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采摘游红火

雅安日报 2018-06-07 08:45 大字

如今,采摘游作为一种新的出游方式在雅安不断发展,草莓、大樱桃、枇杷、葡萄、蓝莓甚至是茶叶等采摘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比起游景点、逛古迹,不少游客更倾向于在假期带着家人孩子来一场采摘游,既可以亲近大自然,感受田园风光,又可以体验采摘的乐趣,体验亲自采摘时令水果和新鲜茶叶的快乐。

随着雅安市采摘游人气的不断攀升,游客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来了就摘,摘了就走”,不少绿色乡村通过建设旅游基础设施、修建休闲农家乐、创新旅游业态等方式,助推雅安市农旅融合发展,在为游客提供采摘体验和更多旅游体验的同时,促进当地旅游增收,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红灯、拉宾斯、佐藤锦、大紫……汉源甜樱桃个大鲜亮、水分足、糖分高、果肉肥厚、酸甜爽口,受到游客的好评和热捧。

游客在汉源樱桃园内品尝采摘好的甜樱桃 汉源县宣传部供图

汉源县

给你“北纬30度阳光的味道”

上个月,在“汉源县2018年汉源红·甜樱桃蓉城推介会”上,众多优质品种的汉源甜樱桃吸引了成都市民和游客驻足围观、品尝和购买。

作为现代农业大县,汉源既神奇又美丽。目前,汉源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汉源实践,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依托独特的光热自然资源和科学化管理,形成了以甜樱桃、红富士苹果、晚熟黄果柑、金花梨、伏季水果五大水果基地,早春、秋延、高山三大蔬菜基地和花椒、核桃两大干果基地为主的十大特色产业基地,成为脱贫攻坚和助农增收的有力支撑。

作为十大特色产业之一的汉源甜樱桃,种植历史悠久,阳光和远离城市工业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造就了汉源甜樱桃“北纬30度阳光的味道”。

红灯、拉宾斯、佐藤锦、大紫……汉源甜樱桃个大鲜亮、水分足、糖分高、果肉肥厚、酸甜爽口,受到游客的好评和热捧。

甜樱桃成熟期从5月初持续到7月,当下正是甜樱桃大量成熟上市的时节,面对鲜果满枝的樱桃园,亲自采摘就成了游客周末来汉源必不可少的体验项目。只见,一串串红玛瑙般的果子挂在翠绿的枝头,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中。

汉源甜樱桃采摘游火热,促进了汉源农业旅游的发展,形成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果园、家家有新房、人人有笑脸”的局面。

汉源气候适宜,阳光充裕,环境优美。汉源县按照“以点带面、特色挖掘、差异发展、农旅一体”的规划思路设计,将双溪桃李、九襄梨苹等特色农业产业和松林涛声蜀相亭阁等文化旅游景点串联在一起,建设成一条以农旅观光线路为主的汉源“九双”(九襄至双溪)旅游产业环线,环线全长22.4公里,是一条感悟乡村风情、品读农耕文明的精品旅游线路。

此外,九襄阳光度假康养综合体项目、汉源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开发项目三大项目于去年落地汉源,推进汉源旅游发展和经济发展。

游客亲自将一片片新鲜茶叶采入背篼,体验茶叶采摘游的乐趣。通过实地学习,了解茶叶和采茶制茶的相关知识。

游客在名山茶园体验茶叶采摘

名山区

开启茶园旅游新模式

5月中旬,雅安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在浙江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中荣获“中国茶事样板十佳”称号。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已经举办了14届,名山浓厚的茶文化助推茶旅融合发展,游客通过步入茶园进行采摘体验,开启茶园旅游新模式。

在名山,片片青葱翠绿的茶园向游客开放,步入其中,游客闻着茶香,可以体验采摘茶叶的乐趣,体验茶叶从采摘到制茶的过程。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蒙顶山欣赏“龙行十八式”茶技表演,感受名山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近年来,世界茶源·中国茶都——雅安名山区委区政府确立了“1+7+N”的空间布局,通过“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茶山变金山”打造“花香茶海”,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成了一条长69公里的生态茶产业文化旅游经济走廊。走廊分步打造科普茶乡——牛碾坪、骑游茶乡——红草坪、浪漫茶乡——月亮湖等7个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茶乡组团——休闲农场、茶家乐、茶庄和特色民宿,星罗棋布,点缀其中,形成了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茶旅融合、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

在名山,一处处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遍地开花”,面朝层层叠叠的茶园,青山绿水尽收眼底。在茶叶采摘游的过程中,让游客“来得了、住得下、耍得住”。

今年4月,来自成都的一千多名师生来到蒙顶山采摘茶叶、制作茶叶等,开启一系列茶文化研学之旅,他们亲自将一片片新鲜茶叶采入背篼,体验茶叶采摘游的乐趣。同时,通过实地学习,了解茶叶和采茶制茶的相关知识,别开生面的采茶之旅让游客感受新鲜和欢乐,感受名山独特的茶文化底蕴。

立足茶文化的独特优势,名山“茶+旅游”、“茶+康养”、“茶+文化”等多样的旅游形态逐渐发展。据统计,去年,名山全年接待游客452万人次,同比增长32.2%,旅游综合收入38.13亿元,同比增长36.18%,生态茶产业文化旅游经济走廊提质扩面推动茶旅融合发展,辐射带动了17.8万茶农增收致富,采摘体验、餐饮住宿等其他收入占比由10%增加至60%。

游客在石棉采摘枇杷 雅安日报记者 韩毅 郝立艺 摄

4月至7月是石棉枇杷成熟期,果肉多、汁多、细嫩、风味浓郁的石棉枇杷受到游客的青睐。

石棉县

枇杷开锣上市 迎八方游客

5月初,“世界枇杷之源、寻根阳光石棉——2018石棉枇杷上市新闻发布会”在石棉县美罗乡保卫村召开,石棉县4.5万亩优质枇杷正式开锣上市。

近年来,石棉县克服地处山区、可利用耕地有限等不利因素,结合农旅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成条件成熟的枇杷生态采摘观光园,农家乐等旅游设施,石棉枇杷采摘、品尝已经成为初夏不可错过的味觉之旅。

据了解,自1989年起,在政府引导下,石棉县丰乐乡、宰羊乡、美罗乡、迎政乡和永和乡等15个乡镇先后在海拔851至1700米的中高山区域开展枇杷规模化和商品化生产基地建设。目前,全县枇杷栽培面积达4.5万亩,预计今年产量超1.5万吨,产值将超过2.5亿元。该产业已成为石棉农民脱贫致富,持续增收的骨干项目之一。

4月至7月是石棉枇杷成熟期,果肉多、汁多、细嫩、风味浓郁的石棉枇杷受到游客的青睐。5月底,在石棉县迎政乡举行新民村三索窝枇杷采摘体验活动,5000多亩成熟的石棉枇杷等待着游客去采摘,让游客既能享受采摘枇杷的乐趣,又能在周边游玩时感受淳朴的乡村气息。

一车车满载枇杷的车辆往外送,一批批游客来采摘枇杷,石棉县利用水果采摘、阳光、红色旅游、温泉等旅游资源,形成“避暑避霾泡温泉,运动养生品美食,观光体验住民宿,露营摄影摘果蔬”的特色旅游模式。除采摘游外,石棉生态优美,民俗多样。在王岗坪、孟获城、田湾河等景点,游客可以领略山水之美,感受“生态氧吧”之魅力;在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川矿记忆陈列馆,游客可以感受历史的厚重;在松林湖水墨藏寨、蟹螺堡子藏式村寨,游客可体验别样的民族风情;在七里坝金果人家感受“果色花香·美哉环线”乡村旅游,游客可重拾田园生活乐趣。

雅安日报记者 郑旸

新闻推荐

四川女篮青年队夺冠创历史

本报讯(记者黄一可)由中国篮协主办的2018全国U19女子青年联赛日前在四川汉源收官,决赛中四川女篮青年队以79:71战胜“铁军”...

汉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