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花椒油到底有好麻?业内人士透露:年底前出台行业标准 拿数字说话

四川农村日报 2018-08-02 05:34 大字

□本报记者 吴平

在7月27日举行的汉源贡椒采摘节上,有游客提出疑问:商场里卖的花椒油有的不太麻、有的又很麻,是什么原因?消费者应该怎么区分?

对此,省川调商会秘书长刘君贵介绍,四川花椒油包括红花椒油和藤椒油两大类,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均达到80%以上,年销售额达几十亿元。目前,油类食品通用的安全指标(农残、过氧化值等)已用于企业生产,但花椒的麻味素、挥发油等专属指标还有待确定。最快在今年年底前,省内将出台行业标准。届时,像白酒标明酒精度数一样,花椒油也可以标明麻度了。

产能滞后花椒油供不应求

刘君贵告诉记者,四川人自制花椒油有上千年历史,但商品化生产不过几十年,典型代表是汉源县供销社于1979年成立的花椒油厂,至今有40年历史,主要产品是红花椒油。但藤椒油以其有别于浓香红花椒油的清香风味,后来者居上,迅速赢得高档酒店餐饮的青睐,以洪雅、丹棱为核心产区,如今年销售额已达10亿元。

成都花椒商会会长黄兴太认为,随着川菜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受到欢迎,花椒市场近十年增加了10多倍,花椒油也水涨船高,市场需求迅猛增长。然而,四川花椒油的产能却落后于市场需求。

“有多少卖多少。”汉源县花椒油生产企业永丰和公司总经理邹永宏介绍,如果不是流动资金受限,没钱买原料,他就能把2000吨的产能发挥到极致,而现在的实际产能只有设计产能的一半左右。在汉源县食品工业园区,仅有两家规模较大的花椒油生产厂,其余还多是家庭作坊。

麻度难测行业标准待出台

成都中医药大学、省食品药品检测院对花椒的物质基础进行了研究,负责“麻”的主要是酰胺类物质,负责“香”的是挥发油,负责颜色的是黄酮类物质。其中,酰胺类物质含量,在川陕甘不同品种之间,总量从5.46—8.88不等;香味物质从0.63—1.11不等。

“不光是品种之间,采摘时间早晚,都会影响含量。”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处长吴纯洁介绍。

但是在生产环节,由于既缺乏行业标准,又没有技术条件,企业只有根据经验来调配比例。

“云贵川销售的花椒油,一般是5.5两鲜花椒制成一斤花椒油,综合大家对香、麻、苦、涩的对比、感觉,取得一个经验上的最优解。”邹永宏说,因为广东是四川人最早去打工的,现在也是较大的流入地,因此,售往那里的是4.5两制一斤,售往山东的是3.5两制一斤,售往上海的是3两制一斤。

用“投料比”控制麻度,不精准,效率低,效果不理想。江浙鲁那边的销售一直没打开局面,或许也与此有关。

随着调味品市场越来越大,四川也先后推出郫县豆瓣、眉山泡菜等成功案例,在调味油上,相关部门开始密集行动:三台县的梓州公司、汉源县的四川五丰黎红公司等与科研院校、商会协会等加强了合作。

四川五丰黎红公司研发总监幸勇介绍,他们与雅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于2016年开始制定花椒油产品标准。专业组已经对第一稿进行审议并通过,正在进行第二稿的审定,预计年底可出台。此外,常温冷榨技术也于今年启动研发,此项技术成功后不仅更容易调控麻度,还能节约能源。

采访后记>>>

发展深加工为“花椒第一省”加码

汉源县花椒局局长胡文告诉记者,以汉源花椒为代表的“南路椒”适种区集中了泸定、冕宁、金阳等大片贫困地区。花椒作为四川重要的扶贫产业,在经济效益之外,社会效益尤为重要。因此,深加工,并且是质量高,标准规范,掌握行业话语权的深加工,对于四川打造“花椒第一省”意义重大,唯此才能巩固基地建设和扶贫成果。

新闻推荐

汉源 三机制强化涉金融案执行

本报讯(徐敏张杰记者杨棕贤)记者昨(2)日从汉源县法院获悉,该院从三个方面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雅州风雷二号”专项活动取得...

汉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汉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