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摆好新“龙门阵” 奔向小康生活

雅安日报 2017-10-23 17:14 大字

重建后的龙门古镇全景

龙门乡白伙新村一角

金秋10月,大地繁荣兴盛,群众安居乐业。

“国庆中秋双节,虽然天公不作美,天气有点冷,但游客依然络绎不绝,住宿生意不错!”10月17日,说起“十一”黄金周,位于芦山县龙门古镇核心区的“龙门方舟”经理刘泽斌笑容满面地说,“龙门方舟”30余个房间,节日期间入账几万元,能获得如此好收入,都是当地党委政府从重建之初就替群众着想,精心打造特色乡村旅游胜地的结果。

“4·20”芦山强烈地震,龙门是震中。灾后重建,龙门乡坚持“以生态为核心,以民生为归宿、以产业为支撑、以致富奔小康为目标”的思路,科学规划,高水准建设,短短4年多时间,昔日“站立的废墟”已经变身为今天的“农旅结合、镇村一体、产村相融”的4A级景区,形成了吸引人气、商气的“聚宝盆”,仅今年夏天,龙门古镇接待避暑游客上万人次。

新村变景区 魅力十足

“到我们这里来观看灾后重建成果,感受乡村风情的人比较多。”龙门乡青龙场村党支部副书记高国良说,龙门古镇成功打造成4A级景区,古镇核心区引人关注的亮点多。如惠民苑、青龙苑、白果苑、五福苑、龙书苑、四禧苑、栖凤苑等七大苑组成,房屋造型别致。同时,青龙场也建设成为集古镇特色、红色文化、茶马文化、田园景观、自然景观、生态体验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小镇,受不少外地游客青睐。

龙门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地震前,龙门乡政府所在地仅有一条3.5米宽、1.5公里左右长的狭窄道路,现在这里已经建成拥有五纵三横、里程5公里多的崭新街道,一栋栋既显古朴典雅又不失现代气息的特色民居和沿街商店,为龙门古镇增色添彩,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在龙门古镇核心区,造型别致的居民新区,新修的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农贸市场、信用社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在新村建设上,龙门乡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重点打造,亮点纷呈。在布局上,根据地理位置和区域特点,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坚持“小组团、院落式、街巷型”创新发展理念,按照“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以及“低楼层、紧凑型、地域风、微田园”的设计理念,以精品旅游古镇建设标准进行总体规划、布局和实施。

经过努力,当初的规划已经实现,美丽绽放。从王家新村到高家边新村再到白伙新村等各新村独具特色,实现了“园区变景区、新村变景点、田园变公园”的目标,为发展乡村旅游打牢了基础。

优化产业结构 拓展增收渠道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腰包里还得有票子(钱),发展才是硬道理。

为增加农民收入,龙门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想了许多办法——经过考察、调研,根据区域实际,制定出“调整产业布局、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这就是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促进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服务业,以优质猕猴桃、高山生态茶、高山生态蔬菜、珍稀林木、林下养殖五大特色种植养殖业为抓手,走农旅结合、种养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而今,龙门乡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银行+农户+互联网”的持续助农增收新模式,引进了盈安可士可、康源公司、鸿泰旅游公司、钱记鸡业4家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带动,推动产业成片规模化发展,全乡共发展有机绿色猕猴桃3000余亩、高山云雾茶2500余亩、大棚蔬菜800余亩、培育100多家农家乐、蛋鸡规模养殖达100万只、发展借鸡生蛋1000余户、打造建成了省级乡村休闲农业公园。

“我们还要打造以‘有机、生态、观光、旅游\’为主题的猕猴桃生态观光农业园。”龙门乡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农旅结合、种养循环、产村相融、致富奔康”的目标思路,该乡还将以县城至龙门沿线为重点,以新村聚居点为重要点位,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建设,大力发展猕猴桃、茶叶、特色果蔬等生态观光农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 成为增收“聚宝盆”

龙门乡以4A级景区为契机,招大引强,发展旅游产业,增加收入。该乡打造以新龙门客栈旅游综合体为主的旅游新业态,以“兴旅游、富乡亲、脱贫困、感党恩”为经营理念,由青龙场村灾后重建居民自主,成立了青龙苑旅游专业合作社,引进四川鸿泰旅游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居民”的经营模式,用好重建成果,发展民宿旅游,带动农户共同发展、共同致富,目前已有22户农户通过房屋租赁和业态等形式入社。

该公司进驻龙门乡,实现了“三增两缺两带”助农增收。新龙门客栈还大力发展“互联网+乡村旅游”,联合公益组织益游网共同打造“新龙门益栈微信公众号”等网络销售平台,采取“互联网+农合联社+主题旅游+民宿”的“1+3”模式,线上进行旅游特色展示、主题旅游发起、网络推广、下单等服务。目前,已有4家农合联社加入,差异化、抱团式发展。

龙门乡基础设施完善,交通道路四通八达,乡村旅游环线、青龙关大桥、德阳大桥等道路桥梁的建成,彻底改变龙门乡人出入只有一条路的历史;全乡38个新村聚居点就是38处耀眼的景点,随着旅游业兴起,许多村民依托重建新房开起了农家乐。如今,龙门乡搭上了成都两小时经济圈的“高铁”,成为川内“熊猫精品旅游小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甘孜、阿坝民族走廊上的明珠。2012年,龙门乡农民人均收入只有5612元,去年达到9605元,今年将突破万元大关。

雅安日报记者 彭加权

图片由龙门乡政府提供

新闻推荐

推动城市管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金秋时节,漫步在雨城街头,看雅州廊桥静卧在青衣江上,桥面在灯饰的点缀下显得更加妩媚动人。晨曦中,人们在西康码头、熊猫绿岛公园、女蜗广场,或慢跑、或步行、或打太极、或跳广场舞,尽情享受着舒适...

芦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芦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