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备降调查报告出炉 揭秘史诗级备降 水汽渗入或致风挡爆裂 机长缺氧飞行近20分钟
事发时副驾驶探出风挡的可能位置示意图
6月2日,川航“5·14”事件调查报告公布。这份长达131页的调查报告不仅披露了事件原因,还首次披露了事件全过程及“英雄机长”应对事件的更多细节。调查报告显示,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号机右风挡封严(气象封严或封严硅胶)可能破损,风挡内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渗入并存留于风挡底部边缘。电源导线被长期浸泡后绝缘性降低,在风挡左下部拐角处出现潮湿环境下的持续电弧放电。电弧产生的局部高温导致双层结构玻璃破裂。风挡不能承受驾驶舱内外压差从机身爆裂脱落。
连线川航:同厂家同型号风挡已全部更换
还有多少飞机使用相同的风挡?
调查报告向空客、欧洲航空安全局、中国民用航空安全局以及航空运营人提供了安全建议。
根据调查报告,目前空客和川航等都已经采取了相关的安全措施。
其中,空客已经向全球空客机队更新了飞行手册、飞行机组操作手册、快速检查手册和飞行机组技术手册,以增强其对驾驶舱风挡玻璃/窗户破裂的程序。
同时,风挡制造商——法国圣戈班集团(SGS)也采取了相关的安全措施,加强生产质量控制。
另外,川航前期已对全机队(含货机)构型进行了梳理,计划将飞机座舱高度、座舱压力、座舱高度升降率等所有座舱类参数的采样记录频率均提升至1赫兹(即采样记录率为1秒1次)。目前已有83架飞机完成调整升级工作。
据川报观察报道,川航集团董事长李海鹰透露,与“5·14”事件中飞机同型号所有涉及的同批次和同厂家的产品,在前年均已更换。
而空客方面未直接回复,仅表示:“空中客车为中国民用航空局和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关于5·14川航风挡事件的调查提供了一切必要的支持。调查确认该起事件与飞机的制造和总装没有关联。按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3及中国民航相关规章,调查详情以总局发布报告为准。”
还原飞行
主要精力用于控制状态
未能成功取出氧气面罩
调查报告首次披露了“5·14”事件完整事发经过。中国民航局认为,川航“5·14”事件构成一起运输航空严重征候。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空中客车A319-133/B-6419号机执行重庆至拉萨3U8633航班,机上旅客119人,机组9人。飞机在航路飞行中,驾驶舱右风挡爆裂脱落,飞机失压,旅客氧气面罩脱落,机组宣布最高等级紧急状态(Mayday),飞机备降成都。该事件造成一人轻伤、一人轻微伤,飞机驾驶舱、发动机、外部蒙皮不同程度损伤。
调查报告中披露了更多“英雄机长”刘传健应对此次事件的细节。
飞机右风挡第一次出现裂纹后,副驾驶立即在电子飞行手册上查找相关资料,左座机长刘传健立即用手进行了触摸并判断为内侧出现裂纹,第一时间申请下降高度、备降成都。机组在得到管制指令后,机长立即执行下降程序。在下降过程中,副驾驶查找相关程序时右风挡脱落,座舱爆炸性失压,机组转为处置座舱失压。
风挡脱落导致出现爆炸性座舱失压,副驾驶瞬间被强大的外泄气流带离座位,此时右座侧杆出现向前,同时自动驾驶仪断开,飞机姿态瞬间急剧变化,机长立即人工操纵飞机。
机长刘传健曾试图用右手取出氧气面罩,但由于左手操纵侧杆,氧气面罩位于身体左后侧,且飞机抖动剧烈,主要精力用于控制状态,使用右手未能成功取出氧气面罩。从风挡爆裂脱落至飞机落地,机长刘传健未佩戴氧气面罩。其暴露在座舱高度10000英尺以上高空缺氧环境的时间为19分54秒。
调查报告显示,第二机长梁鹏进入驾驶舱后,通过拍肩的方式示意副驾驶识别应答机。在发现机长没有佩戴氧气面罩后,立即进行了提醒;机长刘传健通过第二机长了解到了客舱情况正常的信息。在下降过程中使用手持话筒向空管发出了“MAYDAY”、“客舱失压”等关键遇险信息以及机组意图;第二机长通过拍肩等方式与机长和副驾驶之间进行交流,相互鼓励,第二机长不时为机长和副驾驶揉搓肩膀和手臂,以缓解寒冷带来的不适,“事件处置过程中,机组表现出了较强的驾驶舱管理能力。”
2018年5月14日至5月15日,刘传健、梁鹏、徐瑞辰3名飞行机组成员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电测听检查,机长和副驾驶的听力有下降,第二机长未见明显异常。副驾驶在医院检查后诊断为“高频轻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高空气压伤)”。
落地以后,机组3人陆续出现了头晕、头胀、头皮发麻、肌肉酸痛等症状,第二机长右前臂皮下出现两颗红色斑点,这些可能是高空减压病的症状。机组3人经过20余次高压氧舱治疗,症状明显改善,恢复良好。民航局调查组对于风挡玻璃爆裂进行了结论,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 号机右风挡封严(气象封严或封严硅胶)可能破损,风挡内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渗入并存留于风挡底部边缘。电源导线被长期浸泡后绝缘性降低,在风挡左下部拐角处出现潮湿环境下的持续电弧放电。电弧产生的局部高温导致双层结构玻璃破裂。风挡不能承受驾驶舱内外压差从机身爆裂脱落。调查组排除因维护不当而导致风挡玻璃破裂的可能性。
追问爆裂
风挡设计制造过程或有缺陷
6月2日,川航3U8633航班因风挡爆裂脱落、备降成都事件的调查报告已经出炉。调查报告指出,该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右风挡封严可能破损,水汽渗入并存留,出现了持续电弧放电,产生局部高温最终导致右风挡爆裂脱落。
2017年曾发现
风挡气象封严风蚀
事发飞机的型号为空客的A319-133,其注册号为“B-6419”,3U8633航班是该飞机在2018年5月14日的首发航班。调查报告显示,该飞机在5月13日的航后维修记录、以及当天起飞前的航前维修记录,均未发现异常。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2月16日,在对该飞机进行3C检的时候,就曾发现该飞机的左右风挡气象封严风蚀。当时,川航相关的工作人员按照AMM56-11-11手册进行了修理。
而最终的调查报告显示,川航针对该飞机的维修方案,符合空客适航文件要求。相关维修工程管理、航线维修、定检维修、特检维修记录未见异常,事发前飞机适航。
6月2日,资深机长陈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飞机风挡玻璃主要有三层,分别为外层、内层和中间层,三层里面有两层夹层。他表示,玻璃太冷会导致玻璃受损,因此需要加温以保持它的温度和强度。在加温的过程中,加上风挡玻璃夹层里面的空腔、水气和电弧放电,就引发玻璃破损。
如果说川航的相关检修均符合厂商要求,且未见异常,那么,责任何在?
空客机队曾发生
6起风挡破裂事件
记者发现,调查报告明确指出:该型风挡生产中,在两层结构玻璃使用铝胶带包边,包边内存在空腔,在外部的气象封严和气密封严发生破损后,为水汽侵入、聚集和流动提供了条件。
调查报告显示,空客提供了相关的事件数据。在川航“5·14”事件发生以前,空客机队曾发生过6起风挡双层结构玻璃破裂事件。
在这6起事件中,电弧放电产生的局部过热,是导致风挡双层结构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和“5·14”事件都有相似之处。
上述6起事件的发生时间都有一段间隔,发生时间分布在1997年12月到2009年11月;而且,机型也并不相同,A320型号飞机发生2起,A330型号飞机发生3起,A340型号飞机发生1起。不过,相比“5·14”事件,在上述6起事件中,虽然风挡双层结构玻璃破裂,但是风挡仍然保持了整体结构完整未从机身脱落,飞机安全降落。
有不愿具名的民航业内专家向记者指出,目前来看,风挡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是有缺陷的,个别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玻璃爆裂。
“但这么多年只发生了一起(爆裂后脱出),说明这个概率并不大。”上述人士称。
记者还注意到,根据中国民航收集到的信息,在2009年到2010年,川航、东航以及国航的A320型号飞机均发生过类似的事件。
丢失组件:头等舱靠枕在雅安找到
5月14日事件发生后,中国民航局随即介入调查。调查组对B-6419号机检查发现,驾驶舱右风挡缺失,飞行控制组件向右上方翘起,驾驶室舱内部分组件缺失,副驾驶徐瑞辰的耳机和空勤登机证丢失,机长的电子飞行手册丢失,头等舱隔帘、头等舱靠枕等丢失。检查起落架区域,右侧3、4号主轮易熔塞熔化,轮胎泄压,胎皮完好。
报告显示,2019年7月26日,雅安市宝兴县当地居民在一座海拔4273m高山上,找到了丢失的飞机组件,同时被发现的还有头等舱靠枕。
报告建议空客:
①评估并改进风挡设计、选材和制造工艺;
②研究在风挡加温系统中增加对电弧的探测和防护功能;
③督促风挡制造商加强风挡生产质量控制……
据川报观察
红星新闻记者 许媛 杨佩雯
图片来自调查报告
制图 李开红
新闻推荐
5月20日,在四川省宝兴县五龙乡东风村,乡卫生院医务人员给当地村民讲解用药注意事项。当日,四川省宝兴县五龙乡...
宝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