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的年轻人回村搞事业

四川农村日报 2021-04-21 06:33 大字

梨花满园的乡村图景。

工人分拣食用玫瑰。

样百出你最美

新动能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

记者 唐小未

花儿开了,村子美了,乡村更宜居了。

4月12日,绵阳市安州区黄土镇黄桷村,名叫“百花乐园”的花卉基地内,海棠、紫荆、梅花等开得正艳,游客流连忘返。而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荒山。通过花卉经济打造,当地建成近500亩的四季花海,吸引游客赏花游玩,促进农旅深度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四川是“天府之国”,是花木产业大省,经济花卉、经济林木及珍稀植物资源等,共同构成四川“花卉”经济的坚实基础,是四川正致力打造的“千亿级产业”。花卉产业的发展,不仅夯实了产业振兴的坚实基础,更推动乡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以及农村生态、精神文明全面提升,助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行动,加速乡村全面振兴。

新理念 用玫瑰美丽乡村

4月中旬后,气温稳定回升。巴中市南江县元潭镇,6000亩玫瑰基地相继迎来花期,2000多户花农迎着盛放的玫瑰,开始今年的采摘。“不愁卖,采下的花蕾花朵,直接送到加工厂。”花农们因丰收的喜悦笑颜,也像玫瑰一样灿烂。

“我们种的不只是花,更是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元潭镇康家岭村村民丁小慧说。正是这个90后姑娘,将食用玫瑰的种子带到这方水土,与村民合作种植、回收鲜花,并建立加工厂,生产玫瑰干花和鲜花饼,实现了食用玫瑰的产业链发展。这方水土、这方人也因此实现发展。

“其实很多年轻人是不想背井离乡的,谁不想待在自己生长的地方呢?”2015年,丁小慧不顾父母反对,回到家乡开创自己的玫瑰事业。

她和农户合作,为农户提供种子、技术,农户按照企业的经营管理标准进行种植,合格产品全部由企业回收。此举改变了单纯的土地流转经营,既保障了农民利益,又省去企业的土地投入和管理成本,实现了多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从最初在自家一亩多田搞创业试验,到如今这 6000亩玫瑰种植基地,食用玫瑰花种植成为元潭镇7个村、2000多户村民共同的事业,其中还包括335户脱贫户、1207名脱贫人口。元潭镇被撂荒的土地重启生机,全部用来种植食用玫瑰,并套种芍药,外出居住多年的户籍人口回来了,远远近近的游客进村了,村里还有了10多家农家乐……曾经寂寥的小山村里,村子的生态面貌、群众的精神面貌也为之一新。

新打法 让乡村更加宜居

经成雅高速公路往西昌方向走,出了泥巴山隧道就是“阳光城”汉源。入春以来,梨花、李花、桃花、樱花、苹果花,从山脚盛放到山顶。这些花孕育的果实、点缀的景区,正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是当地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的有力注脚。

雅安市汉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人口29万,占全县总人口近90%。在这方既有河谷又有高山的水土,如何更好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富农、品牌强农,汉源县给出答案,并践行在大渡河两岸。

早在退耕还林时期,汉源县立足温光条件优势,种植梨、桃、李、苹果、甜樱桃、黄果柑等水(干)果数十万亩,以经果林木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持续推进农旅融合,建成开放式的国家4A级景区“花海果乡”,推动荒山变果园,果园变景区,农房变民宿。

“果园面积已达极限,现在的关键是老果园改良和品质提升。”汉源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重点是通过科技赋能,着力新品种引进和品种改良、标准果园建设及农产品安全质量保障。

“水果市场竞争大,好品种很关键。”富庄镇苹果种植大户李勇经营着480亩的家庭农场。在该农场的品种试种基地,红富士、烟富8号、中秋王等国内外优质苹果品种正在进行试种,成功后再免费推广。现在,李勇使用当地开发的“阿牛农场”APP,在家通过手机可远程查看田地环境、土壤墒情、农作物生产情况,还会收到农事任务提醒,农事更科学便捷。

“种水果有一半风险在市场,市场行情年年不同,品种多样能有效降低市场风险。”九襄镇木槿村村民黄英道出了汉源水果品种多样背后的原因。她流转数百亩土地种植甜樱桃、苹果、梨、李,经营的农家乐“河畔人家”,成为销售农副产品的绝佳平台,如今,每年农家乐的营业收入,远远超过卖果子。

这是汉源深度布局农旅融合发展渴望见到的效果。“汉源是离成都最近的阳光城,四季有花有果,雅西高速穿境而过,常年吸引大批成渝地区游客,有资源,也有市场。”2018年汉源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招商推介会上,成都客商杨健决定到汉源投资,创建后山朴院·梨花溪民宿品牌,并成立民宿联盟,推动当地旅游提档升级……

在农旅深度融合的路上,鲜花次第盛开,四川乡村在这些花儿的映照下,正变得更美丽、更宜居。 受访者供图

专家访谈

以花为媒获得“金山银山”的回报

李梅(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四川花卉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特别是上世纪 90年 代 后 期 的 退 耕 还林工程以来,花(果)产业更是发展迅猛,成 为 乡 村 脱 贫 攻 坚和 乡 村 振 兴 的 重 要支柱产业。

各种以花为媒的园区兴起,极大地丰富了旅游资源,不断地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农(林)产业+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既实现了保护绿水青山的目标,又获得了“金山银山”的回报,村容村貌变得整洁了,交通条件改善了,乡风更加文明了,广大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越来越增强了。

发展花(果)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要充分保护四川境内的原生资源,特别是对一些珍稀、保护物种需要摸清家底,构筑起有 效 有 力 的 保 护 体系;要大力开展创新研究,形成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要着力研究市场需求和营销,研发及生产与市场高度相融;要加大政策的有效支撑,堵住无效、负效之洞,使有限资源充分发挥作用;要 狠 抓 人 才 队 伍 建设,为发展花(果)产业、促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新闻推荐

汉源工业园:产业循环澎湃高质量发展“绿”动力 本文字数:2918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刘慕秋园区内产品——锌锭(四川汉源工业园区供图)提到有色金属冶炼,您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汉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