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位“90后”女书记

雅安日报 2020-06-10 08:32 大字

周杰雨在村上发展的草莓园里查看草莓生长情况

“别看咱们村的第一书记年轻,但做起事来非常沉稳。别看咱们村第一书记是女性,谁说女子不如男,我们的第一书记很优秀!”汉源县永利彝族乡竹坪村村民一说起该村第一书记周杰雨,纷纷竖起大拇指。

周杰雨于1993年出生,2015年,刚参加工作的她在永利彝族乡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上班,2016年从事扶贫工作。她勤勤恳恳参与帮扶工作,躬下身去、沉下心去,走村入户了解该乡所有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这期间积累的经验也为其日后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奠定了基础。

2017年,周杰雨被选派为竹坪村第一书记,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她从改善基础设施、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上下功夫,真正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挨家挨户“刷脸”

了解村民真实需求

竹坪村有村民151户,其中贫困户27户84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条件较差,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常住人口多为老人和小孩。考虑到平时很少有人上门,周杰雨在工作最初选择深入村民家中亮明身份。“我是刚上任的第一书记,你们最近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难题?以后遇到问题都可以告诉我。”每隔十天半个月,她便挨家挨户“刷脸”,了解老百姓最真实的需求,这一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

“竹坪村虽然不是贫困村,但是其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产业道路不完善,光靠群众肩挑背扛不现实。”周杰雨说,针对村里的实际情况,她制定了“先抓基础设施建设、再扶持产业发展、后增强内生动力”的工作思路。

民生欠账要及时补。周杰雨通过积极争取扶贫项目,2018-2019年修建的产业道路达15公里,积极争取硬化竹坪村4、5组通组公路2.3公里(此项目已处于财评阶段,预计6月底前能完工),协助完成脱贫户人居环境改造22户。为了解决竹坪村饮水难问题,她积极争取项目人饮管道更换PE75管15360米、PE35管7700米。

“村民们听说要修路,都主动投工投劳,积极性非常高。现在,大家开着三轮车就能完成农作,节约了人力和时间。”周杰雨说,阻碍村民发展的道路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大家也对她这个上任不久的第一书记多了信任。

因地制宜调结构

提升脱贫质量

竹坪村地处高寒山区,海拔在2000米—27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7℃。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栽种莲花白、养殖牛猪等和外出务工。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技术,村民们早年发展的1000余亩莲花白遭受了根肿病,且无法根治,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周杰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认识到困扰当地村民发展的原因是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风险大,不利于增收。她认为只有转型发展才能提高脱贫质量,于是因地制宜鼓励群众调整产业结构。

一方面,邀请专家前来,就莲花白产业面临的困境寻找解决方案,挑选农户用相应的农药进行试验,效果很好;另一方面,引导群众改种花椒,让增收渠道变得更加多元。

目前,竹坪村莲花白种植面积800余亩,2018至2019年发展花椒400余亩,草莓40余亩。

不仅如此,为了增强内生动力,防止政策养懒汉,周杰雨还以农民夜校为抓手,加强对村民的技术培训,邀请农技员、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土专家等开展花椒种植和管护技术培训及草莓种植和管护技术培训,涉及内容广泛,从育苗、栽种到管护提供全程技术指导。

“贫困户虽然在2018年就全部实现户脱贫的目标,但是脱贫质量还有待提升。”周杰雨说,问题虽多逐个击破。在她的协调下,竹坪村11户脱贫户通过办理小额信贷,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截至2019年,脱贫户最高年人均收入达2.8万元。

疫情之下就业困难,为了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周杰雨推荐脱贫户就业3人,帮助脱贫户解决公益性岗位8个,让他们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要我富”到“我要富”转变。

“要真正去倾听群众的声音,脚踏实地地去为他们办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在扶贫的道路上,周杰雨始终用一颗真心去对待人和事,急百姓之所急,办民生实事。

骆明立王蜜

雅安日报记者吴丹

新闻推荐

练兵比武强技能 人社服务树新风

比赛现场雅安日报讯5月29日,市人社局举行以“练兵比武强技能·人社服务树新风”为主题的2020年度人社系统窗口单...

汉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汉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