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管愿景

四川农村日报 2019-10-21 10:30 大字

让受益者付费 让保护者受益

□本报记者 吴平

四川—犹他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技创新联盟于10月16日在成都举行了揭牌仪式,犹他大学的专家凯利·布里克以及杰夫·罗斯获颁联盟的顾问聘书。犹他州拥有5个国家公园、7个国家森林公园,在国家公园建设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本次联盟的成立,将细化双方的合作领域、工作重点和工作计划。当天,还举行了四川—犹他自然资源与国家公园管理高级研讨会。围绕四川大熊猫保护区内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不少专家表示,让受益者付费,让保护者受益,将成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管的理想愿景。

切实保障原住民福祉

省林草局科研教育处副处长古晓东介绍,我国有11处纳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其中分布于陕甘川境内49个县市区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特点突出。这些地区,不仅地质地貌最活跃,人为活动也最频繁,资源依赖型、消耗型开发活动强度大,据不完全统计,公园范围内有上百处矿厂和水电站。以宝兴县为例,该县80%的国土面积都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如果工矿等企业停产,县级财政收入将减少50%以上。

本次受聘的犹他大学专家杰夫·罗斯介绍,美国在历史上曾经简单地将原住民印第安人甚至白人拓荒者强制迁出自然保护区。如今,“各个国家公园努力将美国原住民的历史和文化重新纳入公园的整体体验中。公园保护区可以有更好的模式:基于社区的共同管理、承认原住民的权利等。”

对四川来说,大熊猫野生种群的高密度分布区和关键廊道是核心保护区,将引导在该区的居民搬迁到大熊猫正常繁衍、迁移以外的集中居住区。“让受益者付费”,就是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让客观享受到美好生态红利的“乘凉者”为“造林护林”成本买单。“让保护者受益”,即制定生产经营设施的置换等政策,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使保护区附近居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构建起“点上聚居、线上游憩、面上保护”的格局。

产业融合建生态小镇

位于崇州的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内有24只野生大熊猫,该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王磊介绍,在实行大熊猫国家公园项目之前,该保护区就在相关基金会的帮助下,扩展了保护区面积和管辖范围,将森林公园乃至村民的集体林地都纳入进来,在资源充实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一系列成熟的自然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保护自然生态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成为附近村民的共识。

更加典型的是汶川卧龙特区,卧龙镇镇长明亮介绍,当地发展茵红李、生态旅游等产业,实现生态保护经济、生态农林循环经济、生态康养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大熊猫生态小镇的建设。

大熊猫国家公园在此基础上,对于整体统筹、协调协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据悉,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方面,由市级政府和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的大熊猫及栖息地保护、移民搬迁、设施退出、入口社区、经济转型等具体工作,力促民生改善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新闻推荐

传承优良传统 坚定信心决心 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重温入党誓词雅安日报讯10月11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机关党委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不忘初...

宝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