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动植物基因库”之绿尾虹雉

雅安日报 2019-03-13 08:50 大字

绿尾虹雉

绿尾虹雉是一种大型鸟类,体长约70-80厘米,体重约3600克。常成对或小群活动,冬季有时也集成8-9只至10余只的较大群体。白天活动,喜欢出没于山脊地带,晚上栖于稠密的灌丛间或树的低枝上。春夏季,雄鸟常在破晓时站在靠近山顶的突出岩石上鸣叫,叫声雅致、婉转、连绵不断、富于变化。雌鸟有时发出同样叫声,在浓雾弥漫的群山间传得很远。

如同大多数鸟类一样,绿尾虹雉雄鸟具有鲜艳夺目的羽毛,前额和鼻孔下缘羽簇黑色,眼前的裸出部为天蓝色;头顶和脸的下部及耳羽金属绿色;从头顶后部耸起短的冠羽覆盖在颈项上,为青铜色;后颈、颈侧和上背红铜色;上体紫铜色或绿铜色,下背和腰白色;下体黑色;尾蓝绿色。而雌鸟则上体深栗色,下背和腰白色,下体褐灰色,尾暗褐色。

绿尾虹雉是典型的植食性鸟类,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和浆果等为食。它们在高海拔的高山草甸和灌丛中靠挖掘植物的根、地下茎、球茎等地下部分为食,用强大的嘴挖掘块根和啄食,为适应这种生活,绿尾虹雉进化出呈钩形粗壮有力的喙。

据市鸟类保护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绿尾虹雉是极为稀少的种类,为中国特有鸟种。雅安为该种鸟类的核心区也是该鸟发现地。绿尾虹雉主要分布在雅安市芦山、天全和宝兴境内,密度在每公顷0.01-0.1只之间,而其分布的边缘地区数量更少,甘肃境内不超过200只,西藏境内则不足100只。

1989年,绿尾虹雉被列入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996年列入中国濒危动物,1997年,作为濒危动物列入《华盛顿公约》;2013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雅安日报记者鲁妮娜整理

新闻推荐

复员老兵刘长生义务护路二十载年过半百再创业

□记者李玲他是一名有着38年党龄的老兵,把青春献给了军营,复员返乡后义务修路、护路20多年,年过半百再次创业,带领乡亲致富奔...

芦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芦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