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家庭文明之花 筑文明城市之基

雅安日报 2019-02-10 09:07 大字

“最美家庭”颁奖仪式

颁发奖状

董世权(左)和他帮助的孩子在一起

魏华刚获奖后发言

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教,弘扬好家风……雅安市正积极推进新时代家庭文明工作,让文明家庭涵养城市文明。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座城市由无数小家庭组成,每个人都希望把自己的小家打造成温馨、舒适的“安乐窝”。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大家庭,小家,大家,都是家,雅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从每一个家庭开始。

2018年,雅安市广泛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寻找“最美家庭”等一系列工作,让核心价值观深入每个家庭,为构筑幸福的大家庭,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而今,文明一词仿佛是一块磁石,正深深地吸引雅安每个人崇德向善,用行动引领文明风尚,铸就城市精魂。

选树身边先进典型

“文明家庭”层出不穷

日前,第二届雅安市“文明家庭”评选新鲜出炉。雅安市爱心联盟创始人董世权榜上有名。

“这次能入选‘文明家庭’,对我来说是一种惊喜,对于我们全家来说是一种自豪,我是一个普通人,我做得还远远不够。”1月16日,面对采访,董世权难掩内心激动。

已到古稀之年的董世权有着一颗柔软的心。多年来,他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

董世权与公益事业的缘分,缘起于他接触网络后不久的2008年。

2008年汶川地震后,已经是几大网络社区版主的董世权,决定利用自己的网络平台和文字,记录一些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也有需要帮助的人。

“除了记录,我还能做些什么?”董世权不停地在问自己。

“帮助他们,也是成全自己。成全了自己的爱心,也成全了自己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也应当更加快乐,更加有趣。”这是董世权公益事业的初心,十年时间过去了,从未改变。

公益并非“乌托邦”式的理想,它离不开物质的支持。作为普通的退休老人,董世权和他的公益伙伴们也有捉襟见肘的时候。

2014年,在雨城区碧峰峡镇后盐村小学,孩子们由于上学路途遥远,午餐问题一直困扰着家长和老师们。董世权和伙伴们想帮助孩子们解决午餐的问题,可20多个孩子每日的餐费,却让大家有些难以承受。

“当时的确感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回想当时,董世权依然很感慨。后来,经过多方对接,来自上海的一家福利基金会,为孩子们解决了免费午餐的问题,而这一次的经历,也让大家有了更多的思考。

“直到现在,我们团队活动时产生的费用,都还需要大家AA制来平摊。有时看见被帮助的人生活困难,我们还会现场举行捐款。时间长了,确实有些难以为继。”董世权说。摆在董世权和公益伙伴们面前的,是两个选择:到底是仅凭己力尽力而为,还是寻求更多支持,科学规划,全力而动?

答案是后者。2015年,雅安市爱心联盟正式成立,除了公益的初心没变,董世权和伙伴们有了更科学、更系统的专业公益团队。他们能通过团队不断成长的影响力,吸引到更多的社会支持,从而帮助到更多人。

目前,雅安市爱心联盟已经成长为一支拥有成员150余人的公益团队,作为其中一员,董世权依然活跃在公益第一线上。

董世权的真情付出打动了许多人,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他的家人,他们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支持到支持。

“其实,我是个不称职的丈夫、不称职的父亲。因为事情实在太多了,很少关心自己的家庭,很少关爱妻子和儿子,但他们的理解与支持让我很欣慰。”董世权笑着说道。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重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第一个台阶。”这是董世权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的努力方向。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我的家庭只是众多家庭的一个,却是一个有爱的家庭。今后,我会将公益之路走到底,也要把爱心和公益的家风传承下去。”董世权坦言,家庭文明在城市文明创建中的作用非常大,他认为自从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很多市民都加入其中,以家庭文明涵养城市文明、支撑城市文明、创建城市文明。这种氛围又带动更多家庭和谐,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近年来,雅安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崇德向善、事迹感人、影响广泛的“文明家庭”,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为深入开展典型宣传和道德实践活动,雅安市在抓好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等宣传阵地的基础上,以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雅安好人、“文明家庭”推选活动为契机,做到推荐评选与学习宣传同步进行,广泛宣传各级各类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致敬模范的良好氛围。

慢慢地,文明逐渐内化为城市发展的基因,外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从个人到群体,从群体到品牌,争创“文明家庭”在雅安正愈来愈突出并引人注目,做文明人、颂文明人、传文明之风也日渐浓郁,卓有成效的精神文明建设正成为推动雅安城市前行的强大动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据市精神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雅安市将一如既往做好“文明家庭”培育活动,从市、区、乡镇、社区多个层面挖掘典型,创新活动载体,弘扬家庭美德,让文明好家风带来更多好人模范,为文明城市创建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文明扎根一座城

“最美”遍城润泽人心

“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立志成为一根蜡烛。读书,是为我们更好地做人、做事服务的。我们努力燃烧自己,为的是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发出最亮的光芒。每天傍晚,我都会与妻儿一起阅读,还会进行热烈的讨论。我们一家发扬着读书和勤俭的良好家风,用勤俭创造幸福,以书香温馨家庭……”

2018年秋,在四川省“最美家庭”事迹巡讲会雅安站活动现场,2018年全国“最美家庭”获奖代表魏华刚(雅安人)向与会者分享自己经营家庭的心得。

一个“最美家庭”是一个故事;十个“最美家庭”,是一种力量;成千上万个“最美家庭”,铸就起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围绕“家庭”主阵地,2018年,市妇联以“传好家训,扬好家风,创文明家庭”为重点,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广泛发动家庭在原有基础上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等内容,深刻挖掘“最美人物”“最美家庭”“最美家风”,在全市营造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广泛传播家庭美德的舆论氛围,让家庭文明建设深入人心,用全方位的家庭视角展示雅安城市的“最美家庭”形象,推动了文明和谐家庭新风尚的形成。

芦山县双石镇双河村黄正良家庭,是2018年雅安“最美家庭”之一。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五美乡村的创建,农村条件越来越好,“营造舒适环境,享受健康生活”的理念也在农民心中悄然兴起,黄正良家庭便是洁净环保的典范。

2010年黄正良担任村文书至今一直倡导“绿色洁美”理念。不仅长期保持自家环境干净整洁,还义务打扫本组的一条公路。他说,“家是每个人心灵的港湾,累了倦了你就想回家。所以每个人都该有一个清洁美丽的家园。”

在日常的生活中,黄正良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非常注意卫生,养成健康清洁的生活习惯。平日里,他每天都会把自家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自家周围土地上的杂草清理干净。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这家人从来不乱丢乱堆垃圾,总是将垃圾进行袋装或桶装处理,然后倒进村里的垃圾箱里,不随处乱倒垃圾,保持生活环境整洁。

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也就不在路上乱扔脏物和废弃物了。

黄正良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他积极在邻居、亲友、村民间开展节能环保绿色宣传,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传递给周围的人,让大家争做节能环保的“绿色使者”。黄正良说,大家应该从生活点滴做起,希望他的行动能影响到更多的人,并参与进来。做到从思想上营造环保意识,共建美好家园。

让黄正良欣慰的是,村民环境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现在,村里已经不需要安排固定的保洁人员。因为村民均自觉养成了‘门前三包’的好习惯,主动维护全村的整洁环境。”让黄正良开心,还有家家户户在庭院内打造的各具特色的盆景,这已成为村内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黄正良一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参与和宣传环保理念,让绿色走进家庭,用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环保。

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是实践的好榜样。

历时三个月,百户家庭报名参与,超过十万张投票……这是已举办到第四届的全市寻找“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呈现的数字。这些数字,既是每一位家庭成员对“最美家庭”的无限向往,也展现出每一个家庭所蕴含的巨大正能量。自2014年开始,雅安市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四届,涌现出魏华刚、骆天强、杨汉芳、赵学翠等一批全国“最美家庭”代表,不仅让雅安的美具体而生动、鲜活而具有生命力,也在社会上树立了“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典范。

在敬佩、感动之余,一个个“最美家庭”正走进千家万户,深入百姓心中,激励更多家庭学最美、做最美。市妇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寻找“最美家庭”活动通过发现、树立身边的“最美家庭”典型,用榜样力量引领妇女群众和家庭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以好家风助推好社风、好政风。

都说家是温暖的港湾,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也能带给每个人无穷的力量去拼搏奋斗。近年来,雅安市加大对各种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的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传播到千家万户,一个个身边的真实故事感染着更多人,让更多家庭以文明家庭为榜样,从中学习让家庭文明的力量,凝聚起家庭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构筑起雅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德风尚新高地!

积水成渊,聚沙成塔。一个个家庭的和谐幸福,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而今雅安市广大干部群众正积极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雅安精神”,让家庭文明之花开遍雅安每个角落,让“文明之城”成为雅安最靓丽的名片,有力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雅安日报记者石雨川

新闻推荐

叙乡情 话未来 谋发展

企业家代表们参观中恒天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农历腊月二十六,雅安已经被浓厚的春节气氛所包围,在这样一个充满年味的日子里...

芦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芦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