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个日夜,他与全县干部群众并肩战斗 始终冲在芦山重建第一线

四川日报 2018-07-15 08:38 大字
名片

周建华

雅安市芦山县委副书记、县长

7月5日,雅安市芦山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建华接待完来芦山考察的客商后,又马不停蹄赶往产业集中区调研项目。“芦山踏上‘赶考\’新征程,正走在一条绿而美、绿变金的发展之路上。”周建华喜悦地说。

在周建华办公室的抽屉里,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记录下他参与芦山灾后重建的1000多个日夜,被他命名为《千日记》。2016年8月18日,芦山县召开“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结大会,周建华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标志着艰难困苦的3年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式完成。3年前,这里断壁残垣,万众关注;3年后,这里万象更新,脱胎换骨……”□本报记者吴亚飞游飞

责任担当

冲在重建工作第一线

2013年11月15日上午,雅安市委组织部送周建华到芦山报到,当天下午,芦山县人大常委会随即发布任命。“人事程序如此之快,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芦山重建工作的迫切。”周建华坦言。

“2013年12月1日,在工地蹲点、现场督查、轮番听相关负责人汇报……”《飞仙关蹲点拆迁工作》是周建华《千日记》的第一篇。此时,距他履新芦山仅十多天。飞仙关拆迁,也是周建华上任之初接下的第一个硬任务。飞仙关场镇地处交通要道,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移民搬迁等因素交织,征拆难度不小。“压力极大,睡不着觉。”周建华坦言。

那段时间,周建华每天带领工作人员同拆迁户拉家常、谈发展、宣传拆迁政策,让拆迁户逐步打消顾虑。凭着一股子干劲和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飞仙关97户征拆任务在短短20天时间完成。

任务刚结束,周建华又赶赴“下一站”——汉姜古城建设项目征拆。他搬起板凳在现场“坐”了两个月,每天直面群众、掌握情况、协调督办、破解难题,硬是用66天时间完成了汉姜古城项目涉及的800余户近10万平方米房屋拆迁、倒房工作,为后期工程顺利进场施工奠定了基础。

哪里工作进展缓慢,他就到哪里一线督战;哪里建设遇到问题,他就到哪里现场协调解决;哪里群众不理解配合,他就到哪里上门走访……全县373个灾后重建总规项目,个个都有周建华的身影。

务实作为

雷厉风行又平易近人

在芦山,干部和群众提起“周县长”时,有不同评价——干部眼中,他雷厉风行、不怕困难、要求严格、追根问底;群众眼中,他平易近人,看不到一丝“官气”。

在芦山县宝盛乡中坝村香樟坪山头,5000亩标准化茶园一望无际。而过去的宝盛乡,经济发展差、基础设施差,群众生产生活极不方便,积累了不少矛盾。2015年,在芦山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最艰巨时期,按照县委统一安排,周建华负责联系全县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贫困村之一——宝盛乡中坝村。

当时的中坝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2户,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矛盾多、困难大。周建华走村入户,把坝坝会开进村民家中,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后,因地制宜找准发展高山生态茶这一产业,还数次到省、市对接项目、争取资金,为中坝村打通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如今,中坝村高山生态茶发展到了1万亩,村民的钱袋子逐渐鼓了起来,今年截至目前,村集体收入已达20余万元。

民生情怀

莘莘学子牵挂在心

芦山县第二初级中学新校园于2014年11月开工建设,原计划于2016年9月建成投用。“开工时,上千名孩子已在板房教室学习生活了一年。能不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早一年让孩子们搬进去?”周建华心中沉重而焦急。

他把想法与学校捐建方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交流,对方起初对缩短工期情况下的质量保障抱有疑虑,认为难度太大。为此,他请专家反复论证,拿出可行方案,并邀请捐建方负责人到板房教室实地查看孩子们的学习环境,与捐建方项目负责人、技术专家反复沟通、商讨方案。周建华的锲而不舍最终打动了捐建方,双方达成一致。

此后,周建华每天到工地“打卡”。下雨天泥浆裹满裤腿,酷暑天晒脱了皮,帮助协调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困难。2015年9月,芦山县第二初级中学在秋季开学前顺利建成投用,开学当天,全校师生十分惊喜。

5年来,芦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周建华的这1000多个日日夜夜,与全县干部群众并肩战斗。在他的日记本中有这么一段话:“所有的这些经历,都深深感染了我,教育了我,考验了我,锻炼了我。大家赋予了我科学决策的智慧,给予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让我有使不完的干劲、累不垮的精神、干不厌的工作!”

新闻推荐

全国顶尖医疗专家走进雅安为民诊疗

今年5月12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医师协会牵头下,全国各地多家医院院长、专家联合发...

芦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芦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