成富有特色的生态稻虾自热米,很快就有了成型的产品,并在市场一炮打响。

葛小君说:“我们开发了笋尖牛肉等多种风味的生态稻虾自热饭,吃起来更香,加工过程中还脱了一定的淀粉和糖分,通过线上、明星直播平台等渠道销售,卖到了15-20元/盒。而1盒自热饭的原料仅一二两生态稻虾米、菜包、发热包、发热水等,其效益比单纯卖稻谷提高了几倍!”

新闻推荐

昔日大禹治水处 古道渡口焕新颜

车出雅安城沿国道318线向天全方向行驶,不足20分钟便进入一处飞岩峡谷,人们自古将这一峡谷雄关称作飞仙关。飞仙关前的...

芦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芦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