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穷窝 建新居 兴产业 唐家乡周家沟村易地扶贫“搬”来安居乐业新生活
走进唐家乡周家沟村易地扶贫安置点,一条条产业路蜿蜒曲折延伸至农户家门前,一栋栋灰瓦白墙的“小洋房”在山脚错落有致,家家户户门前一块“田园地”,种植着当季蔬菜。不远处,三五村民正在龙虾产业基地里劳作,配上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映衬,就是周家沟村最生动的写照。
脱贫户杨宣成家的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空闲时,他便在自家田园地里除杂草。搬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年了,他已经习惯了“小洋楼”里的生活。“政府政策好,让我们一大家人住上了新房子,圆了新房梦。”
杨宣成一家7口人,上有一双父母,下有三个子女,巨大的生活压力扛在了他一人肩上。2017前以前,一家7口人还挤在一间破旧的危房里凑合过日子。政府摸底了解情况后,将他们一家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让他们住上了150平米的宽敞小洋房,并为一家人落实了低保、医保等政策,让他们生活逐渐得到改善。而今宽敞的房屋里,液晶电视、沙发茶几、冰箱、天然气灶等家具电器一应俱全,杨宣成脸上添了不少笑容。“住上好房子,也就等于过上好日子,生活工作都有了动力。”杨宣成乐呵呵笑着说。
在周家沟村,像杨宣成一样的住上好房子的贫困户共有8户33人。为了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政府把新居选择在山脚上,保留了当地贫困村民种植的习俗,便于贫困户继续从事劳作生产。同时,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处,还配套完成了道路硬化、村民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力所能及地给贫困户提供了好的生活环境。
除了让贫困户住进舒适的房子,唐家乡更注重提升搬迁群众“造血”功能,依托安置点周边发展条件以及搬迁户实际需求,出台精准到户到人的脱贫发展措施,“以产带迁、以业促迁”,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
在周家沟村搬迁点旁,一处50亩的龙虾产业基地显得格外醒目。这是在2017年,由村委会和一回乡创业老板共同出资打造的产业基地,按照投入比例,龙虾产生的经济收入分别以六四成进行分配。通过一年的养殖发展,龙虾经济效益发展相当可观。这里也成了当地贫困户和村民打工的好去处。
贫困户韩朝良就是龙虾基地的老员工了,她告诉记者,2017年一家人到新房后,女儿和儿子外出务工,自己除了有份保洁员的工作,平时还会在村里龙虾基地里打工,按每天60元工钱结算,收入很不错。
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思路,唐家乡为解决周家沟村脱贫问题,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规划、稳得住能致富”的脱贫之路,为搬迁群众提供稳定增收途径。周家沟村通过鼓励发展庭院经济、生态畜禽养殖,打造发展龙虾产业,全村规划发展500余亩的清脆李,形成多重产业齐发展的态势,为全村搭建起幸福生活的产业基础,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业发展潜力,使产业真正成为全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力争全村农户年增收1500元以上。
通过近几年扶贫建设,全村已通村道路6.7公里,已建安全饮水工程2处,受益群众40户150人;全村堰塘、屯水田、蓄水池等10个,解决了贫困户和村民的出行、用水难问题。
(魏琴涂佳)
新闻推荐
稿件来源:吴平□本报记者吴平学校学习中,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心理,才能因材施教、事半功倍;做农业技术培训,同样要了解村民的顾...
汉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汉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