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赏《出师表》

雅安日报 2021-10-12 08:33 大字

□郭先虎

—、作者简介

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济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散文家。

二、写作背景

公元221年夷陵之战大败,蜀汉元气大伤之后,公元223年(蜀汉建兴元年)刘备“气”“病”死,将16岁的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重新实行东和孙权,西南和睦各民族的政策,在内实行一系列的改制,经济策略使蜀汉重新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建兴5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都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史称《前出师表》,表是臣下向帝王提意见、建议、劝说帝王的一种文体。

三、语言和情感特色

语言和情感如果分开来讲可能会产生很多重复的论述,所以合在一起赏析。

1.忠心不二

《出师表》的语言非常朴素、平实,字里行间蕴含着深重万分的情感。诸葛亮自起于草庐,就告别闲适安逸的生活,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殚精竭虑,矢志不渝。为报答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知遇之恩,决定北伐之前,奉上一表劝谏后主,“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万望蜀国能安稳存活,劝后主不能妄自菲薄,偏私袒护,对后主的担忧溢于言表。后主暗弱,沉湎于声色犬马,玩物丧志,亲近小人,远离贤人,是国之将衰之兆。诸葛亮只能为后主将能用之人才一一指出,将宫中和营中之事的贤才能才都作了细致的分工,犹如一位慈祥的先辈对将要远行的子孙的谆谆教诲,言辞恳切,反复叮呤。诸葛武侯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国尽忠,为民请命的精神;那字字珠玑、字字啼血的文辞实在使人不忍卒读。

2.谋虑长远

诸葛多智而近妖,是我国古代智慧的化身。未出茅庐即有“隆中对”,出世后追随刘备,首先帮助创建荆益根据地,后又以一系列的政治、外交、经济政策使蜀汉兴旺。因关羽刘备的重大错误致使蜀汉衰弱以后,又以识人以才,任人唯贤使蜀汉力量有所回升。但在三国鼎立中仍处于非常弱势的一方,再加上后主声色犬马,耽于享乐,难以寄望。为了实行兴复汉室,归于旧都的目标,拖着老体,出征北伐,其实是孤注一掷的无奈之举。以弱攻强是为蜀国开出一条路来,以保汉室不致倾覆,其计深远,为后人感慨。这一派耿介与谋虑为人仰瞻。

3.语言行文特色

①言简意深:无华丽的辞藻,无深奥的典故,行文如绵绵细雨,情真意切。借忠诚报国之名行劝谏箴言之实。再三明示自己致力于“兴复汉室”,既不会引后主反感愤怒又能使自己的进言更可能得到接纳,能使后主洁身自好,专心治国。

②反复回沓: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的行文手法,达到了深层推进的效果,使谏言更具信服与感染力。

③对比手法:本文的对比手法耐人寻味,诸如亲贤远佞的对比;北伐不效、有无兴德之言、陛下追先帝遗诏的对比。通篇行文皆以陛下为尊为重,并无令人有不适之感。

④长短句,对偶句的应用:使行文缓急适当,对情感表达推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似有使人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之感。

四、对后世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出师表》是“表”文中的代表作,甚至散文中的代表作,有读之不泣者曰不忠之评,也曾被称为千古第一奇文。后世之刘勰、杜甫、岳飞、陆游、文天祥都深受其影响。其行文方式,被陶渊明、苏轼等大学问家所继承和发扬,其语言很多进化为以后的成语。如: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斟酌损益、有所广益、亲贤远佞、计日而待、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以彰其咎、察纳雅言、不知所言等。

可以说《出师表》对后世影响巨大,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至于现实意义,广开言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遇事独立思考,应与正直善良的人做朋友,忠于祖国,热爱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措施和品格在今天依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本文作者系宝兴县陇东镇中心校教师)

新闻推荐

雅安市10家企业亮相第九届科博会

9日,雅安市10家企业亮相第九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将展示雅安市32件科技创新产品。当日,...

宝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宝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