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前人足迹 探究雅安鸟类
人类与鸟和谐相处 杨杰 摄
清朝乾隆年间雅州知府曹抡彬曾写下——百雉临流是雅安,羌水濆江锁城丸。
“雉”,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有人认为它是形声字,用“隹”作形旁,“隹”就是鸟,“雉”本义是一种鸟;也有人认为“雉”是一个会意字,左边的“矢”表示箭,右边的“隹”表示禽类,整个字表达“以箭射鸟”。可见,自古以来“雉”便与鸟有关。
在今日的名词解释中,“雉”为鸟名,通称野鸡。平日常见的鹧鸪、锦鸡、鹌鹑等鸟类均为雉科。
如今,200多年过去了,雅州府已变成了雅安。但是,昔日“各种雀鸟呼朋引伴、筑巢安居、群飞欢聚”的生态家园依旧未变。
绿尾虹雉
动植物基因库
一个地名,往往藏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
雅安,是由雅州而来,而雅州之名是从雅安山而得。雅安山作为地名则与雅鸟有关。
雅安地名来历与鸟有关。清朝乾隆年间雅州知府曹抡彬曾写下——百雉临流是雅安,羌水濆江锁城丸。在今天的科学考察中发现,雅安确实是一个鸟类聚集的生态家园。
雅安处于全球候鸟迁徙通道上,是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和中亚(南北)迁徙通道的交汇带。同时,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境内分布有蜂桶寨——硗碛、喇叭河自然保护区、二郎山、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等四个中国重点鸟区,是世界雉类和鹛类分布中心,也是41种鸟类或亚种模式标本产地。
截至今年3月,雅安已经记录鸟类506种,超过全省鸟类的三分之二,超过全国鸟类的三分之一。其中包括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国特有大型鸟类绿尾虹雉和中华秋沙鸭,以及黑颈鹤、黑鹳、金雕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四川林鸮、红腹锦鸡、鸳鸯、彩鹮、鸺鹠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52种。
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全球41种鸟类或亚种模式标本产地的“名头”同样引人注目。
在生物学上,科学家将世界上第一次发现描述新物种所依据的标本,定义为模式标本,而发现新物种的地点,就叫模式标本产地。作为一个新物种被人类认识的标志,它不仅是后人研究该种鸟类无法绕开的重要参照物,更彰显了模式标本产地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上的重要地位。
宝兴,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鸟类模式标本产地第一县,阿尔芒·戴维在这里发现了30余种鸟类模式标本,于世界而言,能在如此小的区域发现如此多的模式标本,实属罕见。绿尾虹雉的模式标本产地也在宝兴,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曾授予宝兴县“中国绿尾虹雉之乡”的称号。此外,宝兴鹛雀和宝兴歌鸫不仅中文名以宝兴命名,二者学名中的属名和种名的词根也都来源于宝兴县的穆坪镇。
除了宝兴,天全是四川旋木雀、暗色鸦雀(二郎山亚种)、玉头姬鶲(天全亚种)的模式标本产地。
据我国著名鸟类学家、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何芬奇的考证,四川山鹧鸪的模式标本产地在汉源县。
可以说,要研究中国的鸟类,绝对无法绕开雅安这座“世界知名的动植物基因库”。
实际上,模式标本鸟种也并不神秘,在近年来的实际观察中,鸟类观察者经常在雅安与它们相遇,诸如橙翅噪鹛、丽色噪鹛、灰喉鸦雀、白领凤鹛等。
宝兴歌鸫
循着戴维的足迹观鸟
今天,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雅安的故事早已随着他发现的大熊猫和珙桐为人所熟知,在这两大动植物国宝的光芒掩盖下,阿尔芒·戴维在宝兴发现的30余种鸟类模式标本,除了鸟类研究者外,并不为大众所知。
2012年,在第五届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节期间,举办了首届“宝兴模式标本鸟种再发现”观鸟大赛,全国各地的观鸟组织在一天半时间就发现了24个宝兴模式标本鸟种,其中就包括雉鹑、绿尾虹雉、四川林鸮这些不易被发现的鸟类。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一位鸟类学家发现了宝兴这块蕴藏着无数鸟类的神秘宝地。
这个人,便是何芬奇教授。
20世纪80年代初,何芬奇准备去宝兴对绿尾虹雉进行野外研究时,便大致梳理了模式种或模式亚种出自宝兴的鸟类。
1982至1983年间,何芬奇在夹金山进行了三次野外调查,1987年对宝兴西河进行了调查,让他了解到了绿尾虹雉、雉鹑和血雉亚种在宝兴的生存状况,同时,也让何芬奇萌生了对其他那些模式种或模式亚种出自宝兴的鸟类做一番深入探究的想法。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几乎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但因意外未能成行。20世纪90年代初期,何芬奇教授开始生物多样性研究,却未能促成这一计划的启动。
何芬奇在研究中发现,模式标本出自宝兴(穆坪)的鸟种(亚种)名单,尽管命名人有所不同,但大多数源于阿尔芒·戴维在宝兴的标本采集。
《戴维神父传》中有记载:“十九世纪中叶,在中国的腹地,一位来自法国巴斯克的传教士、著名博物学家,发现了一种黑白毛色的胖熊:大熊猫。仅此一项发现就足以使任何一位动物学家名垂青史,而他却多有建树:戴维神父鹿,中国大鲵,外加六十多种鸟类,这还仅只是局限于动物学领域;在植物学方面,他收获更丰,迄今为止有七十多种植物冠以阿尔芒·戴维之名。”
何芬奇教授在其《循着戴维神父的足迹》一文中记载:“就宝兴而言,如果能够再度观察并记录到那些模式种或模式亚种标本出自宝兴的鸟类,则说明那些鸟在过去的150年间,尽管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那场大规模林木砍伐的浩劫,尽管需要不停地去应对生活环境的退化,却仍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这对于研究鸟种以及研究地区性鸟类群落的耐受能力,很有帮助。可惜的是,对宝兴鸟类的了解远不及大熊猫。时至今日,难道我们不应当走得更远些吗?”
本报记者鲁妮娜
新闻推荐
8月10日19时起,宝兴县部分乡镇普降暴雨,其中,穆坪镇雪山村小渔组,是该县目前受灾情况最严重的村民聚居点。11日中午,...
宝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