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农家子弟跨界出圈 医生画家是这样炼成的

家庭生活报 2021-12-09 00:36 大字

▲李崇国画的虾和螃蟹已有过五六次大的风格转变,他依然在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陈健 在医学领域,他是三六三医院的体部伽玛刀专家,OUR(体部伽玛刀)全国临床培训基地“金牌讲师”;在书画领域,他是颇有建树的知名画家,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中国书画报等360余家媒体发表或展播,十余次被国家邮政部门制作为邮币卡全国发行。今年48岁的李崇国老师,这个生长在大渡河边的农家子弟如今已逆袭成为炙手可热的跨界专家。“一路走来也遇到过许多困难,在家人、老师和朋友们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重重困难,同时,那些过往对自己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近日,从李崇国老师娓娓道来的话语中,一幅颇具传奇色彩、跌宕起伏的人生画卷跃然展现在本报记者眼前……

一本字帖 让他爱上书法

李崇国出生在雅安市汉源县一个农民家庭,“家中共有九姊妹,我是老幺。”由于家里子女众多,为了生计,父母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劳作,父母的勤劳给他留下深深的记忆。

“除了父母,两个哥哥对我人生的影响极大。”李崇国深深记得,在他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李崇国和大他两岁的二哥一起做作业,这时,大哥从单位回家看到他和二哥写的作业,随口便表扬了李崇国一句,“说我写的字比二哥写得好,当时我心里乐滋滋的,心想一定把字写得更好。”后来,李崇国最小的姐姐不知从哪里带回来一本全国硬笔书法大赛的字帖,李崇国一见那本字帖就爱不释手,经常捧着那本字帖用手对着上面的字写,这事也对他后来喜欢上书法有了启蒙式的影响。

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李崇国走上医学的道路的过程颇有戏剧性。“医学方面我是报的第三个志愿,但是第一、二志愿当时没有收我。”回忆这段经历,李崇国淡淡一笑。

跨入校门后,给他们上语文课的老师叫曾雅樵,虽已年近六旬但精神矍铄并写得一手好字,只要看到他在黑板上书写漂亮的字,李崇国心中立刻就会涌起崇拜之情,这也更加坚定了他一定要写好字的信心和决心。在医学院校读书期间,李崇国雷打不动地坚持每天下午练习一个小时的硬笔书法。一次,他参加了学校的书法比赛并意外地获得了二等奖。“当班主任李晓萍老师告诉我获奖的消息时,那个高兴劲终生难忘。”

遇见爱情 初恋修成正果

从学校毕业后,李崇国来到了乐山市一家国企职工医院从事医务工作。离开家乡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他感到非常不适应,下班后他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寝室里画画,或是看看《读者》《奥秘》等一些杂志。“那时总觉得自己过的是苦行僧般的生活,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却是我人生极为重要的一段经历。”

“不过我还是挺幸运的,结识了单位几个喜欢书画的朋友。”他乡遇知音,性格内向的李崇国和几位画友在一起感到十分开心。在这几个朋友的影响和带动下,二十岁的李崇国开始学习国画。由于单位地处郊外,他买宣纸和画画的参考书都需要骑车几公里然后赶巴士到一二十公里外的五通桥区去。

在职工医院工作期间,李崇国还与爱情不期而遇。“李医生,我有个朋友是老师,年龄比你小一岁,很般配,要不要给你们牵个线?”这天,李崇国的一位患者的女儿主动给他介绍起朋友来,没想到两人见面后彼此感觉不错。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两人情投意合决定要结为夫妻。没有举办任何仪式,办理结婚证后两人就过起了小日子。结婚二十多年来,李崇国和妻子依然相敬如宾、恩爱如初。

婚后,作为教师的妻子除了努力当好老师,还默默地承担了所有家务,李崇国则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事业中。李崇国身边的朋友们都说:“李老师你找了个好老婆。”李崇国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有了妻子、大哥大嫂、岳父岳母、老师和同学等这些“贵人”,才有了前行的动力,让他在医学领域“捷报频传”:2006年他考上肿瘤学硕士,并成为中国著名的放射肿瘤学专家、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郞锦义教授以及中国著名的放射物理学家吴大可老师的学生;200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三六三医院从事体部伽玛刀工作。

微信搭桥 作品广受青睐

李崇国的艺术道路也并非一马平川。2013年,李崇国腰部长带状疱疹,同时又有角膜溃疡,祸不单行,陪儿子打篮球时一不小心又导致右脚骨折,他的情绪一下跌落至冰点。正当他准备放弃书画事业的时候,郞锦义教授在微信圈给他点赞并留言“坚持加追求等于成功”,这深深地鼓舞了李崇国。

此后,李崇国心无旁骛地沉下心来搞创作,继续积极参加各种全国性的书画比赛。2013年末,看到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迎新春书画作品展播的消息,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自己的作品《虾为龙》投稿,结果这幅作品成功入选并在央视书画频道栏目展出,同时,在网络评选中受到观众的喜爱而获得优秀奖。“这让我信心倍增,我觉得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要耐得住寂寞。”

微信作为社交平台,不但让李崇国结识了许多朋友,而且还给他的书画事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书画微信群,他的作品越来越多地被书画同仁认可。至今,李崇国老师的作品被国家邮政部门制作为邮票和电话卡发行十多次了,“作品被制作为邮票和电话卡发行以前对我来说这样的事是遥不可及的,当时还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这对我也是一种鼓舞和鞭策吧。”

虾在中国具有很深的寓意:北方喻其为龙,有镇宅吉祥之意;南方喻其为银子,取长久富贵之意。李崇国小时候在农村喜欢捉鱼捉虾,对虾情有独钟。他告诉记者,虾对同族之物从不侵袭与伤害,和谐相处,身躯虽小,却玉洁透明,淡泊名利,具有洁身自好的人生寄托。自从学画以来,李崇国画虾已超过十万只。齐白石是他最喜欢的画家,“齐白石老人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深刻体会这句话,我觉得每个画家都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据了解,李崇国画的虾和螃蟹已通过五六次大的风格的转变,他依然在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医生画家 透露成功秘诀

普通的书画爱好者,如何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呢?李崇国不吝赐教,第一,你要喜欢它,因为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第二,要有毅力和耐心,要持之以恒;第三,要多摄取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说天文、地理、文学、音乐、哲学等,要善于思考,深入生活,勤于观察,勤于练习。在他的微信中有这样一段话: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要急于得到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称它为“坚持”。

“对我来说医学和绘画两者都很重要,绘画对医学有促进作用,而医学是一个治病救人的崇高职业。”尽管李崇国在画界名气越来越大,但他从没想过放弃医学去专心绘画。而就在12月4日下午,李崇国微信随访了一位病人家属。这是个70多岁的大爷,患有巨块型肝癌,2020年5月他专门从江苏常州慕名来到三六三医院做图像引导体部伽玛刀。家属在回复中表示:“李教授好,目前为止还非常高质量地活着,非常感谢您的悉心治疗和关心。”看到这段微信,李崇国内心感到非常高兴。

“古往今来。许多杏林高手都有一定的艺术造诣,我也一直在思考医学和书画艺术的关系。”李崇国认为,医学既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图像引导体部伽玛刀治疗时,技术层面上来说,做图像引导体部伽玛刀治疗计划时,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就是在电脑上精准地进行勾画,就此而言它也是一门绘画的艺术,只不过传统的国画是在宣纸上进行,所以,医学和艺术可通过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很好地结合起来。

新闻推荐

守初心 办实事 结硕果

在省农担公司雅安分公司帮助下,汉源县红之源家庭农场迎来稳步发展“截至2021年10月底,累计担保额突破10亿元大关,为1137...

汉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汉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