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旗帜 亮身份 筑牢护卫群众的钢铁堡垒

雅安日报 2020-08-14 07:45 大字

近日,雅安市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滑坡、泥石流、洪水、内涝等灾害严重。

面对严峻的防汛救灾任务,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迅速进入实战状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坚决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

党员站出来党旗飘起来

7日以来,雨城区连续遭受强降雨,城市内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不断,特别是11日凌晨3时,雨城区强降暴雨,造成八步镇八步村6组山洪暴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损害。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得知八步村受灾后,80岁的老党员马乐英坐不住了。因为年岁已高,参与抢险救灾不现实,老人决定捐款尽一些绵薄之力。12日一大早,马乐英独自乘车来到八步村,悄然找到村上工作人员,从包里拿出2000元现金,表示要捐赠给村里的受灾群众。

“困难是暂时的,要有信心,希望他们正确面对、积极生活,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一定能越来越好!”临走之前,老人指了指胸前的党徽表示,作为一名有着46年党龄的老党员,能在群众有困难之际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党员的光荣。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八步村临时党总支书记李正林,冲锋在抢险一线,自家的房屋被冲毁,父亲被救出,母亲截至目前仍失联;雨城区碧峰峡镇永兴村预备党员李华强带病冒雨将同村两户屋后有滑坡迹象的人家紧急转移至安全处;八步镇枫木村村委会副主任李明庆冒着塌方危险抢救出石龙村70岁老人田朝贵……广大基层党员用血肉之躯,为抗洪抢险筑就了一道道钢铁防线。

党员站出来、党旗飘起来。11日凌晨,险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基层党员闻“汛”而动、火速集结,成立党员抢险突击队,冲锋在防汛抢险一线。雨城区多营镇党员抢险突击队在雅康高速挡墙冲毁、藏茶村路段塌方等险点通宵抢险作战,凌晨5时成功对殷家村一名受伤人员进行紧急转移和施救;河北街道红星村村“两委”干部,面对陇西河水位持续上涨险情,彻夜未眠,挨家挨户叫门,安全撤离30余户农户;碧峰峡镇14个基层党支部的300余名党员干部和党员志愿者,连续10小时投入到防汛抢险中……

“面对突发汛情,全区各级党组织迅速行动起来,科学指挥、调度有序,组织协调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参与防汛救灾。关键时刻,就得让党员站出来,让党旗飘起来。”雨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用担当实干构筑“红色堤坝”

8月11日凌晨,一场暴雨突袭芦山,汛情告急!

汛情就是号角,灾情就是命令。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芦山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下沉到形势最严峻、任务最艰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用担当实干构筑起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红色堤坝”。

“痛也要忍着!”芦山县水利局的胡博是一名党员,险情发生后,他及时带队支援芦山县龙门镇王家村,为抢救受伤群众,赤脚抬着担架在淤泥中行走,致使脚部划伤。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负重前行,安全将伤员转移到安置点。

实际上,除了胡博,在抗洪抢险第一线,还能见到许多党员的面孔。芦山县芦阳街道城西社区党员潘跃芳在雷雨中持续奋战7个小时,徒步3万余步,同党员突击队一起转移群众75人,抢通道路2条,排查隐患8处;芦山县住建局党员王心,来回奔赴城区各路段及各物业小区,进行全面巡查排险,协助转运沙袋300余袋,转移车辆50余辆,当好群众安全的“守门人”……面对灾情,广大党员主动请缨、带头冲锋,越是艰难越向前,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带给群众。

面对困难,积极应对,党组织堡垒必将在防汛救灾中更加坚固。汛情发生后,芦山县各级党组织全线出动,灾情发生在哪里,就把堡垒筑在哪里、战斗打响在哪里。

芦山县委组织部发出党员“集结令”——《关于动员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投身防汛救灾工作的通知》,组建党员突击队112支,奔赴受灾一线,把鲜红的党旗插到抗洪救灾最前沿:芦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支部动员职工300余人,调度机具26台,清理要道淤泥500立方米;芦山县公安局机关党委出动车辆100余台次,排查安全隐患21处,实施交通管制8处,救援群众323人;芦山县卫生健康局机关党委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14支,紧急出诊74人,防疫消杀45880平方米。

当前,雅安市仍值主汛期,大考仍在继续,大战正在进行。在汛情面前,雅安党员干部毫不退缩,树旗帜、亮身份、作表率,用忠诚与担当建起了护卫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钢铁堡垒。可以坚信,只要树牢全市一盘棋思想,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压实责任、勇于担当,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打赢抗洪救灾这场硬仗,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夺取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的全面胜利。

本报记者张雨蝶

新闻推荐

开展接处警模拟演练 提升执法规范

近日,芦山县公安局清仁派出所组织开展接处警模拟演练活动。演练严格按照接处警工作规范,通过设定多种警情,重点演练“11...

芦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芦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