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 香溢雅州
雅安日报讯 今年以来,雅安市按照中央、省文明办的安排部署,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各县区和市级各部门单位认真组织,积极发动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推荐产生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好人典型,在2018年第二季度中,雅安市五名“身边好人”被评为“四川好人”,在全市形成了“学好人、做好事”的浓郁社会氛围。通过讲述这五位好人的事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崇高的精神,形成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社会道德主流风尚。
诚实守信
以诚立本致富思源回报社会
——记2018年度“四川好人”获得者全启贵
全启贵,男,雅安星艺装饰有限公司总经理,2018年4月获得四川好人诚实守信好人称号。
这名从江西来的企业家,经历了雅安两次灾后重建,承诺并采取终身保修的形式为客户房屋质量保驾护航;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带领自己的团队义务为受灾住户加固修缮房屋、排查隐患,来雅近十年资助受灾学生,直到大学毕业。
来雅近十年,这名土生土长的江西人,口音中不自觉地夹杂起了雅安话,对此他颇感自豪,认为雅安也接纳了他。
诚信经营获得大家认可
2009年,全启贵来雅考察时发现雅安家装行业相对滞后,受到“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人们对高品质、有保障的家装充满期待;但一个矛盾的现实摆在眼前——此前,好几家外来装饰公司,在地震过后,纷纷撤出了雅安,造成了消费者对外来装饰公司不信任的局面。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全启贵看来,信任是相互的,只要用心经营,诚信服务,他相信能得到雅安消费者的认可。
随着灾后重建的步伐,雅安经济加速发展,新楼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家装行业迎来了春天,全启贵带着自己的家装团队,以过硬的质量、高品质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迅速打开了雅安的家装市场,星艺的名气在消费者之间口口相传。
正当企业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来袭,地震波及雅安全市六县两区。
党委、政府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居民住宅整体进行了排危加固,但涉及私家内部装修部分,则需要自行对其检测。
“震后首先想到请星艺来检查一下,但又担心他们不承担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星艺客户陈先生说。
然而陈先生的这份担心是多余的,地震过后,全启贵立刻在公司启动了排危加固方案,他和员工一起,从档案室拿出四年来的客户档案,逐一进行电话联系,预约排危检查时间,对于电话变更后,联系不上的客户,则由工作人员登门拜访;并且按照装修时签订的售后保障服务合同,免费维修震裂的墙面,检修更换水电等隐蔽工程项目。
不少同行劝说全启贵,他这样的举动风险极大。一来,“4·20”芦山强烈地震震中就在雅安芦山,震级高达7级,对建筑物破坏程度不可估量,客户家中的装修装饰多少会有损坏,而不明道理的客户很有可能把家装损坏归结到装饰公司的质量问题上;二来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本属于可免责范围,他却要自行承担整修费用,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曾经许诺过客户的承诺,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也要完成。”全启贵表示,一方面他对自己团队的家装施工充满信心;一方面,诚信是一个企业立足的根本,承诺的事就一定做到。
不仅是帮公司的客户免费维修震裂的墙面,隐蔽的水电工程项目,全启贵还带着自己的团队义务为雅安市老旧小区的老年人检查维修墙面、水电;前往地震重灾区为农村困难户免费加固房屋。
顺应时代的需求,全启贵将星艺的家装合同逐步改为了水、电等家装隐蔽工程终身保修,对于以往的老客户,他也统统执行现行终身保修标准,这给客户吃下了定心丸。
今年是“4·20”芦山强烈地震第五年,雅安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老城区并进发展,新生楼盘鳞次栉比,几乎每一个楼盘都有全启贵的客户,位于城区熊猫大道上的星艺装饰工程公司,每天都是客户满堂。
在全启贵的带领下,最近五年,雅安星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获得了不少荣誉,获得消费质量报颁发的《质量诚信典范企业》,雅安市消费者协会授予的“诚信单位”……而客户送来的锦旗挂满了公司陈列室。
“客户的信任就是对我最大的奖励。”全启贵说,自己的服务好不好,消费者来评分。
回馈社会成为公益达人
全启贵不仅是一位诚信的企业家,同时也是一名讲诚信的公益达人。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全启贵立刻购买了矿泉水、帐篷、棉被等救援物资,接到社会救援可进入灾区的通知后,他连夜动身,将救援物资运送到地震重灾区。
而因为地震,他的爱心又与助学结缘。
雅安星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是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设计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全启贵从学生口中得知,有同学因为地震导致家庭背负沉重经济负担,无力支持大学学业,于是在2014年春季入学之时,他与四川农业大学学生处联系,与该校5名家庭受灾严重的学生签订协议,资助他们每年全额缴纳学费,直到毕业。
曾经这些刚入校的学生,如今已顺利毕业走向社会,拥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学生任思就是当年受到资助的学生之一,如今她在设计师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少成绩。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她还不时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她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将爱心传递。
“青年学子懂感恩,让我倍感欣慰。”全启贵表示,经济上的支持只是一时的,但孩子们懂得感恩社会,对生活充满希望,让公益更有意义。
如今全启贵的助学之路越走越远,不仅仅是资助大学生,他从雨城区关工委处了解到有几名中小学生家庭困难,经过实地走访后,他主动承担起孩子们的学费、生活费,并承诺资助孩子们到大学毕业。
“贫困中小学生看到一个,就帮一个。”全启贵说,青少年没有文化走向社会,将带来不少隐患,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些困难的家庭,困难的孩子,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是农民的儿子,父母没有太多的文化,但一直教育子女,只有诚实地对待土地,土地上的收成才不会欺骗你;做人要宽厚大度,诚实本分。”全启贵将“厚德载物,诚信天下”这句格言挂在办公室醒目的位置,时刻提醒着自己。
雅安日报记者杨瑞
见义勇为
三人齐心冰水中勇救孩童
——记2018年度“四川好人”获得者李开明、黄加元、王守林
2018年1月27日下午2点左右,名山区百丈镇凉江村百丈湖畔,一小男孩不慎跌入湖中;在百丈湖大坝从事保洁公益岗位的李开明、黄加元与骑摩托车路过的王守林齐心协力,帮助小男孩脱离危险。李开明、黄加元、王守林2018年5月获得四川好人见义勇为称号。
紧急:小男孩跌落湖中
波光粼粼的百丈湖,是当地人以及外来游客的休闲好去处;然而危险在不经意间发生了。
“当时听见有人在喊,小孩落水了,然后我停下车,往后扭头,看见小孩在水里正在挣扎,一看这个情况特别紧急,我停好摩托车就往湖边跑,因为自身水性不好,不敢贸然跳水,就匍匐在大堤上,把手向湖中的小男孩伸了过去。”王守林介绍。现在王守林想起当时状况还心有余悸。
王守林是名山区中峰乡一颗印村三组村民,当天下午他正骑摩托车赶往工地做工;车行至百丈湖段,考虑到玩耍的行人多,他放慢了车速,而这时,恰好听见人们的呼救声。
他本能地将摩托车停下来,向着呼救声跑去。此时他看到一个小男孩在湖面挣扎。
原来,一名小男孩因吹泡泡的溶液用完,便翻过百丈湖大坝护栏去湖里兑水,在翻越护栏回到岸边的过程中脚底采空,不慎跌入湖水中。
与小男孩同行的都是不谙世事的幼童,见到同伴落水只有大声呼叫,而周边的老幼妇孺考虑到百丈湖电站蓄水,百丈湖湖水深不可测,也不敢贸然施救。
又正值冬季,寒风吹过,人们都不禁打起寒战,更不用说被水浸泡的孩子,满脸惊恐、使劲地啼哭。
暖心:三人齐心成功施救
第一眼看到水中的小男孩,王守林判断孩子距离自己不远,于是麻利地翻过护栏,果断地趴在堤坝上,将自己的右手向小男孩伸去,并鼓励小男孩不要害怕,叔叔把你拉上来。
此时,湖面起风了,水波随着寒风方向荡漾,小男孩的手刚刚触碰到王守林的手,就被波浪掀开。更为糟糕的是,孩子身上的棉衣吸饱了水,拖着小男孩的身躯一点一点地往下沉,而小男孩因为惊恐在水中挣扎,下沉的速度更加迅速。
“大家都说百丈湖水深,具体深度不太清楚,鉴于自己的水性,也不敢贸然跳入湖中。”王守林说。
就在这时,他看见了不远处正在为湖面做保洁的黄加元和李开明,连忙招呼他们拿上长竹竿等工具一起帮助小男孩上岸。
为了缩短与水中小男孩的距离,王守林、黄加元、李开明三人手拉手,连起了人形绳索,李开明站在最前面,一只脚已经顺着大坝,踏进了水中;王守林、黄加元二人将他紧紧地拉住,紧接着李开明小心翼翼地将带钩的长竹竿伸向湖中的孩子。
说时迟,那时快。李开明眼疾手快地钩住了孩子的外套帽子,并将竹竿交给了后面的黄加元使劲向岸边拉扯。
孩子渐渐靠近湖面,然而李开明判断,水波的阻力很有可能导致竹钩与孩子脱开。
“我一直在清理湖面,知道湖水每个区域的大体深度。”李开明说。
于是,他将竹竿交给王守林、黄加元二人,并吩咐他们二人把竹竿拿稳,随即毫不犹豫地向着水中孩子走去,将小男孩抱至岸边。
经过三人十余分钟的奋力施救,终于将小男孩救上岸来;好在此时孩子还未发生溺水,神智清醒,却是在寒风水中喝饱了湖水,也有咳嗽的现象。王守林为孩子拍背、不停地与小男孩交流,确保小男孩生命体征正常;此时已有路过的村民帮忙拨打110和120。
王守林见小孩脱离危险,便骑上摩托车悄悄离开,并没留下姓名,后来还是小孩父母多方打听才知道他是中峰乡一颗印村三组村民,他勇救落水孩童也不是第一次,早在十几年前,他就救起过一个落水的小孩,如今这个被救的孩子已经年满18岁。
而黄加元、李开明都是年过六旬的老人,在百丈湖从事保洁公益岗位,黄加元是退伍二级残疾军人。
当问及三人向孩子施救时的想法,三人都表示只是一件小事不足挂齿,遇见了本能地想去把孩子救上岸,并没有过多的顾虑。
“感谢好心人的伸手相助,不然娃娃性命难保。”事后小男孩的家长说道。
为了表示感谢,小男孩的家长带着孩子逐一登门道谢,并教育孩子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安全,长大以后还要向好人学习,做勇敢的人,乐于助人的人。
雅安日报记者杨瑞
敬业奉献
不忘初心扎实扶贫带领群众摘“贫”帽
——记2018年度“四川好人”获得者高小松
高小松,男,31岁,中共党员,雅安市荥经县烈士乡武装部长、副乡长,烈士村第一书记。2018年7月,高小松获四川好人敬业奉献好人称号。
履职以来,他始终牢记组织赋予“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在深入摸排掌握村情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贫困村产业提升、补齐贫困户脱贫短板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扶工作中,工作深受群众认可。
牢记使命探索脱贫致富路
初到贫困村,高小松始终牢记组织重托,融入群众,深调研、挖穷根,明确发展思路,切实推进“茶叶+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兢兢业业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烈士村实际的扶贫工作新路子。
烈士村位于荥经县中高山区,地方偏远、信息不畅、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经营方式滞后,农民增收致富难度大。刚刚担任第一书记的头几天,高小松便走遍了全村14户贫困户,访贫因、挖穷根。
“贫困村要脱贫,关键是要改变当地群众的精神面貌,培育适合当地的主导产业,解决内生动力。”经过不断走访,高小松意识到烈士村的问题所在。于是,高小松提出了“建基地、强组织、亮新村”的工作思路,以“四个抓手”落实脱贫工作,切实推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烈士村实际的扶贫工作新路子。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高小松出身农民家庭,从小在农村艰苦的环境中长大,让他深知农民之艰辛。正是因为有了为民情怀,他才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烈士村脱贫攻坚工作中。
烈士村一组的黄明琼夫妻年近半百,唯一的女儿陈雪初中刚毕业就外出打工,夫妻两人因身患疾病,只得在家相依为命。在灾后重建政策和县红十字会帮扶下,黄明琼家虽已建起了安置房,但因为家庭贫困,连简单的装修都无法开展,更不要说住新房了。
寒冬之际,周边群众家家户户都在热热闹闹杀年猪,而黄明琼夫妻仍蜷缩在破旧的房屋中。黄明琼一家贫困的现实让高小松感到心酸。
于是,他及时向工作组报告,向民政部门争取住房简装的经费,组织施工队伍把安置房简装出来;冒着结冰凌的道路,和村组干部一道为黄明琼家送去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衣服被褥。云散雪霁,他和帮扶干部随着阳光一道来到聚居点,让贫困户黄明琼一家如愿地搬进了新家。
这一件事,让高小松感触颇多,他认为,想要脱贫,就要鼓励贫困群众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现状,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给予贫困群众产业帮扶,引导他们发展特色产业,利用脚下的土地脱贫致富。
心系群众帮助百姓摘“贫”帽
家住烈士村6组的贫困户刘金福身有残疾,家中妻子患有高血压需要常年吃药看病,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也成为一笔巨大的开支,入不敷出的生活状态,让这个家庭难以负荷。但是刘金福身残志坚,他想要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创造幸福生活。他想要通过扩大重楼种植规模,增加收入,从而摘掉“贫”帽。
高小松知道了刘金福的情况后,立即找到他,说:“村里有一笔产业帮扶周转资金,专款用于贫困群众借款发展产业和贫困村集体经济培育。”听到这个消息后,刘金福仿佛看到了脱贫的曙光。于是,他抓住机会,在产业扶持政策的支持下,种植了茶叶和重楼,同时,又获得了公益性岗位,家庭的收入也开始增加,孩子上学、妻子看病的钱也有了着落,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刘金福的脱贫故事,只是烈士村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高小松到烈士村任职已2年多,原本落后闭塞的小山村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他坚持扶贫必先扶志,带动贫困村群众增强发展的主动性,带领村民交出一张靓丽扶贫单,翻开烈士村脱贫攻坚新篇章。
“第一书记”是联系贫困群众、帮扶部门、驻村工作组、村“两委”和乡党委政府的重要环节,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事情急材料多任务重。为完成工作,经常加班加点,白天进村入户走访调研,晚上接着做台账记录、写文字材料,工作日做不完的工作,节假日、休息日接着做,不知不觉中,高小松成了最忙碌的人。
雅安日报记者郑旸
新闻推荐
芦山联社工作人员为群众讲解金融知识雅安日报讯为持续推动金融消费者教育和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引导广大金融消费者弘扬...
芦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芦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