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户到养牛致富带头人 船山区唐家乡花果村贫困户冉强林脱贫小记

遂宁日报 2019-10-29 02:03 大字

靠养牛,船山区唐家乡花果村贫困户冉强林不仅脱了贫,还成了村里养牛致富带头人。10月24日,冉强林一大早就在自家牛棚前忙碌起来:清扫牛槽,喂草饮水,整理圈舍……看着自家膘肥体壮的西门达肉牛,冉强林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一切还得感谢政府的脱贫政策好啊。”就在牛圈旁,冉强林和记者聊起了他脱贫的点点滴滴。

冉强林和妻子养育了两个小孩,妻子患有轻微智力残疾,家中还赡养着老人,仅靠冉强林在外务工养活一家人。除去家庭开支所剩无几,成了村里知名的贫困户。2014年,冉强林家中因疾病和缺乏资金技术导致贫困,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脱贫的动力和信心。”这样的情况下,不甘心就此贫困下去的44岁的冉强林,常常在想自己应该怎样找到出路。

“绝望中,是脱贫攻坚给我带来了希望。”同样在这一年,冉强林家里来了帮扶责任人,村里有了驻村工作队。唐家乡政府鼓励发展养牛产业,对养殖户有政策补贴。村支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在对冉强林制定脱贫“一户一策”时,建议其走养殖肉牛之路。扶贫干部的一席话,像给冉强林打了一剂强心针。

“法子是个好法子,但我还得筹钱啊。”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冉强林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在唐家乡花果村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很有前景,便向亲戚朋友借了8万元,买了15头小牛,开启了自己的肉牛养殖路。就这样,冉强林的脱贫希望被点燃。

但好事多磨。起初,冉强林的养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冉强林尽管对这批肉牛细致照顾,可事与愿违,好几次,因为酒糟喂多了差点死掉。眼看旧债未还,又添新债。

冉强林急得只能去找村干部。了解这一情况后,区畜牧部门专家还多次为他进行专业培训以及后续技术支持。渐渐地,冉强林养牛事业才有了起色。

而政府帮扶还不止如此,2016年,帮扶部门还为他争取了5万元帮扶资金,帮助冉强林建起了专业的牛棚及粪便处理沼气池。他还承包了村里的5亩土地种植饲料草,以满足肉牛饲料的自给自足。2017年,冉强林如愿脱贫,家里还盖起了小楼房。

如今,冉强林肉牛养殖已有50多头,年收入近30万元。由于管理到位,喂养精细,他的牛也不愁卖,对于他来说,牛就是一家人的希望和钱袋子。“前段时间,家里卖了10多头牛,卖了14万多元,收益还不错。”这些日子,冉强林正盘算着拿着这笔钱去购置一批小牛。

冉强林常说:“因为有了党和政府以及乡亲们的支持和帮助,我的产业才能搞起来,所以我有责任带领和帮助乡亲们共同发展产业,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看着冉强林养牛赚了钱,村里不少贫困户也跃跃欲试。

2016年以来,冉强林积极与乡干部、村干部、帮扶干部共同探讨研究群众脱贫致富思路,为了更好地带动乡亲们共同发展致富,他加入了花果村的花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经常与畜牧方面的专家联系,虚心学习养殖防疫技术,并及时将学到的肉牛养殖防疫知识传授给其他社员,为了让家中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发展产业,他与乡村干部共同探讨出肉牛寄养的模式,带动了村民共同富裕。在他带动鼓励下,贫困户唐银秀也实现了养殖脱贫。

现在,冉强林的牛生意做得顺风顺水,他立志要继续把养牛场做大做强,沿着这条路子大步前行。

(全媒体记者魏琴)

新闻推荐

汉源警方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9日,汉源县公安局九襄派出所中医医院警务室对中医医院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此次重点检查各科室的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电源...

汉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汉源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